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有名的還是茅臺。
以茅臺和中外名酒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又稱毛香酒,屬於大曲白酒。其醬香突出,優雅細致,醇厚,回味悠長,清澈透明,色澤淡黃。
主要是醬香,微焦(但不能突出),細膩,復雜,柔順,沒有突出的濃香,酯香柔和淡雅協調,先酯後醬,醬香長,杯中留香,空杯留香(茅臺酒有“隔日扣杯”之說),比香強,苦味適中,酒精度低。醬香型白酒的標準評價是:無色(或微黃)透明,無懸浮物和沈澱,醬香突出,淡雅細膩,空杯清香淡雅持久,入口柔和醇厚,回味悠長,風格尚可。
醬香型白酒的鑒別
如果是裝在無色透明的玻璃瓶裏,把瓶子拿在手裏,慢慢倒過來。如果瓶底有凹陷的物質或雲狀物,說明酒裏有很多雜質。如果白酒沒有失去光澤、混濁和懸浮物,說明白酒的質量較好。因為從顏色上看,除了醬香型白酒,壹般的白酒都應該是無色透明的。如果葡萄酒包裝在瓷瓶或彩色玻璃瓶中,輕輕搖晃後打開,同樣觀察其顏色和沈澱物。
將酒倒入無色透明的玻璃杯中,在自然光下觀察。白酒應清澈透明,無懸浮物和沈澱物;然後聞壹聞它的香氣,把鼻子貼近杯口,辨別香氣的高低和特點;最後品嘗味道,喝少量酒塗在舌頭上,分辨味道的粗細、柔和、醇、粗,以及酸、甜、甜、辣是否協調,回味是否普通。低度劣質白酒壹般是用劣質或發黴的糧食釀造,工藝粗糙。通常是冒充名牌白酒或者暢銷白酒,喝了嗆嗓子傷腦袋的酒肯定是劣質白酒。
酒的度數可以通過搖晃來判斷。搖瓶後,如出現小米粒、高粱粒般大的酒花,堆疊時間約為15秒,酒度約為53至55度;如果啤酒花是高粱粒大小,堆疊時間大概是7秒,酒精度大概是57度到60度。
取壹滴白酒放在手心,然後雙手交叉使兩手掌接觸,用力搓幾下。如果酒加熱後聞起來很香,就是優質酒;如果氣味是甜的,則是中檔酒;又苦又臭,是劣質酒。
往酒裏滴壹滴食用油。如果油擴散不規則,下沈速度明顯,就是劣質酒。
葡萄酒的風格是指葡萄酒的色、香、味、體給人感官上的綜合印象。不同的酒有不同的風格;同樣的酒,會有不同的風格。
顏色——白酒顏色的鑒別是用手對著燈光或白布舉起壹只玻璃杯,用肉眼觀察白酒的顏色、透明度、懸浮、沈澱等情況。白酒中的本色主要來源於釀造白酒的原料,釀造時應盡量保持原料的本色。自然色會給人壹種清新、純凈、樸素、自然的感覺,在語言描寫中稱為正色。因為葡萄酒在正常光線下觀察壹般是明亮的,顏色和光澤是同時被人類視覺感知的。好酒透明如水晶,優酒液相清晰。觀察和評價葡萄酒的顏色是葡萄酒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
香氣——白酒的香氣是靠人的嗅覺感受的。評價氣味時,將玻璃杯舉在鼻下約7-10CM,輕聞。人們在評價葡萄酒時,壹直非常註重葡萄酒的香氣,濃郁淡雅的香氣壹般是最好的。葡萄酒的香氣非常復雜。不同的酒有不同的香氣,同壹款酒的香氣也會發生變化。人們壹般用來評價葡萄酒香氣的程度和特征,說明不同葡萄酒的香氣有不同的術語。
口感——品嘗葡萄酒最重要的部分,飲用入口要慢而穩,讓酒先接觸舌尖,再接觸兩側,最後到達舌根,讓酒充滿舌頭,對口感做出綜合判斷,主要看“酸、甜、苦、辣、澀”五味是否協調平和。葡萄酒的口感是關系到葡萄酒質量的最重要的評價標準,酸味給人醇厚、爽口、幹凈的感覺。甜味給人舒適、濕潤、圓潤、純凈、豐滿、豐富的感覺;有些酒的苦味還不錯;適當的收斂性可以提高某些特定葡萄酒的品質。酒裏的辣味是不受歡迎的,給人以潘趣、刺鼻等不好的感覺。鹹味不是酒的正常味道,往往是生產中加工不當造成的。怪味,又稱異味,是葡萄酒中不應該出現的氣味。原因很復雜,壹般表現為油味、糠味、臭味等。酒精飲料中各種產品都含有不同比例的酒精,但各種酒精飲料都要求消除酒精的味道。只有酒精飲料中的各種風味相互配合,酒精飲料的口感協調,酒精飲料肥美綿軟,才能稱為好喝的酒。
酒體——葡萄酒酒體是品酒的壹個項目,是對葡萄酒的色、香、味的綜合評價,但不代表葡萄酒的風格。葡萄酒的色、香、味溶於水和酒精中,並與揮發性和固體物質結合,形成整個葡萄酒。精致醇厚、醇厚、淡雅、溫潤、細膩、單薄、貧乏等詞語經常被用來評價葡萄酒。
風格——葡萄酒的風格是對包括顏色、香氣、味道和酒體在內的整體質量的評價。同壹種酒的每個品種都有差異,每個酒的獨特風格要穩定。各種名貴的葡萄酒都以其上乘的品質和獨特的風格受到廣大飲酒者的喜愛。品酒風格用突出、顯著、明顯、不顯眼、壹般等詞語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