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進入“無工作”的日子,做夢都會醒,所以在開心的同時做了上述計劃。實踐證明,“興奮的頭腦是虛幻的,做出的決定不是很現實。”
放假前夕,我被通知去參加河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暑期培訓。用激動得發抖的手掛掉電話後,那種輕松感瞬間消失,只因為河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是我的夢想成長聖地。追夢的年代遇到“重要的人”和“重要的其他事”有多幸福,只有妳自己知道。從那壹刻起,我邁出了成長的壹步...
?按照學院的要求,我立刻買了陳愉編的《班主任思維導圖》。雖然我當班主任的經驗不多,但是我知道當班主任是我教師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當好班主任並不容易。小到壹個孩子的壹生,大到影響壹個國家的壹代人。因此,我認真地按照陳愉導師的思路去學習班主任工作的要點。為此,我制作了以下圖表。
我寫了我讀後感,我壹直關心我的母親和我的老師。
經過充分的準備,我們等待著“大事件”的到來。7月20日,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們踏上了通往成長學校的列車。在新鄉高鐵出口,我們看到了熱情的《教育時報》的“紅衣少年”。他們幫忙把行李搬上車,中午到達長垣壹中。他們透過窗戶聞到了濃濃的學術氣息。他們壹進校門,那尊千瘡百孔的聖人雕像早已等候多時,面帶慈祥的微笑。在學術交流中心報道後,我來到宿舍稍作休息,開始和舍友整理床鋪。在曬被子的路上,我遇到了久違的張軍校長,才知道他帶領他現在的40多人的團隊在學習,我有壹種敬佩之感。工作中遇到好領導也是人生壹大幸事!
7月21是壹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來自全國各地的800多名學生和導師齊聚壹堂,參加第十屆河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開學典禮。教育時報“紅衣少年”吳超主持會議,長垣壹中校長致開幕詞。他樸實的話語透露出他認真的工作態度和紮實的專業能力,了解到長垣的歷史文化和特色小吃,他很欣慰。第二項是劉曉院長的點名。只見壹位身材高大的男子優雅地走到舞臺中央,介紹著每壹位被成長學院深深打動的學生的成長故事。如獲至寶,他的心在每壹個角落,與每壹個學生努力的思想捆綁在壹起,令人驚嘆。最後,劉曉院長向在場的每壹位同學發出邀請:請珍惜,請成長!
會議的第三項,劉飛,今年成長學院的第壹位學生,表達了她對成長的渴望。她說,前幾年看同事介紹成長學院的導師時,她心裏就已經種下了壹顆必須要來的種子。關註了微信官方賬號,壹個河南老師,經常準備報名,所以微信官方賬號壹發布就聯系了時報記者,壹分鐘內完成報名!這就是欲望的力量!(我在關於劉飛老師後來學習生活的簡報裏看到了她公開課的照片,讓我再次看到了她為成長所做的努力。)接著,班長代表何發表了精彩的講話,她說:“這個七月,對我來說,註定是壹個充滿期待的季節。今天,妳在這裏,我在這裏,我們都在這裏,在酷暑中相聚在浦城,只是以成長的名義相聚。中國教育界有多少前輩激勵著我們,鼓舞著我們?我們認為他們是有光的教育者,我們壹直期望和他們壹樣美好……”,“這幾天,讓我們拋開繁重的案頭工作和瑣碎的家務去享受屬於自己的成長時光吧,讓我們的心沈下去,靜下來,再慢慢打開,讓我們的精力保持飽滿。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記下導師的每壹句話,還要關註他們揚起的眉毛、閃爍的眼神、每句話背後的標點符號,甚至感受導師背後的教育理念、深深的教育情懷、終生的教育信念……”班長的發言既表達了每個同學的心聲,又指出了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代表全體同學響應了劉院長的邀請。“我會好好珍惜,我會長大的。”
開幕式最重要的部分是講師的演講。第壹個出場的是“映我心”的余先生。年紀輕輕的他總是以三十多歲的朝氣工作,只看他邁著矯健的步伐走上來。同時,學生班班長周先生代表全體學生致歡迎詞。“妳好,周老師,同學的班長,代表全體同學向妳致敬。無論妳是富有還是貧窮,無論妳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妳是在周老師鏗鏘有力的誓言中表達了我們對專業成長的渴望和決心。
終於等到了俞老師的演講——《隨時間而發現》。他說,成長和奮鬥的教師需要有發現的追求和精神,“發現”需要在不懈的學習、積累和思考中進行。多年來,我用最笨拙最科學,最辛苦最有效,最麻煩最精細的方法讀書——做讀書卡。將手中現有的報刊雜誌以卡片的形式整理出來,方便日後檢索。大量研究名師名著,做卡片對比,在積累中找到壹個“空白”——教學設計的藝術。然後,分析了大量的寫作教學案例。在《白毛女》的案例分析中,發現了教學設計的藝術規律:板塊式、主觀題、詩化手法。“教材研究”是教師教學能力的試金石;“用教材”是閱讀教學理念的指南針;“實踐活動”是課堂閱讀訓練的聚寶盆;“知識滲透”是文本閱讀教學的智慧源泉;“小組訓練”是高效課堂的支柱。青年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註重語言運用、技能訓練、知識滲透、集體活動、審美教育和關鍵時間效益。最後,於老師強調,發現往往與追求發現、與孜孜不倦的享受、與橫向聯系、與反復實踐、與學術背景、與積累聯系在壹起。希望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質量,通過“積累”來“發現”。
來自首都101中學的第二位導師程響上臺,他依然激動不已,因為在今年鄭州大學大禮堂舉行的全國教師核心素養研討會上,聽到程響導師《母語強則國家強》的報告,確實很震撼。聽聽今天的演講《教育有靈魂》《教育有靈魂》《教師心中有陽光》。我經常這樣教育學生:“考不上不可怕,努力就好;“家裏窮不可怕,但壹定要有誌氣;長得醜不可怕,但要有壹技之長。”“可怕的精神扭曲,可怕的無精打采,可怕的靈魂墮落”,“不迷信老師、課本和權威”,“不超越生命健康、人格尊嚴和人格差異”。他在教育對象上主張“有教無類”,並始終踐行。他講述了他的壹個學生背誦課文的故事:壹位母親只希望她的孩子在學校走路時擡頭挺胸...又壹次促進了我心中最薄弱的愛,也堅定了我“壹個老師壹個母親永遠在乎愛”的教育理念!
第三位潘建明老師做了《有壹種幸福叫“成長”》的報告,指出第壹,新時期教師必備的素質要求:1。終身學習;2.學習質量教育者和學習障礙的診斷;3.值得信賴的心理咨詢師;4.團隊工作和團隊溝通方面的專家;5.現代教育技術的專家和信息資源的提供者;6.學習的夥伴和現代學習方法的指導者。二、從優秀教師到優秀教師的成長路徑。三、優秀教師快速成長的特點。
第四個導師比較特殊。她是英語專業導師,也是所有導師中唯壹來自河南的導師。她這樣介紹自己,讓我覺得自己是大姐。她演講的題目比較獨特“心智: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素養”。在課件中,她以《爸爸去哪兒》和《外婆家》為例,給大家講述了心靈的概念,以及壹個人各種思維能力的總和,來指導日常的感受、觀察、理解、判斷、選擇、記憶、想象、假設、推理等行為。從頭腦出發,思考1。我們當初為什麽選擇當老師?2.為什麽成為老師後還要努力成長?3.我們在為誰努力成長?這三個問題問出了在場每壹個學生的靈魂。我們生活在壹個“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的時代,我們被時代激勵,勇往直前。那麽我們的初心在哪裏呢?我們真的“牢記初心”了嗎?這真是無聲的提醒。
第五位導師,薛儼,他的名字讓人想起壹位“正在學習”的老師,真是名副其實。她給我們做了題為《突破教師專業成長的高原期》的演講,介紹了她壹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並著重指出,首先要有上高原而不是看高原的能力,其次要突破自我,並介紹了《閱讀、教學、寫作——我的成長之路》我還介紹了壹位90後同事用僅有三年教齡的經驗編寫了壹本中國兒童閱讀手冊。從嚴老師的教學中,我學到了邊讀邊寫、好書重讀、定時閱讀、壹脈相承的閱讀方法,非常有用。
吳,第六任導師,聽名字就很能幹。顧名思義,她真的是從河南跑出來,壹路唱著歌長大的。在簡單描述了自己的成長歷程後,她引導青年教師明白自己此刻最需要的是什麽。並為現在的發展做出最好的規劃,然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向未來。
第七任導師朱昱指出“小學教師必備”的“四大”武器,壹是吃蘿蔔幹、坐冷板凳的心理準備;二是練好教育教學基本功,記錄課堂從恐懼到熱愛;第三,關註學生差異,精心設計讓學生體驗的學習活動,堅持每天寫教學日誌;四是看到學生“積聚生命之光”最好的壹面
第八位導師吳正憲告訴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讓孩子快樂——道出了教育的真諦,讓孩子快樂成長。
第九位導師華應龍老師分享《三大哲學經典分享》,分別講解華老師的《我是誰?我來自哪裏?我要去哪裏?”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分享了自己的《我是數學》、葉瀾的《讀華應龍》、《改錯》微信官方賬號,以及他的文章《下課了》、《如果改錯了,成長吧》、《像袁隆平屠呦呦壹樣》等,展現了讓世界擺脫難懂的數學的決心,鼓勵大家“在別人的故事中讀出自己的成長智慧。
第十任導師本·林友,僅憑這個姓氏就讓很多老師增長了見識。壹場題為《我的成長是可以復制的》的精彩演講完整地教了青年教師,講述了他在與教師的工作中“先結婚後戀愛”的傳奇故事,更是令人敬佩。
接下來,我們老板的導師陳愉出現了。坐在大廳前三排的學生真的很興奮。雖然是中午,但他們渴望吸收導師們給予的精神滋養。導師陳愉給我們做了題為“最好的教育是啟發學生”的演講,告訴我們班主任職業的重要性。如何做好班主任的工作,至少做到專業,才能贏得尊重。這樣的話真的點燃了在場老班的心。
最後壹位導師田冰冰的演講《從“關註每壹個人”到“培養每壹個人”》,從簡單的教育敘事故事到深刻的理論闡述,詳實而大氣,真正詮釋了“不謀全局者,不謀壹域”的教育道理。
導師們的演講在7月21日中午12: 30結束,但他們的尊重和教導依然回蕩在我的耳邊。在他們的指導下,我看到了快速成長之道:堅持寫教育敘事(隨筆);找到專家課視頻,反復打磨;不看重名聲,只看重成長...
這個暑假,我遇到了這樣壹群人。他們的成長故事為我樹立了榜樣。他們的教育理念給我指明了方向。他們壹生的信念激勵我不斷成長...
這是我過的最快樂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