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社會個案工作的基本內涵和特征

社會個案工作的基本內涵和特征

案例工作的含義和特點

(1)個案工作的含義:是指專業工作者遵循基本的價值理念,運用科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個性化的方式為感到困難的個人或家庭提供物質和心理上的支持和服務,從而幫助個人或家庭減輕壓力,解決問題,挖掘生活潛力,不斷提高個人和社會的福利水平。

(2)本質特征

1.個案工作關系是壹種特殊的社會關系;

2.個案工作是壹種信息交流活動;

3.個案工作是壹種助人自助的職業。

(壹)個案工作的含義

(1)個案工作是專業的社會工作者遵循基本的價值理念,運用只有知識和技能的科學專長,以個性化的方式,為感到困難的個人或家庭提供無知和心理上的支持和服務,幫助個人或家庭減輕壓力,解決問題,挖掘生活潛力,不斷提高個人和社會的福利水平。

(2)歸納案例工作的意義。

1.個案工作是壹種個性化的社會工作方法;

2.個案工作的基本價值理念是尊重個性,承認人的價值和獨立性;

3.案例工作具有科學性、技術性和藝術性;

4.個案工作的服務對象是感到困難的個人或家庭;

5.個案工作需要資源;

6.個案工作者可以同時提高個人和社會的福利水平。

(2)本質特征

(1)個案工作是壹種特殊的社會關系。

1.個案工作關系是角色與人格的互動;

2.個案工作的特點是單向利益;

3.個案工作關系是壹個專業的動態過程。

(2)個案工作是壹個信息溝通的過程。

1.工人與案主的溝通,從工人接案、與案主談話、收集信息、判斷評估、實際介入到結案,都離不開這種溝通手段。

2工作者與其他人員的溝通,個案工作者不僅要給予大量的心理疏導,還要給予案主壹些實際的幫助。

(3)個案工作是助人自助的職業。

1.幫助案主恢復自救能力;

2.工人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成長。

(3)個案工作與心理咨詢的比較

(1)同為幫助型專業人士,個案工作與心理咨詢有很多相似之處。

1.以個人方式和溝通手段幫助有需要的人;

2.關註受助者困難或問題的心理因素;

3.註重對受助者的同理心和情感疏導;

4.以接受者為中心、不評價、不引導、保密的心理咨詢專業原則,與社會工作所關註的價值觀有相通之處,如尊重人的需求、相信人的潛力、服務對象的自主性等。

(2)個案工作與心理咨詢的區別。

1.心理咨詢特別註重專業技能的深刻性,個案工作強調對人的尊重和接納的價值理念,關愛感情;

2.心理咨詢關註來訪者問題的個人心理原因,而個案工作更關註案主個人問題的社會原因;

3.心理咨詢僅限於心理因素在咨詢室的探索和治療,個案工作強調資源的利用;

4.心理咨詢只解決個人問題,不考慮其他社會和政治因素,個案工作增加了更多的社會和政治責任。

(四)個案工作的目標

(1)目標定義:以個體的方式幫助案主恢復和增強其社會功能。

1.生活任務:包括成長需要(滿足個人成長的需要)和生活任務(指個人在生命過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務和角色)。

2.應對能力:指人在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應該掌握的完成生活任務的必要能力。

(2)目標分層

1.終極目標:挖掘人生潛能,趨向自我實現;

2.中期目標:恢復自救能力,選擇合適的生活;

3.具體目標:解決具體困難,排出情緒困擾。案例工作通常幫助案例所有者解決三個具體問題:

A.幫助案主緩解情緒困擾

B.幫助申請經濟資助

C.幫助案例負責人做具體的事情

(3)目標設定的影響因素

1.客戶的期望和要求

2.工人的價值觀

3.案例所有人和員工之間的互動

(五)個案工作的應用領域

(1)學校個案工作:在學校設立由專業人士提供的個別服務,解決學生在學習、人際交往、個人成長、適應學校生活等方面的困難或問題;

(2)醫療個案工作:在醫療機構為病人及其家屬開展的個案工作;

(3)矯正個案工作:針對少年犯、囚犯、刑滿釋放人員、吸毒者、妓女等的個案工作。在司法機構執行;

(4)家庭個案工作:幫助處於失衡狀態的家庭解除困難、恢復平衡的工作;

(5)特定群體的個案工作:兒童社會工作、老年人社會工作、殘疾人社會工作和婦女社會工作;

(6)其他個案工作:軍隊社會工作、農村社會工作、企業社會工作。

(六)社會個案工作的發展歷史。

(1)65438+從09年底到20世紀初——個案工作的起源

1.工業革命與窮人問題

工業革命帶來了英國生產力的發展,但也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1601年,英國政府頒布了濟貧法(即伊麗莎白43號法案)。這項法案規定,應該按地區和類別向窮人提供救濟。這種對社會問題的社會管理,為個案工作奠定了個人和家庭救濟的基礎。

2.宗教的來源

Xx教學為個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哲學基礎,尤其是“愛”和“給予”等慈善理念,促使富有的英國人去幫助窮人;此外,人道主義、公平正義也影響著英國人的思想和行為。

3.查爾斯的貢獻

A.壹對壹的個性化工作;

B.註重塑造受助者的精神品德;

C.強調給予案主足夠的個性化關懷,註意了解案主的個人和家庭環境對個人特征的影響;

d .強調利用案件所有人的“自然資源”,即家庭成員、親戚朋友和鄰裏關系網;

E.重視工人的選拔和培訓。

4.慈善組織和社團

在查爾斯之後,英國出現了許多友好訪問者協會,這些協會後來演變成慈善組織(COS),它們對個案工作的貢獻如下:

1.調查、記錄和跟蹤案件所有人的生活狀況;

2.認為對整個家庭福利和生育的調查是診斷和治療的基礎;

3.培訓員工;

4.建立社會工作圖書館;

5.發展壹種學徒式的監督方法。

(2)20世紀初至20世紀20年代——個案工作的專業化和學科化。

1.1917裏士滿的《社會診斷》壹書證明了社會工作已經開始了專業化的道路。

2.《社會診斷》這本書采用的是醫學模式,認為貧窮是壹種疾病,友善的采訪者是像醫師壹樣的社會治療師,用“研究-診斷-治療”的框架來救人。它標誌著個案工作專業化和學科化的開始,開啟了社會工作作為“科學慈善”專業的新時代。

(3)20世紀30年代——精神病學在個案工作中的洪流。

1.早在1929,米爾福德就指出,案例工作必須建立在科學知識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在這壹時期被廣泛應用,但影響交流的文化和社會因素卻被忽視了。

2.在對助人過程的分析中,功能學派增加了機構功能的概念,主張機構為案主服務,滿足案主的需求。

(4)1940年代以後——社會個案工作的多元化發展。

社會個案工作的多元化不僅體現在理論的多元化,還體現在工作方式的多元化。

(5)80後——從整合取向與後現代主義的個案工作來看。

80年代後提出社會工作的生態視角,90年代後采用女性主義理論、敘事分析等治療方法。

壹、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內容和特點

1,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內容

(1)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理論假設。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其理論假設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人類生長發育假說心理社會治療模式認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其中涉及到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影響。

(2)對委托人問題的假設。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強調來訪者的問題與來訪者感受到的壓力有關,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a .成長初期願望得不到滿足或情感沖突得不到解決而產生的壓力;b .現在的社會環境壓力太大,導致成長初期形成的問題;c .理性處理外界環境和控制自身情緒的能力差,導致無法有效應對外界環境的要求。

③人際交往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假說認為,人際交往是保證個體之間有效交往的基礎,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條件。

(4)人的價值假設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堅持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目標是幫助當事人發掘自己的潛在能力,促進其健康成長。

(2)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治療技巧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包括直接治療技巧和間接治療技巧。

(1)直接治療技巧是指直接對來訪者進行咨詢和治療的具體方法。

(2)間接治療技能是指通過輔導第三方或改善環境來間接影響當事人的特定技能。

2、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特點。

心理社會治療模式是基於醫學模式的概念,將服務過程分為研究、診斷和治療三個密切相關的實施階段。其特點如下。

(1)註重從人際交往領域對當事人的了解,從與當事人的第壹次接觸,到完成與當事人問題相關的信息收集。這個階段被稱為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研究階段。

(2)運用綜合診斷方法確定來訪者問題的原因,整理分析來訪者的相關資料,尋找來訪者問題的原因和過程,這壹階段稱為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診斷階段。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診斷包括心理動態診斷、原因診斷和分類診斷。心理動態診斷是評估來訪者人格各部分之間的互動關系。

(3)采用多層次的服務幹預,幫助來訪者調整和修復來訪者心理困擾和人際關系障礙的各種因素,稱為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治療階段。心理社會治療模式采用多層次的服務幹預來幫助來訪者。根據服務幹預的目標,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服務幹預可分為五個層次:①緩解來訪者的焦慮;(2)減少客戶系統功能的不平衡;③增強客戶的適應性;(4)開發服務對象的潛在能力;⑤改善客戶的人際關系。

二,危機中介模式的內容和特征

1,危機幹預模式的內容

(1)危機幹預理論危機是指壹個人的正常生活被意想不到的危險事件破壞而引起的身心混亂的狀態。危機幹預模式是壹種具體的工作方法。它雖然沒有完整系統的理論基礎,但在不斷吸收其他理論、總結自身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壹些重要的理論假設和基本概念。

(2)危機的發展階段壹般分為危機發生、危機應對、危機解決和恢復期四個階段。

(3)危機幹預的基本原則危機幹預模式有效調整和處理的壹些重要原則包括:①及時處理;(2)限定目標;③輸入希望;(4)提供支持;⑤恢復自尊;⑥培養獨立能力。

2.危機幹預模式的特征

危機幹預模式的特點包括四個方面:①迅速了解當事人的主要問題;(2)快速做出風險判斷;③有效穩定客戶情緒;④積極協助客戶解決當前問題。

三、行為治療模式的內容和特點

3.1行為治療模式的內容

(1)行為治療模式的三種學習理論行為治療模式以經典條件作用理論、操作條件作用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這三種學習理論都強調:①以行為為理論研究的中心,探討行為獲得和變化的規律;②以學習為核心,研究行為學習的具體機制和條件;③重視外部環境在行為獲得中的作用。

(2)行為治療模式的治療技術行為治療模式的治療技術有很多,其中簡單實用的有五種:放松練習、系統脫敏、淹沒療法、厭惡療法、模仿。其中,放松運動是行為治療中應用最廣泛的治療技術之壹,最常見的是壹種漸進的緊張-放松方法。模仿是壹種廣泛使用的行為治療技術,包括模型演示和模仿練習。

3.2行為治療模式的特點

行為治療模式以來訪者的行為學習為中心,其特點是:①重視對來訪者行為的評價;(2)註意對委托人行為的矯正;③註重對當事人矯正效果的評估。

四、人性化治療模式的內容和特點

1,人性化治療模式的內容

(1)人本主義治療模式的理論假設是人本主義治療模式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基礎,其理論假設涉及對人性的基本看法和自我概念、心理失調、心理失調等重要的基本概念。

(2)人本主義治療模式的治療策略認為,有效的咨詢模式不是用特定的咨詢技巧來消除來訪者的煩惱,而是創造有利的咨詢環境,使來訪者貼近自己的真實需求,成為壹個能夠充分發揮自己潛在能力的人。羅傑斯把這種能充分利用自己各種潛在能力的人總結為五個特點:

①能夠按照自己的真實意願選擇生活方式,勇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忠於自己;

(2)積極生活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具有豐富的創造力;

③能夠充分把握每壹刻,珍惜和享受生活,適應能力強;

④能夠準確了解身邊的人和事,有基本的安全感,是壹個理性的人;

⑤面對眾多選擇時,妳能感受到極大的心理自由。

2.人性化治療模式的特點

人本主義治療模式改變了以往個案咨詢模式的重心,以當事人為中心,營造有利於當事人自我發展的咨詢環境。在實施過程中,人性化治療模式有三個特點:

①關註社工自身的性格和態度;

(2)強調個案咨詢的關系,羅傑斯認為個案咨詢的關系需要三個充要條件:真誠、同理心和積極關懷,它包括六個方面:表裏如壹、不評判、同理心、無條件接受、無條件愛和保持獨立;

③關註個案咨詢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