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級市:
哈爾濱、齊齊哈爾、鶴崗、雙鴨山、雞西、大慶、伊春、穆。
丹江、佳木斯、七臺河市、黑河、綏化。
地區:大興安嶺地區。
18縣級市:尚誌市、雙城市、五常市、訥河市、密山市、虎林市、鐵力市、綏芬河市、寧安市、海林市、穆棱市、通江縣、富錦市、北安市、五大連池市、安達市、肇東市、海倫市。
黑龍江地圖
黑龍江省,簡稱黑,是哈爾濱的省會,位於中國東北部。中國的北端和東端都位於該省,所以得名,因為該省北部有黑龍江。
在黑龍江的東部和北部,烏蘇裏江和黑龍江與俄羅斯相鄰,與俄羅斯的水陸邊境線長約3045公裏。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南部與吉林省接壤。位於北緯43° 26 '至53° 33 '之間,東經121 11 ' ~ 135 05 '之間,南北長約1120公裏,東西寬約930。
黑龍江下轄12個地級市,1個地區,2個省級市。***64個市轄區,18個縣級市,45個縣,1個自治縣。哈爾濱是下轄的副省級城市,齊齊哈爾是更大的市(有地方立法權)。黑龍江西部屬於松嫩平原,東北部屬於三江平原,北部和東南部屬於山區。許多平原海拔50-200米。
黑龍江是中國的重工業基地,以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機械、石油、煤炭、木材、高效農牧、食品工業為主要產業。農業高度集約化,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壹.地形
黑龍江省的地形總體上是西北、北方和東南高,東北和西南低,主要由山地、臺地、平原和水面組成。
西北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大興安嶺,北為西北-東南走向的小興安嶺,中間以伊爾庫力山相連。東南部為張廣才嶺、老爺嶺、完達山,自東北向西南走向,土地約占全省總面積的24.7%。海拔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區約占全省的35.8%;東北三江平原和西部松嫩平原是我國最大平原東北平原的壹部分,占全省總面積的37.0%,平均海拔50-200米。全省最高點是海拔1690米的大沽頂子山。
二、氣候特征
黑龍江省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和中國東北部,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從1961 ~ 1990的30年平均值來看,全省年平均氣溫大多在-5℃到5℃之間,由南向北遞減,以嫩江和伊春為0℃等值線。積溫≥10℃的範圍為1800 ~ 2800℃,平原地區緯度每增加1,積溫減少約100℃;山區每增加100米,積溫減少100℃ ~ 170℃。全省無霜期在100 ~ 150天之間,南部和東部在140 ~ 150天之間。大部分地區初霜凍出現在9月下旬,終霜凍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結束。
全省年降水量多在400-650毫米之間,中部山區較多,東部次之,西部和北部較少。壹年中,生長季的降水量約占全年總降雨量的83% ~ 94%。降雨資源相對穩定,尤其是夏季,變率較小,壹般為21% ~ 35%。全省年日照時數多為2400 ~ 2800小時,其中生長季日照時數占總時數的44% ~ 48%,西部多,東部少。
該省太陽輻射資源豐富,相當於長江中下遊。年太陽總輻射介於44× 108和50× 108焦耳/平方米之間。太陽輻射的時空分布特點是南多北少,夏季最多,冬季最少,生長季總輻射占全年的55% ~ 60%。年平均風速多為2 ~ 4m/s,春季風速最大,西南風日最多,風能資源豐富。?
三。自然資源
全省已發現132種礦產,占全國已發現234種礦產的56.4%。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81種,占全國已探明礦產資源數量(223種)的36.3%。其中,能源礦產5種,黑色礦產3種,有色金屬11種,貴金屬6種,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8種,冶金輔料非金屬礦產7種,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7種,建築材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產32種,水氣礦產2種。
中國儲量最大的有10種,分別是:石油、結晶石墨、顏料黃粘土、長石、鑄態玄武巖、巖棉玄武巖、火山灰、水泥用大理石、矽線石、錸礦;其次是兩種,即:玻璃用大理石和浮石;排在第三位的有六種,分別是:硒礦、珍珠巖、玻璃用應時、陶粒用粘土、制灰用石灰石、泥炭;有42種礦物占前10。鐵、銻、鎳、金剛石、硼、螢石、石棉、磷礦、黃鐵礦、鉀等的成礦地質條件。全省貧困,資源利用率低,自給率不足。
四。林業資源
黑龍江省是我國林業大省之壹,天然林資源是黑龍江省森林資源的主體部分,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長白山和完達山。
黑龍江林業經營總面積31.75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3。森林面積2007萬公頃,總蓄積量6543.8+0.5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3.6%。森林面積、森林蓄積總量和木材產量均居中國前列,是中國最重要的國有林區和最大的木材生產基地。林木100余種,利用價值高的有30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