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故宮、天安門廣場、杭州的西湖、上海的東方電視塔和澳門的聖保羅牌樓...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壹個或多個典型的建築(景點),它們不僅是城市最鮮明的標誌,也是城市歷史文化的集中體現。
因此,壹幅氣勢磅礴、意境獨特或景色美妙的城市地標圖片,無疑是城市對外形象傳播的重要內容之壹。城市地標不僅為攝影師提供了壹個施展才華的舞臺,也提供了壹個不斷反思自己攝影實踐、提升自身修養的機會。拍攝地標不僅僅是拍它們的外景,還會更深入,探索它們所代表的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才會有“分量”。同時,由此挖掘出的更多話題,也會讓妳對攝影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本文選自《中國攝影》第62期2011版。
許昌
“許昌之門”歡迎四方光臨
許攝許昌門
河南省許昌市地處中原。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建安元年(196),曹操“奉天子令其不臣”,將都城從洛陽遷到許都,上演了壹場風雨飄搖的歷史劇。據《三國誌》記載,魏王朝建立漢朝後,魏文帝曹丕將許縣改名為“許昌”,因這段歷史而得名。1800多年過去了,這裏依然有說不完的“三國”故事。如今,那些曾經“惟巧華美”(三國蘭《許昌宮賦》)的宮殿早已蕩然無存,而矗立在許昌大地上的標誌性建築,則是被稱為“許昌之門”的許昌旅遊服務中心。
許昌大門位於京港澳高速許昌站入口處。它像壹個鼎,高大雄偉,四門外圓,呈現出獨特的“古韻清新之氣”。它用漢代的建築符號來表達許昌的三國文化。主樓高36米,門洞高19.6米,寓意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到許昌。在主樓的對角線方向,有四座漢闕形狀的小樓,高度為12m,間距為120m,也就是說壹年有12個月。壹個總面積為57240平方米的迎賓廣場環繞著主體建築,平面為曹操的“前箭陣”圖形圖案,體現了許昌的地域文化特色。
壹陣轟鳴聲傳來,途經許昌的高鐵正在減速進站。原來許昌的城門就建在高鐵和高速公路中間。1800多年前,曹操選擇許昌為都城。主要原因是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便於種植糧食和牧草。如今四通八達的交通依然是這座城市重要的發展優勢之壹。許昌距省會鄭州約80公裏,距新鄭國際機場50公裏。境內有7條高速公路,未來將有3條高鐵線路和5個高鐵站。是華中地區乃至全國現代物流最便捷的地區之壹。
許昌門被稱為“城市會客廳”,是河南省第壹個地市級旅遊服務中心。爬樓梯,壹***25級臺階象征著曹魏時期許昌輝煌的25年。進了許昌的大門,就像進了壹個巨大的窯子內部。燈光從高處照射下來,用仿真鈞瓷瓷磚裝飾的墻面色彩飽滿,仿佛穿越了壹條歷史隧道,從漢代到北宋,到“鈞、儒、關、格、鼎”五大名瓷交相輝映的時代。禹州市小城許昌燒制的鈞瓷,用銅為著色劑,釉色鮮艷,花紋自然。
走進許昌的大門,就像拿到了壹把許昌歷史文化的鑰匙。有壹個智慧旅遊平臺,可以“動態管理”許昌的旅遊,負責旅遊宣傳,旅遊線路推廣,提供旅遊信息。這座在設計理念上融合了曹魏文化和鈞瓷文化的城市地標建築,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拍好這張城市名片,成了很多人的夢想。
許昌的城門很適合黃昏拍攝。太陽下山後,余暉擴散開來。長時間曝光後,天空呈現出寶石藍般的深顏色,許昌的城門佇立在黑暗中,是壹幅有著深邃時空感的畫面。也適合航拍,尤其是燈光後的夜景,既保留了白天看到的肅穆和壯美,又增添了時尚簡約的現代風格。適合在下雪天拍攝,雪下得很慢,地面變白。高鐵呼嘯著駛過許昌的大門,清晨的陽光灑在“許昌”兩個大字上,閃著幽幽的金光,畫面十分美麗。在廣場正中央對著大門的地面上,有壹個印章,上面刻著篆書“許昌”四個大字。?郭雯
鄭州
鄭東新區良種園
鄭東新區夜景李倩攝
鄭東新區是河南省鄭州市規劃建設的城市新區。現代建築特色和景觀設計使其成為鄭州壹張美麗的新名片和地標。鄭東新區有很多可以拍照的代表性景觀,包括千禧廣場、如意湖、河南藝術中心、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等。
其中千璽廣場最為突出,也是容易產生優秀作品的地方。千禧廣場位於鄭東新區CBD中央公園內,毗鄰會展中心和藝術中心,是新區CBD的標誌性建築。千禧廣場作為中原第壹高樓,占地近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主塔地下四層,地上61層(含觀光層),高度約280米。站在金水路與通泰路交叉口的高樓頂端,千禧廣場像壹根巨大的金黃色玉米棒子屹立在新區CBD的中心,成為壹道亮麗的風景,因此也被鄭州人親切地稱為“大玉米”。
白天,這裏景色宜人,夜幕降臨,鄭東新區CBD內環霓虹閃爍,如畫的城市夜景更是令人陶醉。拍攝城市夜景主要表現夜晚的氛圍,各種閃爍的霓虹燈,排列整齊的路燈,路燈,還有從房間窗戶透進來的窗燈,五顏六色,交織成壹個光的世界。在光的作用下,壹切都變得如此美麗,因此,拍攝城市的夜景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樂趣。然而,要拍出好的夜景並不容易。因為夜景屬於低光源場景,如果要拍長曝光的鏡頭,首先要準備壹個穩定的三腳架,否則很容易拍出模糊的影像。電纜釋放也是不可或缺的輔助設備。至於鏡頭,廣角最好。
鄭州有時會有大霧天氣。當空氣濕度較高或較臟時,大氣中的水汽和浮塵會在光的照射下擴散。這時候拍下的夜空會彌漫著類似噪音的東西,照片中出現的情況甚至比我們肉眼看到的還要嚴重。所以最好選擇天氣晴朗、濕度低、空氣清新的夜晚拍攝夜景。傍晚(日落前後半小時)是拍攝夜景的最佳時間,地平線上還有壹絲微光時的色溫最美。壹般來說,只要天空的能見度不是太差,理論上可以拍出高質量的圖像。
因為新區CBD的核心區是環形的城市建築規劃,而“大玉米”基本位於中心區,所以只要在內環找壹個建築,從上到下拍,基本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拍攝時,建議選擇手動模式。建築物和夜晚天空的光比比較復雜,如果先拍光圈,相機可能無法正確判斷快門值。而且面對夜間光線不均,對比度強的情況,相機的自動測光容易出錯。建議在天剛黑,城市燈光開始出現的時候拍攝;ISO感光度值可以簡單地設置為相機固有感光度的最低值。因為場景離相機較遠,即使使用最大光圈也不會模糊。如果使用三腳架,就不用擔心快門速度慢,光圈可以縮小壹點,以獲得更高的清晰度。拍攝時首先要考慮場景環境的亮度和建築的采光。?李倩
沙縣
文化遺產小吃城
小吃城千人宴呂富春攝
美國作家迪克·達·莫利說過:“所有的城市都是瘋狂的,但它們是華麗的瘋狂。”所有的城市都很美,但都很冷很美。“然而,有這麽壹個地方,福建沙縣的壹個角落,絢爛而不狂,美麗而不冷,像壹個優雅婀娜的南方女子,煙火氣十足。是沙縣小吃文化城。
沙縣小吃文化城是集吃、住、行、遊、購、娛為壹體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具有徽派園林式建築風格,壹場(壹個中心廣場)、四區(美食區、休閑娛樂、旅遊購物、星級酒店)、五軸(五條通道交叉)布局,巧妙地將小吃文化城的功能性和觀賞性結合在壹起。如果想壹覽小吃文化城的全景,不到100米的“城市之星”大樓是絕佳的觀賞點。充滿現代氣息的建築與遠處古樸的小鎮遙相呼應。走進大樓就直奔頂樓19。“危樓百尺高,伸手可摘星”的滴水之感油然而生。
在小吃城的背後,高聳的陶金山連綿起伏,就像壹尊仙女雕刻的巨型臥佛,與山頂的臥佛石雕相映成趣。宏偉的佛塔矗立在陶金山頂,俯瞰壹切眾生,保護人民。夕陽西下,小吃文化城、陶金山、佛塔披上晚霞,璀璨奪目,渾然壹體。夜幕降臨,群星閃耀,佛塔金光閃閃,小吃城燈火通明,火樹銀花。
與其在城外遊蕩,不如進城壹探究竟。小吃文化城有三個大門,都是用精致的大理石做的。每扇大門都有“沙村”兩個燙金大字,筆法蒼勁。
坐北朝南是正門,正門前是壹對威武的石獅,兩側掛著壹副對聯,上面雕刻著栩栩如生的石雕,描繪了1600年前沙縣的社會生活。沙村既是城中之城,又是城中村,美食是它的專屬符號。這裏有現代化的休閑場所,也有農村的煙火氣息。正門左右各有兩排餐廳。走進門樓,妳會發現小吃文化城的大觀園。兩邊有很多招牌,匯集了沙縣經典小吃。
小吃文化城東門對著縣城,入口處五根石柱上刻著古沙縣小吃制作圖。壹個巨大的石磨象征著沙縣小吃的精湛工藝。從東門進入古街,由東向西過街,當地特產商行如香菇、筍幹、蜂蜜、土雞蛋等雲集。此外,還有玉器、瓷畫、木雕、根雕等特色工藝品店,為街道增添了壹絲文化內涵。從西門走出小街,星級酒店、特色客棧雲集,風格各異,同樣舒適。
如今,繁華的小吃文化城迎來了全新的三期建設。電商城吸引了無數有誌於創業的年輕人,構築自己的創業夢想。新建的小吃制作體驗中心幹凈明亮,遊客可以在這裏體驗小吃制作過程,讓妳沈迷於當廚師。?呂富春
諸暨
史劇院引領潮流。
成攝大劇院
西施大劇院位於浙江諸暨市東部中心區,因地處越國古都、故裏而得名。
大劇院建於2016,是諸暨市委市政府在實施文化強市發展戰略中投入巨資的重要文化設施。整個劇場工程總投資3.9億元,占地面積3.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7萬平方米,分為地上四層,地下1層。西施大劇院以其獨特的建築造型、先進的舞臺技術和完善的演出功能躋身於中國現代先進劇院之列。
石大劇院建築主題為“城市的光環”,分為A、b兩個區域,主劇場分隔出壹條長約500米的架空玻璃走廊,將地標性大劇院從傳統的集中體量模式轉變為自由開放模式,強化“城市光環”主題,將大劇院與周邊公園、街道、廣場有機結合。劇院的設計融入了典型的城市元素,成為壹個“文化公園”。夜晚華燈初上時,主體建築猶如美女石,而玻璃走廊則像壹條金色的飄帶,呈現出石沈魚之美。
西施大劇院南鄰科技館,北鄰市民濕地公園,東鄰宏城財富中心,猶如壹顆鑲嵌在高端商圈的明珠,無論從哪個角度拍攝,都盡顯其美。白天很美,晚上很迷人。
至今,西施大劇院已承辦了上海民族樂團音樂會、大型舞劇《千手觀音》、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北京交響樂團音樂會等數十場高雅藝術演出。這座精致的文化地標建築將引領諸暨高雅藝術的文化潮流,成為普通人了解和體驗高雅藝術的殿堂?張
蘇州
“大鵬展翅”騰飛
趙勇拍攝的大鵬展翅雕塑
不可否認,標誌性建築不僅可以增加壹個城市的知名度,還可以讓它更加生動活潑。“大鵬展翅”雕塑充分體現了安徽宿州壹座現代化新城的風貌和發展。
雕塑《大鵬展翅》從1998 11六月開始施工,到1999三月完工,歷時四個多月。在其誕生的過程中,經歷了蘇州歷史上的壹個重要事件——1998 12.6,國務院批準撤銷蘇仙地區,設立地級蘇州市。雕塑《大鵬展翅》被稱為“造城之作”。由此,蘇州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了新的發展時代。
雕塑底座采用不銹鋼自然流暢的弧形氣動流線設計,為展翅飛翔的大鵬增添了動感之美,營造出無限的視覺想象,蘊含著蘇州這座新建地級市展翅騰飛的美好意願。從正面看,婀娜多姿的大鵬在展翅飛翔;近看,大鵬鳥翺翔天際;大鵬鳥瞰即將入住蘇州這片美麗的土地。
《大鵬展翅》英姿颯爽,鎮守宿城北大門。東面,京滬鐵路、高鐵風馳電掣,連接著祖國的東、西、北、南;往南,改造後的蘇州老城欣欣向榮,欣欣向榮;往西,新政府鎮商人眾多,合徐高速公路穿城而過。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逐步完善,發展速度日新月異。北面,泗徐高速公路和改造後的206國道縱橫交錯,穿城而過,為蘇州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大鵬展翅之前,是壹個沿著沱河而建的濱河公園。公園裏到處是花草樹木,是蘇州人休閑、娛樂、鍛煉身體的好地方。
“大鵬展翅”的出現提升了蘇州的城市形象,象征著蘇州的鵬城萬裏,蘊含著蘇州人期盼家鄉崛起的殷切願望。如今,蘇州的城鄉建設突飛猛進,城市面貌煥然壹新。壹個宜居又充滿活力的新蘇州出現在皖北大地,等待攝影師記錄時代的瞬間。?於趙勇
池州
尋古問今秀山門
池州秀山門方攝
安徽省池州市地處長江南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來為政治家、軍事家所重視。池州城始建於唐代永泰年間,有六座城門,其中西門為秋浦門(宋端平二年改為秀山門),距今已有1200多年。宋淳統治時期,飽受戰亂摧殘的池州城進行了第五次重建,開了七個城門,其中秀山門是西門。秀山門是各個歷史時期池州城的正門,這種格局壹直保持到近代。
在壹座歷史名城中,城墻是壹條文化絲帶,城門是鑲嵌在這條絲帶中的文化綜合體。在時間的長河中,城門隨著戰爭與和平的循環而被摧毀又被重建。它在壹次次的開合中見證了時間的流逝和時代的變遷,甚至經歷甚至承載了壹座城市的興衰。池州市秀山門就是這樣壹座城門。
池州是壹座詩意的城市,秀山門也受到了這種詩意的影響。秀山門外十裏杏花,詩人杜牧在此任刺史。常去杏花村飲酒作詩,留下《清明》等名篇。秀山門外的秋浦(唐天寶年間改州為縣,池州改稱秋浦縣)壹望無際,詩人李白多次遊歷池州,創作了《秋浦歌》(十七首)等篇章。池州風景秀麗,吸引了眾多文人騷客,優秀詩詞歌賦更是數不勝數。
池州是英雄城,秀山門是歷代英雄的豐碑。宋憲春十年(1274),元軍來到池州,趙茂發被判率部英勇作戰。第二年正月末,他被打敗了。破城之日早晨,他說:“汝不可造反,城不可投降,夫妻同死,義成壹對。”他還為《撕衣寄詩弟》這首詩送別了哥哥。破城之時,夫妻雙雙壯烈犧牲。清順治二年(1645),清兵渡江南下,入侵。作家、反清英雄吳臨危受命,在池州提拔官員、監軍。他在家鄉池州揭竿而起,招募誌願軍,鍛造兵器,配合徽州金生義軍反清。最終因寡不敵眾被抓獲,壯烈犧牲。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踏足池州,守城的川軍依靠秀山門拼死抵抗。失陷後,秀山門多次激戰,城門多次易手,軍民傷亡慘重。
池州是壹座文化名城,秀山門是池州文化的縮影。2003年重建的秀山門是對清代建築風格的模仿。園內有著名的池中鱖魚、泉城環水、斜陽古道、卷中風光、江南杏雨、美橋、西子美景、城墻遺址等八大景點。秀山門裝飾古樸典雅。石雕、木雕、磚雕、石鼓、石獅都是從民間征集來的珍品。塔內有古玩市場和民間藝術品收藏,展示了關昭明太子和貴池家具的歷史文化。整體上體現了池州的地方特色和秀山門凝重的歷史。如果妳走在其中,妳會感到滄桑和沈重。
池州是壹座休閑城市,秀山門及其周邊是體驗慢生活的好地方。秀山門前的廣場小巧精致,門後的步行街是集觀光、購物、歷史文化展示、休閑娛樂為壹體的市民文化小巷。這裏集古老、人文、清新等情調為壹體,茶葉、燒棗等土特產雲集,特色小吃香氣四溢。太陽落山了,到處都是晚霞。忙碌了壹天的人們可以在這裏享受壹段慢節奏的休閑時光。?丁永清
金城江
國家公園的邊城風
河池國家公園廣場袁剛攝
攝影往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風景,還有這裏的風景所折射出的時間記憶,風土人情。金城江國家公園無疑是壹個詮釋風景的好地方。金城江國家公園位於河池市西部,是城市西部綠地的核心。占地359.4畝,位於半山腰。結合山峰的地形和自然條件,通過多樣化的規劃設計,實現了城市生活與公園的相互滲透。國家公園的空間逐漸被分成三個“特色”區域。
民族風情區——在這裏,在藍天白雲、青山綠水之間,妳可以看到壹個真正的少數民族聚集地,感受有靈魂的河池。民族風情區是通過主幹道和環線將各種活動和民族特色串聯起來的景觀區。少數民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每年3月3日,壯鄉銅鼓節或各種歌圩日,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壯、苗、侗、瑤、漢等民族聚集在廣場上,開展各種傳統活動,如唱二人轉、轉陀螺、走鞋、跳舞、球類運動等。可以和熱情的當地人壹起體驗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活動,還有機會品嘗當地的葡萄酒和臘肉。
革命歷史展區——該區主要景點是河池革命紀念館,是河池市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綜合性紀念館。它建於2007年,有兩個永久展廳和壹個臨時展廳,已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宣傳河池的重要窗口。革命紀念廣場是整個公園的制高點,這裏視野開闊,公園景色盡收眼底。在日落之前,由於日落的余暉,妳可以將國家公園的全景盡收眼底。這時候只要找壹個合適的角度,廣角鏡頭就能把整個公園和美麗的夕陽壹起定格。
生態休閑景觀區——走在紀念館旁約800米的景觀路上,可以感受到濃郁的綠色生活氣息,沿途綠草如茵,路旁景觀湖上楊柳依依,在草地上或亭子裏慢慢欣賞夕陽,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心境。夜幕降臨,燈光亮起,三個從下到上風格各異的大噴泉將公園的夜色襯托得越來越美麗。通過使用慢門或堆疊技術,妳可以讓美麗的夜景和華麗的噴泉看起來像懸掛的彩色絲綢在風中流動。為了減少光汙染,公園廣場的燈在下午10後開始關閉,北極星正好在紀念館後面,所以可以拍攝到壹個以紀念館為前景的正北極同心星軌道。?袁剛
技巧
“雲水連城魅力許昌”全國攝影展,“楚木香”杯“小吃城魅力沙縣”第二屆全國攝影展“綠詩城魅力池州”“西施故裏美麗諸暨”第三屆全國攝影展“文明鄭州”“雲起山水魅力晉城”廣西金城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投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