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的人,除了少數深受傷害不想再碰婚姻的,大部分人還是對未來的感情充滿期待。上壹次婚姻坐錯了車,婚姻中我吃了些苦,但也積累了壹些經驗和感悟。如果我再次踏上婚姻的列車,我壹定會非常謹慎,非常珍惜。畢竟,沒有人願意再犯同樣的錯誤。
雖然再婚的男女雙方都對上壹次失敗的婚姻有所警覺,也真心想經營下壹段婚姻或感情,但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很多再婚的夫妻,或者說沒有領證的夫妻,壹開始可以說是意氣相投,慶幸自己終於找到了對的人,但在相處了幾年或幾年後,最終還是分道揚鑣了。
沒有愛了嗎?不,我結婚的時候,我在尋找愛情。沒有愛,兩個人就不會在壹起。沒錢嗎?不會,兩個離婚的人都想混,都想給別人看,所以會拼命想在壹起生活,所以不會是因為缺錢。那麽,重組家庭破裂的最大原因是什麽?
其實很多再婚家庭,壹開始都很穩定,最後因為孩子的問題分手了。
父親賺的錢不能分給外人。離婚後,她帶著兩個孩子靠開蔬菜店謀生。她看好貧窮潦倒的劉舒,因為他善良而不屈不撓。
劉舒早年家裏很富有。後來他老婆生病了,花了很多錢。可以說,他為了給妻子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最後卻沒有保住妻子的命。家裏沒錢後,劉舒什麽都幹。他告訴馬毅,他現在心情還很好,如果有機會會東山再起。
馬毅也有壹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她欣賞劉舒不屈不撓的生活態度。他們說話的時候,有很多* * *語言,所以走到了壹起。
當他們第壹次壹起開始,劉舒的孩子沒有問題。他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壹個女兒,都結婚生子了。他的父親壹個人住,沒什麽錢,有人陪伴,有人照顧。他們其實很開心。
在壹起三年多後,馬毅和劉舒有機會外包壹個小工廠,這正是劉舒擅長的。劉舒回來和馬姨商量,想承包工廠,但是手裏沒錢,想讓馬姨幫忙籌。
經過幾天的考慮,馬姨不顧親戚們的強烈反對,幫劉舒籌到了錢。這在當時是壹個很大的風險,但馬毅選擇了信任劉舒。劉舒當時也很感激,握著馬姨的手,說以後成功後會加倍補償她。都說壹分錢壹分貨,這是真的。劉舒的家庭衰落後,沒有人真的願意借錢給他。如果馬毅不幫他,他也只能束手無策。
劉舒接管工廠後,馬姨也和他壹起工作。可以說她很擔心,也吃了很多苦。好在工廠的效益壹天比壹天好。壹年後,馬姨籌的錢全部還完,第二年開始出現盈余。
之後的幾年,工廠的效益壹直不錯。馬姨和劉舒在城裏買了大房子,劉舒從壹貧如洗的窮人變成了富人。但直到他們的經濟狀況改善後,他們的感情才開始破裂。
劉舒的孩子們開始和他們的父親頻繁聯系。今天孫子過生日,明天孫子過生日。他們盡力爭取他們的父親。孫子們壹個接壹個地叫著“爺爺,爺爺”,逗得劉舒笑了。他的孩子們向他要錢,他們想要多少就給他多少。
當劉舒沒錢時,孩子們都躲得遠遠的。現在他有錢了,孩子們都圍了上來,好像極其孝順。其實他們都長著尖牙,都想把父親的錢都吸到口袋裏去。
劉舒把錢毫無節制地給了他的孩子,但他對馬姨的孩子就沒那麽大方了。馬毅因為他偏心,開始和他吵架。劉舒有時會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表示以後會註意。後來,劉舒拒絕了幾個孩子要錢的要求,他的孩子就給馬姨打電話鬧事。馬毅被劉舒的孩子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他們不知道是馬阿姨的幫助成就了他們的父親。
馬阿姨的孩子也對繼父的怪癖非常不滿,對母親滿腹牢騷。由於兩人在給孩子多少錢的問題上產生矛盾,劉舒最終聽從了孩子的鼓動,與馬毅離婚。
劉舒的女兒公然找馬毅談話,說是她爸爸開的廠,賺的錢也是他爸爸的,以後要給他們。
這段婚姻持續了十幾年。其實剛開始,沒錢的時候,兩個人壹起打工,關系很好。後來有錢了,兩人也就沒矛盾了。最大的矛盾是他們的孩子,尤其是劉舒的孩子,用親情綁架了他們的父親,劉舒也帶走了。他最終選擇了和孩子站在壹起,辜負了馬毅。
有了自己孩子的再婚夫妻會把孩子放在第壹位,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其中壹方嚴重傾斜,以子女為主,另壹方無關緊要,那麽這段婚姻就已經開始破裂了。
妳兒子結婚了應該去找他。《親愛的爸爸》的趙姐姐因為老公不養家,和老公離婚了。離婚後,她獨自撫養孩子。壹個女人,帶著壹個上中學的兒子,妹妹趙沒有穩定的工作,生活難以想象。
後來她認識了壹個做水暖工的夏師傅。夏師傅對工作精通,在這份工作中教會了她很多技巧,也幫她找到了比打工強幾倍的賺錢方法。
趙潔和夏師傅都是單身且頭腦簡單,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走到了壹起。趙大姐從壹開始就和趙師傅約定,要帶孩子,也就是他們壹起賺的錢需要養兒子。當時夏師傅答應的很好。
他們沒有領證,但是在壹起快十年了。趙姐做事雷厲風行,不輸男人。她也很聰明,總能說自己總能找到工作。他們的收入比當初高了很多,生活也輕松了很多。生活越來越好,但隨著孩子的成長,花費也在增加,夏師傅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他開始認為趙潔在他兒子身上花了太多的錢。
夏師傅離婚的時候把所有的財產都留給了前妻和孩子。他支付的生活費很少,而趙潔的子女費用越來越高,他的心理開始不平衡。他告訴趙潔,其他孩子上大學時可以兼職賺錢。為什麽她的孩子要壹直在家裏花錢?趙潔對他太習慣了。
趙潔不想聽。她說當初就說好了。我們可以在壹起,但我們必須照顧我的孩子。妳為什麽挑我的毛病?
孩子是嵌入母親體內的血肉。負責任的母親會盡最大努力把孩子撫養成人,不會為了維持壹個所謂的家庭而讓孩子成為家庭的犧牲品。
夏大師開始不願意照顧趙潔的兒子,但他仍然對趙潔很好。他總是給趙潔灌輸壹種觀念,他們把孩子養大了,以後應該由父親來照顧他們。比如孩子結婚買房,要他爸爸出錢。
趙潔的前夫離婚後,那是壹堆爛泥。他把發的工資都吃光了,壹點存款都沒有。在兒子的事情上,趙潔不能指望她的前夫。她聽到夏大師這樣說,心裏很難過。他知道她不能指前夫,但他還是想說這個。顯然,他只是不想照顧她的兒子。
趙潔兒子的房子已經買了。這些年來,她和夏師傅其實都是自己留著錢。除了家庭開銷和兒子開銷,其余的錢他們都單獨留著,自己留著。這已經達成* * *諒解了。於是趙大姐用自己的錢給兒子買了婚房。
時光飛逝,轉眼間,還有壹個月趙潔的兒子就要結婚了。夏大師告訴趙潔,讓她的兒子向他的父親要錢,或者向他的親戚要錢,是他們承擔壹些責任的時候了。趙姐為此和他大吵了壹架,明確告訴他,兒子會管到底。
吵完架,夏師傅收拾好行李,說要去外省打工,然後帶著東西就走了,之後就沒有電話了。趙姐壹個人完成了兒子的婚事。
忙完兒子的婚事後,趙潔開始思考這段感情。夏大師對她是有感情的,但這種感情的分量是有限的。他把趙潔視為自己人,但總是把她的兒子視為外人。他想讓趙潔離他越來越近,卻把兒子推得越來越遠,這讓趙潔無法接受。趙潔總是把她的孩子放在第壹位,這也讓他無法接受。這段多年的感情,最終因為她的孩子而不了了之。
我終於有了兩個孩子。淩姐和老謝也是再婚夫妻。淩潔有壹個女兒,老謝有壹個兒子。兩人再婚後,都把對方的孩子當成自己的。
淩姐說,她忘了第壹次沒去學校接老謝兒子的那壹幕。那天,她穿了壹件紅色的毛衣,包裝得很漂亮。老謝的兒子看到她,就朝她跑過去,對同學說,我媽來接我了。看我媽媽多漂亮!
淩潔說,當時眼裏就有淚水。老謝可能是壹個好父親,但這個孩子仍然渴望他的母親。他媽媽幾乎不聯系他,所以孩子和她很親近。她說她會不辜負孩子的親近,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在以後的歲月裏,她也是這樣做的。
再說苦,他對淩傑的女兒也沒說什麽,比親生的還親。他們再婚的時候都三十多歲了,但是他們選擇不要同壹個孩子,把對方的孩子當成自己的。
玲姐說,之前有人給她預言過,她以後會把兩個孩子都生下來,但她還是不相信。她說現在她相信了,她真的兩個孩子都有了,她很幸福。
淩姐和老謝再婚的時候,孩子七八歲了。現在,孩子們都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孩子們也很孝順他們。以前壹家四口拍照都很開心,現在多了兩張笑臉,全家福變成了壹家六口。
淩姐說,沒有誰家是那麽壹帆風順的,都會有摩擦,她家也不例外。但因為彼此心中都有對對方的思念,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矛盾就能圓滿解決。可見,在有孩子的再婚家庭中,相互包容和忍讓是家庭幸福的必備因素。
進入婚姻,我們希望自己的身體和情感有壹個溫暖的港灣。但是,當婚姻不再能為彼此遮風擋雨,成為制造風暴的場所時,與其在風雨中漂泊,不如走出來迎接新的世界。
離婚或喪偶的人重新選擇感情的時候,其實最大的心結是孩子,擔心孩子得不到重視和關愛。也就是說,大家其實都是把孩子放在第壹位的。家庭重組之初,大家相處融洽。這個時候,裏面其實有很多寶貝。
有孩子的家庭再婚很難,互不關心也沒事,偶爾有點小摩擦。但如果太看重自己,把孩子當寶,把另壹半當草,就算湊合,最終也會反目成仇。
還有壹些孩子,雖然已經結婚了,但是他們關註的重點不是再婚的父母是否幸福,而是父母的錢。他們為了給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不惜破壞再婚父母的家庭。
結婚不容易,有了孩子再婚更難。但如果夫妻雙方都能擺正心態,學習彼此的相處之道,多壹些包容和忍讓,遇到問題及時溝通,相信再婚之路會順利很多,也會幸福到最後。
@秋喜喜,像70後的春草,在生活中摸索,在文字中遊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