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市區面積和人口,市區總面積19700平方公裏,城區面積3563平方公裏,建成區面積約100平方公裏,其中襄陽老城區面積2.4平方公裏。全市總人口578.8萬人,城區人口21.86萬人(其中榆陽區1.04萬人),建成區常住人口90多萬人。2.關於襄陽古城墻襄陽古城墻始建於漢宋時期,改建為磚城,全長7377米,其中擋土墻6408米,平均高度10.84米,最低點7米,最高點11米,底寬13-15米,頂部。3.關於護城河襄陽護城河長5060米,最寬處250米,平均寬度180米,面積910000平方米,是中國最寬的護城河。4.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全長1.532公裏,襄樊境內長1.95公裏。流經我市1縣2市3區(老河口市、谷城、樊城區、襄城、襄陽、宜城)26個鄉鎮(辦事處)。漢江向陽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為1200m3/s..襄樊市為五級以上航道,可通航300噸級船舶;襄樊市至轉鬥灣為四級航道,可通行500噸級船舶。這個港口的最大靠泊能力是500噸。5.關於高速公路,我市高速公路全長270公裏。襄十高速:襄(樊)-石(燕)高速公路及連接線襄樊段98.53公裏;襄荊高速:襄(樊)至荊(州)高速襄樊段57.15km;瀟湘高速:瀟湘至襄樊高速襄樊段91.09km;樊(樊)至南(陽)高速公路襄樊段22.8438+0公裏。6.關於旅遊景點(點)我市共有13 A級景區,其中:1 AAAA級景區:隆中景區;AAA級酒店4家:米公廟景區、水井莊景區、南河小三峽景區、廬山旅遊度假區;5個AA級:錦繡花園、白水寺景區、何雄景區、五道峽景區、湯池峽溫泉;三家A級酒店:襄陽王宓綠蔭墻、張自忠將軍紀念館、響水河景區。隆中景區:隆中景區總面積209平方公裏,包括古龍中、水井莊、承恩寺、七裏山、河子川五個景區。1994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1996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438+0被評為全國首批4A級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古龍中,位於襄陽城西13km處,197年至207年諸葛亮在此修煉隱居十年。西晉就有紀念性建築,距今1700多年。明代有“隆中十景”:三姑塘、耕田、小虹橋、葉韻庵、六角井、老龍洞、梁府巖、抱膝石、古柏亭、半月溪。《三國演義》120個故事中,有32個故事發生在襄樊,僅次於荊州。米公廟景區:米公廟位於襄樊市樊城區姜妍路西段,原名“米家庵”。這是為紀念北宋畫家兼鑒賞家米芾而建的神龕。1956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壹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米芾(公元1051-1107),原名坤,有字戳,又名海嶽之士、襄陽之士。曾冠禮,外交大臣,人稱民安公。因為他的行為,他被稱為米顛。與蔡襄、蘇軾、黃庭堅並稱為宋代四大書法家。襄陽王宓綠影墻:襄陽王宓綠影墻位於襄城東南角。是明代項王府前的影壁,約建於1440。影壁長26.2米,高7.6米,厚1.6米。它以其獨特的造型,精美的雕刻和復雜的圖案成為古代石雕藝術中的瑰寶。現在它是中國唯壹的大型石龍墻。廣德寺,中原古剎:廣德寺原名雲居寺,建於唐代貞觀年間。位於襄樊城西10公裏處,寺廟占地45000平方米。後院的多寶塔,又名五星塔,為磚石結構,總高17米,塔基7米。塔基上有五座寶塔,中央矗立著壹座印度和西藏結合的喇嘛塔,高達10米。全塔內外,石刻坐佛* * * 45尊,巨型“佛”字3個,***48個“佛”。7.關於教育資源襄樊學院是壹所多科性本科院校,位於襄樊市與襄陽、南漳、谷城三縣交界處,距襄樊市隆中景區13公裏。這裏環境優雅,景色宜人,歷史文化氣息濃厚。是學習成才的理想之地。曾經有著中國智慧化身美譽的諸葛孔明,在這十年裏,努力讀書,廣交朋友,修身養性,定下了“三分天下”的宏圖。如今,壹萬多名以時代為榮的人在這裏刻苦學習,修身養性,立誌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之才。學校以“淡泊明誌,靜遠致遠”為校訓,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應用型高級人才為己任。目前設有經濟與管理、政治與法律、教育科技、體育、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音樂、美術、數學、物理與電子信息技術、化學與生物科學、旅遊與地理、機械工程系、電氣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國際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有成人教育學院、襄樊學院工學院等18系(學院),是以學校為依托的獨立學院。本科專業33個,涵蓋經濟、法律、教育、文學、科學、工程、管理7個學科,面向全國招生。目前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生12000余人,成人教育在校生4200余人。襄樊的高中教育在國內也是很有名的。襄樊四中、襄樊五中是湖北乃至全國著名的高中。襄樊五中創建於1902。1953被湖北省政府批準為湖北省首批五所重點中學之壹。2001被省政府教育督導室、省教育廳命名為湖北省示範性學校。自1999以來,連續五次被評為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襄樊五中壹直被譽為“鄂西北人才的搖籃”。100年來,近6萬名學生成為報國人才,包括黨和國家領導人、科學家、教育家、外交家、軍事家和藝術家,以及各條戰線的優秀人才。改革開放以來,學校順應時代潮流,弘揚“文明、激揚、求實、創新”的校風,塑造了“愛崗敬業、艱苦奮鬥、樂於奉獻”的教師形象,逐步形成了校園環境壹流、教學設施壹流、師資力量壹流、管理水平壹流、教育質量壹流的歷史名校。學校有65個班級,4600多名學生。在職職工288人,其中特級教師10人,高級教師113人,國家級、省市級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140多人。在教學實踐中,我校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教學改革,積極開展“理想教育”辦學模式實驗,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體驗,每個教師都能享受教書育人的樂趣。通過本實驗的實施,使學生形成“尊禮儀、尊科學、尊創新、尊第壹”的品格,把學校打造成“先進教育理念的實驗園、先進教學技術的示範園、先進人才的百花園”。2005年,以校長德道劉為核心的襄樊五中領導集體提出了“制度激勵、文化引領,建設名校、名師、名生、民心工程,建設和諧可持續發展的新五中”的辦學戰略,圍繞“理性、優質、和諧、規範”的八字方針,全面建設以書香校園、歌聲校園、藝術校園、幸福校園、平安校園為主題的“五年規劃”。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