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AI課件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壹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CAI的興起是整個教育界信息革命最具代表性的產物。隨著CAI的逐步推廣和應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已成為教師必須掌握的壹項技術。然而,由於多媒體課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制作過程的特殊性。課件制作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選擇教學主題,確定教學目標。在教育領域,任何學科壹般都可以實施多媒體輔助教學,但對於那些用常規教學方法就能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內容,就沒有必要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因為那樣只會造成人力和財力的浪費;對於那些抽象難懂、教師難以用語言描述、難以捕捉某些規律、需要學習者反復練習的內容,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必要實施計算機輔助教學。壹般來說,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應根據教學內容、學習者的特點和教學條件來確定。
同時,還必須分析確定項目實施所能達到的目標,要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特別要註意發揮多媒體的專業作用。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制作多媒體素材,整合圖片、文字、聲音、圖像的綜合表現功能,有效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習效率。
(2)研究教材內容,創作設計腳本教材是教學的基本依據,是CAI課件設計的藍圖。只有把握教材內容,深刻理解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內容體系,才能實施有效教學。因此,選好題目後,要認真分析研究教學內容,了解重點難點問題,在講授完教學內容後,根據教學需要確定課件的內容結構、表現形式和教學順序。
腳本設計是制作CAI課件的重要環節,需要對教學內容選擇、結構布局、視聽形象表達、人機界面形式、解說詞寫作、聲音和音樂手段等進行周密的考慮和安排。它的功能相當於壹個電影劇本。
(3)收集媒體素材,制作課件“多媒體素材”是多媒體課件中使用的各種聽覺和視覺素材。即多媒體課件中用來表達某種思想的各種元素,包括圖形、動畫、圖像、文字、聲音等。素材要根據劇本需要收集。素材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比如使用掃描儀采集圖像,使用動畫軟件生成動畫,使用麥克風輸入語音,或者從各種多媒體素材光盤中獲取。
多媒體課件的核心環節是制作和合成。其主要任務是根據腳本的要求和意圖設計教學過程,編輯各種多媒體素材,制作交互性強、操作靈活、視聽效果好的CAI課件。這是壹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好在多媒體編輯軟件的操作和使用越來越簡單易學,為教師自己制作課件提供了前提。
(4)課件經過修改、調試,應用於課堂教學後,經過多次調試、試用、修改、完善,才趨於成熟。這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是保證課件質量的最後壹關。如果有壹些問題,要繼續修改,直到滿意為止。
總之,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是壹個艱苦的創作過程。優秀的課件應具有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和技術性,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2.2的使用。CAI課件
多媒體CAI課件的合理使用,使教學內容的表達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計算機不僅具有記憶存儲、高速運算、邏輯判斷和自動運算的功能,還能有機整合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動畫、視頻、圖像等多種媒體,充分利用當代認知心理學原理,使學生通過多種感覺器官獲取相關信息,提高教學信息傳播效率,增強教學的積極性、生動性和創造性。同時,由於多媒體CAI采用圖形交互界面和窗口交互操作,大大提高了人機交互能力,能夠及時跟蹤和反饋學習情況,真正實現教學信息的雙向交流,實現個性化教學。
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式。比如數學課解方程,物理課推導物理公式等等。使用多媒體CAI教學,不如教師壹邊板書壹邊講解。但是,對於基礎理論的形成和理解,儀器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和控制原理,多媒體CAI方法比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壹般的電化教學方法具有明顯的優勢。
傳統教學中,教師用感性的啟發式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用表情、手勢、板書等影響教學效果。,能夠適應學生的變化,督促學生學習,以身作則,但教學信息不夠,無法及時有效地跟蹤和客觀評價學習情況,無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供個性化輔導。多媒體CAI課件以大量的視聽信息、高科技的表達手段沖擊著學生的思維興奮點,虛擬現實技術、圖形、圖像和三維動畫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生動形象,使認知理論原理中的情境學習理論和問題輔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得到充分體現;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和創造性學習,進壹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只有各種教學方法取長補短,結合使用,才能真正提高整體教學效率。
二,多媒體教學光盤輔助教學
利用教育專家和優秀教師的教學光盤輔助教學,可以說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甚至大部分)都是由教育專家完成的。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課堂教學的質量,也降低了老師的備課難度。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更專註於教學活動的組織、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和課堂學習氛圍的調節。
在國內,根據農村學校師生的實際情況,有很多教育專家和優秀教師專門為這些教學點開發制作的教學光盤。為了充分發揮這些教學光盤的作用,讓農村地區的學生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農村教師首先要掌握光盤教學的特點。本文以中國農村遠程教育光盤為例,簡要說明了光盤教學方式的特點。這張光盤更適合農村地區的小班教學。小班化教學光盤涵蓋了各學科所有重要的教學內容,遵守學生的認知規律,包含重要的教學環節。在體現新課程標準的同時,強調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在師資嚴重不足、師資培訓落後的學校,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光盤來幫助講課,學生可以借助教學光盤中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來完成課堂學習任務。
在教師數量和教學能力相對較好的學校,教師可以以自己的教學設計為主線,利用教學光盤提供的優質教學資源,在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光盤資源,創設教學場景或組織學生活動等。
第三,基於網絡的遠程教育
在遠程教育中,雖然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但並不意味著沒有老師的參與,只是老師的角色經常發生變化。總的來說,它從講臺上的“講師”變成了學習資料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學習的指導者和學習過程的評價者,其過程仍然是教學過程。而且在必要的時候,老師依然可以在屏幕上做壹個適時的、非實時的講師。
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因素相互作用形成教學模式,基於網絡的遠程教學模式也是壹種穩定的、系統的、理論化的教學範式,它在網絡環境下的教學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相互聯系和制約。網絡環境下的教學過程有四個因素:教師、學生、網上教材和網上學習環境。在網絡的支持下,還可以以個人、小組、班級(甚至大小組)三種形式組織教學。與傳統教學過程不同,網絡環境下的教學過程具有許多鮮明的特點:①教師和學生處於網絡的兩端,互不接觸,但教師通過網絡指導學生,學生通過網絡咨詢教師或學習夥伴;②網絡教材也不同於傳統的印刷教材。壹方面,它們是來自互聯網的海量資源;另壹方面,它們可以是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需求組織的、放置在特定服務器上的網絡課程等多媒體互動教材;③網上學習環境也變成了壹個虛擬空間,學生可以隨時從世界各地不同的人那裏得到幫助。學生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積極參與在線學習,並能自主管理自己的學習過程。這些特征是網絡環境下教學過程所特有的,也反映了網絡教學環境下教學過程中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為現有遠程教學模式的分類提供了壹種思路。
第四,網上虛擬教室中的遠程自主學習
自主性是指學習者對學習過程的自我控制。遠程學習應該是壹種高度自主、獨立的學習,學習者應該具有高度的學習責任感和自控學習能力。傳統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思維的活生生的人。
網絡虛擬課堂教學本質上是壹種基於網絡環境的新型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網絡環境下,師生更加關註學習過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利用網絡龐大的信息資源進行開放學習和協作學習,從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獲取信息,篩選出有效的可用信息來解決問題。網絡給學生提供了壹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交流平臺,給他們展示了壹個無限廣闊的發揮自我創造力的空間。圖文並茂,有聲有色,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良好的互動環境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豐富的信息資源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學生可以在教師提供的空間裏自由地選擇、搜索、分析和理解知識,然後通過網絡的交互性與同學、老師進行討論和交流。在這樣壹個開放、自由化的環境中,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自主學習。
1.網絡提供了壹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環境。
網絡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引導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以生動可感的圖像、悅耳動聽的聲音、美麗多變的色彩集中學生的註意力,從而產生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研究月球的奧秘時,讓學生觀察關於月球的各種圖片:月球與地球的關系、太陽、月球表面的概貌、人類登月等。這些精彩的畫面很快吸引了學生,使學生很快進入了學習情境,他們的內心變得渴望探索,情緒感染,情緒歌唱,從而使學生能夠自由地集中註意力,積極地參與學習。
2.網絡為學生提供了壹個自主探索的環境。
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學生在網上點擊相關信息進行自主學習,而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時加入學生的討論,回答學生的問題,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法。
(2)自己選擇學習夥伴是學生自己的事。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和交流夥伴,相互啟發探索,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途徑。這種方式有利於信息的多向傳遞。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學到了東西。
(3)自主選擇學習方式的學生興趣愛好、知識儲備、理解能力、經驗背景各不相同,而傳統的統壹進度、統壹要求、統壹教學內容的語文課堂教學,必然導致課堂教學的“高度同步”,極大地制約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有的同學喜歡獨立學習,有的同學喜歡找幾個夥伴壹起學習。有些學生可以在沒有老師監督的情況下自覺地按照要求的進度進行,而有些學生則需要老師的指導才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讓課堂真正實現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的過程。
3.網絡環境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教學中,很少開展小組活動,而在網絡環境下,開展豐富多彩的小組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小組意識、小組活動能力和競爭合作能力。他們利用網絡傳遞聲音、文字、圖像等各種符號,達到在有限時間內同步傳遞信息的目的,加強相互交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協作學習是在線虛擬教室中的壹種重要學習方式。在協作學習中,學習者在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下,實現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建構意義,獲取事物的本質、規律和內在聯系,強調學習者的創造性、自主性和互動性,能夠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