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鎢礦是我出生長大的地方。我在這裏度過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承載了我所有的童年記憶。上壹次在小龍是1997的暑假。大三準備考研,在孩子學校的小學教室復習英語和高數,在走廊背單詞,在黑板上算微積分。
我離開了二十四年,非常想念那裏的山山水水。我無數次夢見那裏的壹草壹木。我真想回去看看。沒有目的。我只想走遍我記得的每壹個地方。我出生的房子還在嗎?住了十幾年的房子是不是長滿了草?學校彎彎曲曲的小溪裏有沒有長滿條紋的小魚?現在小學初中高中的教室怎麽樣?我經常坐著背單詞的那棵樹還在嗎?第壹次看立體電影《超人》的電影院還會放電影嗎?
去年年底,我的好朋友告訴我,如果妳真的想做壹件事,不要猶豫,馬上去做。其實也沒那麽難。除夕夜在房間立了壹面旗,今年壹定要回小龍。
4月中旬,收到大學同學的邀請函,參加南昌大學100校慶。晚上和老婆商量去參加五壹慶典,回老家了。我老婆馬上同意了。做了這個決定後,我開始失眠。我在網上搜了小龍鎢礦的各種信息,壹直搜到淩晨2點。
做壹次有計劃的旅行
第二天,我給高中同學發了邀請。沒有回應後,我打算壹個人去。我在網上查詢了回小龍的班車,安排了完整的行程,跟媽媽說了晚上回小龍的事。我媽說要陪我回去,我覺得很開心。臨走前的倒數第二天,姐姐還說要回去。我激動得想哭。姐姐給爸爸買了火車票,同時姐姐開著她的車開進小龍,決定5月3日全家壹起回小龍。這簡直是完美的結合。壹家人已經很多年沒有在壹起了,想想就開心。五月三日恰好是我四十四歲的生日。感謝家人陪我過了這麽有意義的生日。
向輝路
參加完校慶,5月3日從南昌高鐵返回吉安,9點左右到達吉安西站。我姐姐開車去西站接我。爸爸、媽媽、姐姐、妹妹全家都在車上,開上了回小龍的高速公路。路上沒有汽車。壹家人在小龍和瑤嶺聊起了小時候的往事。我講了很多關於瑤玲的故事,車上充滿了歡樂的氣氛。壹家人就這樣聚在了壹起。
這時,我看到“沙村”、“關西”這些曾經熟悉的名字的路牌,離我的家鄉越來越近。車子很快進入了鄉道,那是壹條兩車道的停車油路。道路兩旁都是農田,仍然沒有汽車。離家越來越近,很快就開車到了“白芨”,這裏曾經是壹個集市。我媽媽以前在這裏教書,每周都來這裏。
我離開“百吉”車,開始拐進山路。每次轉彎都很急,柏油路還是老樣子。我在小龍十幾年,壹年進進出出四五次。我幾乎記得每壹次轉彎。小時候每次都差點暈車。記得有壹年,為了防止我暈車,轉移註意力,我數了每壹圈。20多年前,小龍是壹條沙土路,車道很窄。每次遇到車,他都要停下來等。小時候每次都擔心車子會掉下山。現在路很好開,姐姐開的很穩。看著車外熟悉的地方,龍在上龍在下,我即將到達小龍。突然有壹種害怕離家近的感覺,是興奮,是緊張,是期待。
我還沒來得及認真體會這些感受,車就開到了“尾礦壩”,姐姐故意開得很慢。“尾礦壩”上寫著“小龍鎢業的尾礦”,這裏曾經是我們孩子的樂園。對小時候的我們來說,那是壹望無際的“沙漠”。當時我們和朋友在上面狂奔。過了尾礦壩,汽車正式進入礦區。
“尾礦壩”之後,大家都在尋找爬滿爬山虎的高崖。小學生有介紹爬山虎的課文。學校裏幾乎每個學生和老師都要帶著全班去看這個爬山虎,墻上還掛著半個爬山虎。不管外面怎麽變,還是沒有變化。
汽車開始減速,爬上“夏龍”最陡的斜坡。過了電廠,小龍二字映入眼簾,我夢寐以求的小龍到了。20年後,我又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小龍身邊。
下車
車開到礦上職工食堂,下車走在橋上。道路幹凈整潔,看不見壹個人。地上只有零星的幾片樹葉,壹陣風吹來。路兩邊樹葉沙沙作響,橋下流水潺潺。水清澈見底。橋下的幾只鴨子在河上遊動。擡頭,他們看著遠處環抱的青山。像往常壹樣,每天都有幾朵雲在飄。空氣清新涼爽,微風拂過他們的臉龐,溫度適宜。
職工食堂和周邊建築沒有變化。通往食堂的兩座小橋還在。看著遠處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房子,熟悉的橋,熟悉的山,除了路上沒有行人,什麽都沒變。突然有壹種時光倒流的感覺,回到過去。過去的20年仿佛靜止了,時間停留在20年前。這是我鬧鬼的家鄉。我真的很想逃離所有城市的壓力,留在這裏。
到了食堂,我姐遇到壹個她認識的人,點了幾個菜。我們壹家人迫不及待地想去小龍鎢礦周邊的老地方看看。
中心
當我開始沿著路往礦區走的時候,看到原來的冰棒房還在眼前,還能看到當時的銷售窗口。我夏天最喜歡的零食是冰棍。記得有壹年暑假,爸媽經常給我和妹妹零花錢,每天傍晚在這裏買壹根1毛錢的冰棍,壹邊開心地吃壹邊回家。
我們把這個籃球場叫做燈光球場,周圍的房子都沒變。幾盞高高的聚光燈依然矗立在球場旁邊。這裏曾經是小龍鎢礦的中心活動區,也是很多小龍人的集體記憶。小學的兒童節演出,礦上組織的籃球比賽都是在這裏舉行的。當時,所有的觀眾都圍坐在籃球場周圍,活動往往在晚上舉行。法庭周圍的燈光把法庭照得比白天還要亮。這可能就是采光庭名字的原因吧。
電影院依然和我記憶中壹樣高,電影院三個大字依然清晰可見。這是小龍的娛樂中心。我還記得在這個電影院又看了超人1,超人二,業余警察,媽媽愛我。超人1是我姐帶我去看的電影。那時候我第壹次給爸媽寫信,說我們去看電影了。
還有壹次,小學高年級,我和妹妹瞞著爸媽,胡等6個同學逃票看電影《無腿先生》,回家被爸媽罵了壹頓。
小學第壹學期考了95分鐘的語文數學。我帶了班裏的壹個三好學生(也是我這輩子唯壹的壹個),去電影院頒獎,拿回了壹個搪瓷杯。
托兒所舊址,現在是招待所,在這裏度過了壹個大班,門口的大樹還在。那時候是理發店,幼師自己做秋千的大樹還在。
我離開電影院,尋找記憶中旁邊的公交車站,卻再也找不到了。以前每次離開小龍都在這裏等車。這個小站也有壹個候車室和壹個檢票口。
過去繁忙的菜市場道路兩旁壹直幹凈整潔。曾經,這條路兩邊擺滿了各種蔬菜攤,路上擠滿了熙熙攘攘的顧客。蔬菜小販的叫賣聲和與顧客討價還價的聲音似乎還在耳邊回蕩。
拐過菜市場,我試圖找到原來的新華書店,沒有舊址的痕跡。應該是房子被拆了。現在路的左邊是新菜市場,右邊是壹排房子。在我的記憶中,去書店的路右邊有壹排肉鋪。我媽每次去買肉,都要和菜販爭論要造多少骨頭。
在我的記憶中,書店壹半是賣文具的,壹半是賣書的,規模很小[圖片正在上傳...(IMG _ b 8198 abdc 775-1 . JPEG-62ca 9-1620613818276-0)]
當時我膽子小,不敢和店員說話。每次去商店買文具,對我來說都是壹個很大的挑戰。有壹次我終於鼓起勇氣跟店員說買支筆,我說:“老師,我想買支筆。”還沒說完,我就跑了。
經過舊書店後,妳可以看到銀行。墻上中國工商銀行的字樣依然清晰。它曾經是礦上唯壹的銀行。我記得當時是白色建築,現在依然很堅固。
過了銀行,就是“洋房”住宅區。我們在“洋房”外圍走了壹圈,和家人聊起某某住在哪裏。房子仍然是空的。我讀書的時候,經常來這裏找同學玩。在我的記憶中,學霸的學弟唐江軍就住在這裏。
回到食堂,壹家人吃完飯後,媽媽的壹個老同事特意來看我們,回憶過去發生的事情,感嘆多年未見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