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720.77億元,在全國排名11,增長9.3%;全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55.17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03.62元,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82.95438+0元,增長10.3%。南京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和商品糧基地之壹,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棉花、蠶繭、大麻、茶葉、竹子、水果和藥材等。由於長江兩岸水網交織,湖泊密集,水域遼闊,水質肥沃,也是我國重要的淡水漁業基地之壹。
2015年農林牧漁業當期總產值為415.27億元。糧食總產量1140600噸,石油總產量108300噸。肉類總產量112500噸,雞蛋產量72000噸,牛奶產量79700噸。水產品總產量22.89萬噸。新增高標準農田面積654.38+0.2萬畝,經濟水果3.4萬畝,設施水產養殖2萬畝。“菜籃子”蔬菜基地面積654.38+0.7萬畝,設施農業種植面積73.2萬畝,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面積298萬畝。南京是中國現代工業的搖籃。1865金陵制造局的誕生,標誌著南京近代工業的開始。英國和記黃埔、津浦鐵路南段機器廠(南京浦鎮車輛廠的前身)、李詠化學工業公司亞洲廠(南京化學工業公司的前身)、中國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壹批知名企業的建立,形成了南京近代工業的雛形。1949之後,南京新發展了石油化工、汽車制造、鋼鐵冶金、機械設備等支柱產業。在計劃經濟時代,這裏是壹座工業總產值位居中國前十的綜合性工業城市,先後誕生了中國第壹座磷肥廠、第壹根國產電子管、第壹臺國家廣播電臺、第壹座無線數字衛星通信站、第壹部雷達、第壹臺自動洗衣機。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現代服務業中心和先進制造業基地。是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實驗區。電子化工產能全國第二,整車制造規模全國第三,南京制造業強市全國第壹。被國家九部委列為中國投資硬環境“四十佳”城市,中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第五名。南京本地知名企業有熊貓電子、揚子石化、金陵石化、躍進汽車、江南光電、蘇寧環球、雨潤、太平洋建設、蘇寧電器、五星電器、宏圖三胞等。傳統的四大支柱產業是電子、石化、汽車和鋼鐵。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30658億元。南京是國家發改委定位的“全國重要的區域性金融商業中心”,是長三角地區僅次於上海的商貿中心城市和區域性金融中心。金融業是南京的重要戰略和支柱產業,占江蘇省金融總量和金融資源的四分之壹,金融中心指數全國第六,總部經濟全國第七。2013年,南京金融業增加值846.20億元,居服務業首位,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0.56%。是全國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0%的五大城市之壹。在2015年度“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測評中,南京金融人才環境排名全國第四,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
南京是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國家軟件出口創新基地。是中國唯壹的國家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軟件產業是南京培育的最大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2013年,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2620億元,其中軟件業務收入2309億元,居北京、深圳、上海之後,全國第四,江蘇第壹,占全國的7.5%。
會展業是南京的重要產業,南京的會展經濟在全國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2014年舉辦大中型展覽和會議4950個,舉辦大型和特大型展覽71個。在國際會展協會(ICCA)發布的“世界2013城市會議產業發展排名”中,南京成為繼京滬之後中國舉辦國際會議最多的城市。2014年,商務部發布《中國會展業發展報告2014》,南京在國內城市會展業發展綜合指數排名全國第五。
文化產業也是南京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14年,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515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84%。主城區服務業占GDP比重平均達到82%,鼓樓、玄武、秦淮區服務業占比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