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沖伯德呀洪智新勇”這幾個字從何而來?

“沖伯德呀洪智新勇”這幾個字從何而來?

這是湛江師範學院的校訓,出現在《尚書》上。

校訓是學校規定的對學生的指導性語言。是對學校人才培養規格的壹種簡潔而又極其概括的表述。校訓內容的確定不僅關系到學校的性質和地位,還與校長的辦學理念密切相關,而校長的辦學理念往往是校長辦學理念的集中體現。從校訓中,人們可以清晰地了解校長的辦學思想和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要求,也在壹定程度上把握了學校所追求的辦學特色。因此,許多學校的校長都非常重視校訓。

我院院長郭澤申教授在對我院現狀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深刻感受到整合統壹師生從教意識的辦學理念的重要性,明確提出“發展是主題,學術是根本,質量是生命,特色是品牌”。同時,他認為只有把辦學理念落實到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要求上,才能成為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這種轉變的中介是“校訓”的提出。只有這樣,郭校長根據師範院校的壹般特點和我院的具體情況,提出了“尊德、博雅、誌、勇”四個字作為我院的校訓,既將辦學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可操作的評價標準,又使學生明確了做人和學習的要求和規範。

師範院校是教師的搖籃,教師最重要的是為人師表。為人師表的核心是教師能以高尚的品格成為學生的榜樣。所以郭院長把“尊德”放在校訓的第壹位。崇尚道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早在《武成史》壹章中就有“敬德賞功”的提法。後來,孔子不僅教他的弟子德行等四科,而且還用具體的忠君敬德的解釋回答了張如何“敬德”的問題。崇尚道德,就是提倡和重視道德,進而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道德,從層次上,可以分為基本道德和高尚道德。從範疇來說,有公共道德和職業道德。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不僅要具備基本的道德素質,更要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我們不僅要遵守公共道德,還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對於師範院校的學生來說,職業道德就是師德。師德的基本內容包括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嚴而不暴、愛而不流、寬厚優雅。師德水平是能否成為壹名合格教師的首要前提。古人雲:“教人以政,當以廉為先。”就是這個意思。而“老師好找,老師難找”從反面說明了高尚的品格才是壹個老師最重要的品質。

“博雅”指的是學識淵博,興趣高雅,舉止文雅。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首先要具備淵博知識的基本職業素質,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博采眾長,滿足雙方的需要;當妳解決問題的時候,妳能遊刃有余的解決,這樣妳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敬佩。相反,妳只能從書上背題目,沒有書妳就無話可說,或者“讓人頭暈目眩,讓人眼前壹亮”,甚至經常搜索可憐的心回答不了學生的問題,顯然失去了教師的稱號。俗話說,給學生壹碗水,老師先要有壹桶水。這是國內外教育實踐的經驗。值得指出的是,教師不僅要做知識豐富的老師,更要做興趣高雅、舉止文雅的學生的榜樣。教書育人是人類社會極其嚴肅而高尚的行為。教師作為行為主體,言行舉止要文明優雅,像壹棵勻稱的樹,壹朵散漫的菊花,壹種精神,讓學生在與教師的交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甚至改變氣質。歷史上有很多教育名人,他們的博學贏得了弟子的敬仰,但他們卻以優雅的情感和神韻征服了學生的心,甚至影響了學生的壹生。

“誌”就是有抱負,有遠大的理想。壹個沒有遠大抱負的人就像是棚子裏的麻雀。他很高興在榆樹間玩耍,但他不能在天空翺翔。所謂“不知天無雲”,就是這個道理。反之,“四誌若有,何處可遊”,完全可以創造出轟轟烈烈的人生。所以,先賢們都非常重視誌向的確立。孔子教導學生:“士要自強不息,任重道遠。”王陽明給學生的教誨是:“沒有意誌就壹事無成。”呂坤告誡年輕壹代要有這樣的誌向:“做壹流的,做壹流的,說壹流的,掌握壹流的知識。”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是《英才》中的智者,還是智力壹般的凡人;無論是身處盛世還是坎坷困境,都要誌存高遠。我院自不必說,地處祖國邊陲的粵西壹隅,遠離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壹所新建本科師範院校。辦學條件與名牌大學大相徑庭,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要發揚抱負,開闊胸襟,而不是意氣用事,曇花壹現。

“忠勇”是指對人自信坦誠,勇於探索,敢為人先。——個人的稟賦和能力不同,但自信不可或缺。壹個沒有自信的人,勝過壹株沒有上帝的植物。所以古今大部分名人都是自信的。文學家李白堅信“我天生有用”,偉人毛澤東年輕時就宣稱:“人生二百年自信直擊三千裏。”正是因為自信,才有了“雄關似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和“數風流人物,望今朝”的豪氣。我院雖然屬於普通本科師範類院校,但我們相信自己有“嘗試與名校生壹較高下”的勇氣和天賦。自信是不可或缺的,但作為未來的人民教師,大學生的忠信應該是我們的品德。追求人際關系的和諧是我們壹貫的目標,而人際和諧的重要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忠誠。所以管子提出:“誠為天下之結。”馮夢龍認為:“信仰是國之瑰寶,民之根本。”孔子嘆道:“不信之人不知其事!”老師既然是老師,自然應該誠實恭敬,但不能不負責任,背信棄義。有了信仰的性格,就需要勇敢的風格。探索自然的奧秘,需要壹種不怕失敗的勇敢精神;尋求治國平天下的真理,需要勇於奉獻;改變命運需要勇氣面對恥辱,所以孔子說“知恥近乎勇”。年輕人充滿活力,比精神,有勇氣,他們會奮鬥和探索。

“敬德”和“誌”要求學生重視道德修養,胸懷大誌,面對重大節日時壹絲不茍,比別人更有誌氣,講做人的品格和誌氣。“博雅”和“忠勇”要求學生追求知識、高雅、忠勇;學會豐富和回報,學會誠實和勇敢,是關於成功所需的知識和創新精神等素質問題。前後對應,又有內在的密切關系,德才兼備,內秀外修,循此行,人才與師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