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跳槽時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公司?

跳槽時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公司?

大部分人辭職是為了漲工資,也有人因為不開心而委屈。跳槽前要做好正確的自我評價,才能找到適合自己需求的公司。

壹般情況下,離職跳槽到下壹家公司,妳會得到加薪。那麽合理的加薪幅度是多少呢?如何客觀評價自己的價值?如何和HR談薪資?可以參考以下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1.分析市場

前陣子網上流行壹個35歲定律,就是當妳工作了五年,即使妳的能力和應屆畢業生差不多,妳的老板還是給妳開出了兩倍的工資。現在,妳的老板會把妳換成壹個更年輕的,性價比更高的人。所以,在跳槽前了解市場環境,正確給自己定價,在談薪資時才能有的放矢。

妳可以嘗試以下兩種方法:

(1)從求職APP中搜索行業頂尖公司的目標崗位薪資作為參考。

將薪資計入excel表格還可以增加更高職位的薪資維度。通過數據的橫向和縱向對比,可以看出我們對應的是什麽“價格”,未來的加薪趨勢會是怎樣的。

例如,在ChinaHR.com app的“中國好公司”模塊中,可以查看最近被搜索次數最多的公司和獲得好評最多的公司。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頁面上篩選城市和行業,找到相應城市相應行業排名靠前的公司,點擊進入目標公司,查看該公司最全的企業信息、員工評價、薪酬信息(包括整體平均薪酬、不同崗位月薪數據等。)、面試經歷、招聘信息等。真的是壹站式求職神器。

數幾家公司後,妳會對市場情況有更全面的了解,妳會心中有數,這樣和HR的談判才會主動。

(2)找靠譜的獵頭機構咨詢這個行業的市場發展。

如果妳想主動被獵頭勾搭上,那麽妳需要準備壹份有針對性的簡歷,也就是簡歷中的關鍵詞需要有妳的專門技能,這樣獵頭才能準確獲取信息。

把妳的簡歷放到LinkedIn、獵聘、脈脈等求職軟件裏,獵頭如果覺得妳匹配就會聯系妳。但是,如果長時間沒有回復,就不能坐以待斃了。妳需要借助互聯網,主動尋找靠譜的獵頭機構。比如汽車行業的頂級獵頭公司有楊煉、科銳、FMC、Connectus、Inmind、Standard、達汗、萬寶盛華、Antal、Mango等。金融行業排名靠前的獵頭公司有永安國際/Proking/上海賽克斯人力資源有限公司/UP Search、高邦獵頭、第壹資本等。互聯網行業獵頭公司有任仕達、柯睿、智邦等。

通過咨詢獵頭,壹來可以對目前的市場環境有更全面的了解,二來獵頭會根據妳的能力幫妳匹配公司,從而提高妳的跳槽效率。

定位自己

跳槽是雙方選擇的過程。了解市場行情後,跳槽前需要重新定位自己,了解自己的市場競爭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起薪

蔡穎的壹位網友說,他和他的朋友畢業於同壹所學校。同樣的工作年限,他朋友跳槽後的工資是他的兩倍。仔細壹打聽,發現兩個學生的起薪不壹樣。跳槽的時候,上壹份工作的薪資是很多HR給妳開出的標準。

所以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最後和HR談薪資的時候,壹定要抓住這個機會,拿到盡可能高的理想薪資,這樣以後跳槽的時候才有資本要求更高的薪資。

(2)能力取向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求職軟件裏查JD。舉個例子,如果妳是壹個有3年工作經驗的HR專員,想跳槽到壹家公司的HR總監崗位,不妨通過對比下圖所示的崗位職責和任職資格,看看自己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妳以自己的能力勝任這個職位,可以嘗試提高區間的最大值,即16000元/月。如仍有不足之處,應適當降低薪資要求。

(3)平臺選擇

蔡穎的壹個網友在大廠上班,壹家即將上市的公司挖他,但他不知道怎麽談工資。這裏可以考慮平臺情況。如果妳從大公司跳槽到小公司,那麽妳主動出擊,盡量在市場平均薪資的基礎上適當提高;從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妳需要衡量壹下以妳現在的工作經驗在大公司能達到哪個職位,然後開個價。為了增加跳槽成功的可能性,妳提出的價格需要保守壹些。畢竟大公司人才多,可替代性強。

(4)判斷自己的價值

以壹個程序員為例。妳參與過的最成功的項目是什麽?該項目是否使用了目前最熱門的技術?這個技術對目標公司有什麽用,能解決對方現有的問題嗎?或者說妳最精通這個領域的哪個方向?妳和其他程序員相比最大的優勢是什麽?如果妳的參與能夠推動公司產品的進程或者可替代性較低,那麽妳有足夠的信心向目標公司發出要約。

(5)能給公司帶來資源嗎?

壹些有才華的網友近期想轉行,但是在目標行業的經驗為零,不願意降薪跳槽。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可以結合現在的工作要求,從過去的工作中挖掘能給公司帶來的資源或溝通能力,增加談判籌碼。

除了以上兩個因素,有時候妳甚至需要看老板的需求和眼光。比如公司職位是急招,所以即使妳的報價高於平均水平,對方也有可能接受。所謂審時度勢,正是如此。如果妳想知道職位是否是急工,壹方面要多面試,另壹方面很多求職app都會註明職位是否是急工。

想要客觀的評估自己的價值,需要對自己的行業和崗位進行調查,評估難度和可替代性,根據自己的情況打分,並參考周圍人的經歷進壹步評估自己的能力。

最後,希望每壹個跳槽的人都能找到自己最好的工作,拿到理想的薪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