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葉以後,隨著電報電話的發明和電磁波的發現,人類的通信領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實現了利用金屬線傳輸信息,甚至通過電磁波進行無線通信,使得神話中的“千裏眼”和“千裏眼”成為現實。從此,人類的信息傳遞可以脫離常規的視聽方式,使用電信號作為新的載體,帶來了壹系列鐵的技術革新,開啟了人類交流的新時代。
65438年至0837年,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壹部電磁電報。利用他自己的代碼,他可以把信息轉換成壹系列或長或短的電脈沖送到目的地,然後再把它們轉換成原始信息。1844年5月24日,莫裏斯在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會議廳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第壹份電報,從而實現了長途電報通信。
1864年,英國物理學家J.c.Maxwel建立了壹套電磁理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並解釋了電磁波和光具有相同的性質,都以光速傳播。
1875年,蘇格蘭青年A.G .貝爾發明了世界上第壹部電話。並在1876申請了發明專利。1878年,相距300公裏的波士頓和紐約之間進行了第壹次長途電話實驗,並獲得成功。後來,著名的貝爾電話公司成立了。
1888年,年輕的德國物理學家H.R .赫茲用無線電回路進行了壹系列實驗,發現了電磁波的存在。他用實驗證明了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這個實驗在整個科學界引起了轟動,成為現代科技史上的壹個重要裏程碑,導致了無線電的誕生和電子技術的發展。
電磁波的發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不到6年的時間裏,俄羅斯的波波夫和意大利的馬可尼分別發明了無線電報,實現了信息的無線電傳輸,其他無線電技術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1904英國電氣工程師弗萊明發明二極管。1906美國物理學家費森登成功開發了無線電廣播。1907年,美國物理學家特雷弗·萊斯特發明了真空三極管,美國電氣工程師阿姆斯特朗利用電子器件發明了超外差接收裝置。美國無線電專家康拉德於1920年在匹茲堡建立了世界上第壹個商業電臺。從那時起,廣播業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廣播成了人們了解時事的便捷途徑。1924年,瑙恩和布宜諾斯艾利斯之間建立了第壹條短波通信線路,1933年,法國克拉維爾建立了英法之間第壹條商用微波無線電線路,促進了無線電技術的進壹步發展。
電磁波的發現也促進了圖像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1922年,16歲的美國中學生菲洛·法恩斯沃思(Philo Farnsworth)設計了第壹張電視傳真示意圖。1929年申請發明專利,被裁定為發明電視第壹人。65438年到0928年,西屋電氣公司的茲沃金發明了光電顯像管,與工科老師瓦斯合作,實現了電子掃描電視的傳輸和傳送。1935,美國紐約帝國大廈設立電視臺。第二年,電視節目被成功地傳送到70公裏以外的地方。1938年,沃爾金制造了第壹臺符合實用要求的電視攝像機。經過人們的不斷探索和改進,1945年,美國無線電公司根據三原色的工作原理,制成了世界上第壹臺全電子管彩電。直到1946,美國人羅斯·魏瑪發明了高靈敏度攝像管。同年,日本人Hamoto教授解決了家用電視機的接收天線問題。此後,壹些國家相繼建立超短波中繼站,電視迅速普及。
圖像傳真也是壹種重要的通信方式。自1925年美國無線電公司研制出第壹臺實用傳真機以來,傳真技術不斷創新。1972之前,該技術主要應用於新聞、出版、氣象、廣播行業;從1972到1980,傳真技術完成了從模擬到數字、從機械掃描到電子掃描、從低速到高速的轉變。除了代替電報,傳送氣象圖、新聞稿、照片和衛星雲圖外,還在醫療、圖書館管理、信息咨詢、金融數據、電子郵政等方面得到應用。1980之後,傳真技術被改造為綜合處理終端,不僅承擔通信任務,還具備圖像處理和數據處理能力,成為綜合處理終端。靜電復印機、磁帶錄音機、雷達和激光都是信息技術史上的重要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