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西藏自治區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及對策分析

西藏自治區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及對策分析

龍牧

(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信息中心(檔案館))

摘要:闡述了西藏自治區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並根據作者多年的信息化工作經驗和長期研究,探討了解決實際問題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思考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信息化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壹個國家現代化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成為壹個國家或地區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當然也是衡量地質資料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標誌。信息社會對地質資料管理的要求以及信息技術對地質資料管理的影響,促使傳統的工作模式發生了徹底的變革。改變地質資料管理模式是實現地質資料管理現代化、提高社會服務和信息資源共享的有效途徑。

“十壹五”以來,隨著國家和西藏自治區地質資料對信息化的高度重視,自治區也加快了館藏數字化建設。目前,自治區共有地質資料檔案3000余份,其中電子檔案1.300余份,需數字化檔案約1.800份,已數字化檔案673份,計劃2014年完成。同時,成功實現了地質資料成果社會化服務,* * *接收1606人次,16026份,147765438件,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取得長足進步。

新辦公樓基礎網絡已經完成,為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檔案館地質資料集群信息服務系統的軟件、硬件和網絡環境奠定了基礎。建成了地質資料電子閱覽室,初步實現了地質資料的接收、查閱、入庫和提供利用服務。現在,依托互聯網,在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門戶網站上初步形成了全國統壹的地質數據集群服務平臺,提供地質數據目錄查詢、開放地質數據圖形數據共享服務、應用基礎服務、產品數據服務等多層次數據服務。依托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局域網,建立了內網電子閱覽服務系統,為館藏地質資料提供查詢、借閱、瀏覽、復制等服務。但是,在地質資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方面還存在壹些問題,地質資料信息資源的社會化服務水平還不夠高,地質資料信息開發利用的手段還比較落後。地質信息資源的社會享用尚未真正實現。地質資料的利用主要依靠人工檢索。數字地質數據信息尚未在社會利用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雖然經過多年努力,自治區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對全區地質資料管理工作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建設不僅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促進了管理的規範化和創新,還提升了業務能力。但與國家提出的“建立健全地質資料信息共享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地質資料中心和信息服務體系”等要求和時代發展步伐還有較大差距。因此,自治區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化建設不容樂觀,存在的問題不容回避。因此,分析自治區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化現狀,對於加強未來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的現狀分析

1.1對信息化認識不足。

對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和重視不夠,使得地質資料系統的建設和應用受到硬件的限制。很多人認為地質資料信息化就是簡單的用電腦輸入相關信息,保存在電腦裏就是信息化。甚至有人認為,只要我們保證數據文件不丟失,不出意外,我們就履行了自己的責任,到時候別人能不能用就不關我們的事了。

很多領導和工作者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很膚淺,認為信息化建設和自己關系不大。很多人都有抵觸心理,覺得信息化建設打亂了以前的工作模式,給自己增加了很多額外的工作量。在工作過程中,只要遇到壹點關於信息化的問題,經常會覺得信息化不好。如果我增加工作量,我也會增加我的麻煩。要學的系統太多,要記的東西太多。而且自治區員工大多年齡較大,信息化這個新生事物對他們來說更難使用。感覺壹大把年紀了還得學這個東西。真的沒什麽好找的。

1.2信息化建設隊伍實力不強。

由於西藏條件艱苦,往往很難從內地招聘到優秀的信息技術人才。很多從事信息行業的員工都是從其他專業轉行過來的,非專業的員工在信息化建設隊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從事信息工作的員工,大部分是因為單位要和上級單位有業務往來,但是沒有專業的信息人員,所以單位只能安排那些年齡比較小或者對計算機感興趣的員工兼職,所以他們不得不另謀高就,從事信息工作。還有壹些單位認為自己的業務工作比信息工作重要得多,信息工作只是為了應付上級的工作。這些原因造成了自治區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隊伍整體素質和實力不高的局面,嚴重制約了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發展。

1.3地質資料檔案管理不足。

長期以來,由於對地質資料管理缺乏了解,相當壹部分人,包括壹些領導幹部,對地質資料管理存在壹些誤解,以為只要不丟失、不泄密,就可以辦理檔案查借。由於資料使用時間不明,壹些部門領導不重視地質資料管理部門,忽視了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導致目前的管理手段不能滿足當前的管理需要。表現在人員和資金的短缺。

1.4地質資料收集難度很大。

長期以來,雖然逐步建立了壹些地質資料管理的管理制度,但在壹些工作環節管理制度還不完善,存在著因缺乏配套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而導致管理失控的問題。比如匯款資料管理制度形同虛設,沒有威懾作用,導致壹個項目已經完成,匯款單位遲遲不匯資料,有的甚至不匯。

1.5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後。

大部分工作人員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地質資料知識培訓,導致信息化水平低,地質資料數據庫更新慢,導致信息傳遞不暢,地質資料觀賞性低。另外,人才的缺乏導致對外面的先進技術缺乏深入的了解,以至於自己的方法和設備跟不上社會進步的步伐。

2對策和措施

為了從根本上改變自治區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必須采取必要的對策和措施。2.1提高思想認識

傳統的地質資料管理模式以保存地質資料的原始信息記錄為主要內容,旨在加強全體人員的地質資料管理信息意識,必要時對存檔信息進行更全面、更準確的研究,掌握地質成礦規律,預防地質災害等特殊地質現象,造福人民,服務社會。這種模式在人工管理的時代不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可行。然而,隨著自動化管理工具的成熟和廣泛應用,管理模式開始從倉庫管理模式向資源管理模式轉變,信息管理的要求和具體實施已經滲透到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現代新興的地質資料管理理念是實現地質資料的數字化處理,基於網絡的信息傳輸、信息留存、信息利用的自動化管理功能,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充分實現數據信息在社會活動中的支撐作用。

2.2提高地質資料管理人員的信息素養

應重視加強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化隊伍建設。首先,要充分利用數字化的工作和學習環境,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學習能力。加強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專業學習,培養信息社會計算機的知識更新(如軟件、硬件、網絡、數據庫等。).這些理論和軟件更新層出不窮,不像其他學科的知識,可變性很小。但是,信息技術不壹樣。首先,它的分類眾多,涉及面廣。其次,設備、系統、軟件更新太快;第三,需要應對壹些突發的軟硬件情況;最後,需要壹定的時間去學習和掌握。而從事數據管理的員工大部分時間都被其他很多事務所占用,難得有時間靜下心來學習、深造、搞研究。因此,他們可以接受現代信息技術的培訓,使他們能夠接受新的信息技術專業知識,並探索新的數據管理模式。培訓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培訓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走出去”,即安排員工外出學習深造,參加各種培訓、經驗交流和學術研討會,或“請進來”,即邀請內地專家來西藏考察、交流和專題講座。

另外,要重視對年輕地質資料管理人員的教育和培養,關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地質資料工作人員通過各種學習方法提高專業水平,鼓勵地質資料管理人員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地質資料管理更加科學實用,為不斷發展的社會提供有利資源。

2.3加強地質資料管理。

要加強管理,首先要重視領導,改變管理人員的思想認識。分管領導要逐級抓落實,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把信息化作為轉變管理職能、創新管理方式的重要抓手,把信息化實施情況、保障措施、建設和系統應用情況作為幹部考核指標,對不適應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機構設置、崗位設置和職能分工進行調整。

其次,要加大資金投入。信息化建設的設備投入大,更新換代快。可以采取政府資助、社會贊助、單位自籌等措施,加大信息化建設的軟硬件投入和維護力度,使自治區地質資料管理通過信息化建設提供更加便捷、準確、高效的社會化服務,保障信息化建設的良好發展。

2.4完善地質資料管理體系

制定符合本單位特點和地質資料管理實際的規章制度,滿足本單位地質資料管理的需要。而且制度必須具有可操作性,制度的建立要以方便、實用、簡單、可操作為目標,更好地發揮制度的導向和規範作用。

2.5利用信息管理工具,切實加強地質資料的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壹大趨勢,它對地質資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盡可能地利用當代科學技術的新成果和新的管理方法來提高地質資料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從而盡快實現地質資料的信息化管理。地質資料管理部門要順應信息時代發展的需要,以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為契機,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探索和實踐地質資料管理現代化,應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和網絡工具,提高開發地質資料信息資源的能力和水平。認真分析信息化建設對傳統地質資料管理模式的影響,充分認識信息化建設對地質資料工作理論和方法的突破和改變;要以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地質資料管理改革。在不斷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裝備地質資料管理部門,不斷提高地質資料管理和利用的現代化水平的同時,以自己獨特的利用服務模式,為社會提供全新的地質資料信息傳播和交流方式以及優質的地質資料信息資源,使地質資料管理更好地服務於社會發展,不斷滿足社會對地質資料信息的需求。

總之,自治區的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化水平與內地城市和國家館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要根據本單位的特點,加強薄弱點的改進,充分利用當今信息技術的後發優勢,迎頭趕上。只有不斷培養地質資料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引導他們在日常工作中逐步應用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並將這些知識和能力轉化為自己的技能,學以致用,才能使自治區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化再上新臺階。

參考

[1]國家地質檔案館編輯。第七屆全國地質檔案學術討論會論文集[M]。北京:地質出版社,2010。

[2]樂麗珍。論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科技之風,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