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是壹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2500年的深厚歷史。古城風貌保存完好,古街、古巷、古橋、歷史名人故居隨處可見。
紹興的老酒,樹聲故裏鹹亨酒店的茴香豆,魯迅的三潭印月,沈淵的宋詞,蘭亭的書法,長篇傳統戲劇,穿梭於小橋流水間的吳鵬小船,船夫頭上的黑氈帽,都讓紹興有了濃濃的書卷氣。
到紹興後,首先來到申遠。沈園是國家5A級景區,位於紹興市越城區春波巷,距離魯迅故裏不遠。從魯迅中路右轉,過壹個小橋,就到了沈園。
石拱門
神院大門外有壹座石牌坊,上書“神院”,由郭沫若題寫。
神院門口有壹塊破石頭,叫“破雲”石。它的名字取自陸遊《虞姬寺南沈氏有小園》詩中的壹句“壞墻醉塵,雲如夢”。
破碎的大理石
沈園,又名“沈園”,是南宋富商沈所建的私家園林。花園的名字不再優雅。剛建的時候很大,占地70畝。園中有亭、橋、流水、樹木,處處顯示著江南園林之美。它是紹興眾多古典園林中唯壹保存至今的宋式園林。
沈園因著名的宋詩《有頭的雞》和詩人陸遊與唐婉之間糾結的愛情故事而聞名。
但歷經滄桑,南宋以後公園逐漸荒廢。1949建國之初,只剩下老公園壹角。現在的申園園是1985年根據傳世的申園圖重建的,後於1987、1994、2001三次擴建,使全園占地57畝。並重修碑文“斷壁殘垣”,重新鐫刻“魯迅《釵頭鳳》”字樣,使這座古老的園林呈現出它的原貌。
壹進公園就看到壹塊太湖石,上面寫著“詩境”二字,取自陸遊的手跡。
荷花池
往前走幾步,有壹個小湖,原名蓮花池,但因形似葫蘆而被稱為葫蘆池,是宋代遺跡。
在葫蘆的最窄處,有壹座石橋,叫傷心橋。橋的名字取自陸遊的詩“春波綠在悲橋下,曾是閃亮的影子。”
宋敬亭
在傷心橋的壹端,有壹座位於斜山山頂的方形亭子,名為松井亭。亭子裏有壹口宋代的有眼古井。橋的另壹端是壹個茅草頂的小圓亭,叫如谷亭。
申園園分為古跡區、東園、南園三部分,其中主要古跡都在古跡區內。有梅文門、古河亭、六朝古井、冷翠亭、雙桂堂、萬勇樓、簪鳳碑等。
現在,園中有松、桃、李、柳、竹、水杉,綠蔭滿地。
梅文閾值
梅檻是水上茅草水榭。陸遊壹生愛梅花。陸遊寫了930首歌,詠梅寫了200多首歌。梅花是沈園中種植最多的植物。現在梅文窗臺上的回廊貼滿了許願卡。
冷翠亭
冷婷亭,臨水而建,是壹個長方形的水榭,位於山頂,夏天可以在這裏觀賞荷花。亭子裏有壹副對聯:
世事何其艱難,空馬如夢;幸福的生活很難維持,我會記得很久。
既有沈淵的滄桑,也有陸唐的悲夢。
朝景閣位於六角形單檐的金字塔形屋頂上,有壹個古老的天井。
入口內外懸掛著“古和軒”牌匾。玄奘有“亭池”遺址。考古發掘中,發現了明代的唐亭、假山、魚塘遺址。玄關下有壹幅對聯:“宮墻柳,柔情鳥群;劉曲蘭,妳以為細雨多少回送黃昏。
坐北朝南,是園中遊人最多的地方:馮紀念碑。
柴頭峰紀念碑墻
只見兩塊石碑,刻著“城南”幾個字,在掩映在綠樹叢中的八字墻上。壹本是陸遊寫的,壹本是唐萬和寫的。
赤手空拳,黃酒。春滿宮墻柳。東風邪,情薄。壹種悲傷的心情,壹封多年未見的電報。不不不。
春如舊,人空瘦。眼淚是紅色的,透明的。桃花落,閑池亭。盡管孟山存在,但金淑很難讓人信任。莫,莫,莫!
大家都很熟悉陸遊和妻子唐婉的悲情愛情故事。
陸遊在人生之初與表妹唐婉結婚,兩人相愛,卻被陸牧拒絕。陸遊被迫與唐婉分開,後來陸遊嫁給了王,唐婉改嫁。10年後,南宋紹興二十壹年(1151年)春,陸遊獨自壹人遊覽沈氏花園,見到了前妻唐婉及其丈夫。唐宛安排了酒食,向陸遊說起了自己的安慰。唐婉夫婦走後,陸遊覺得對不起別人,覺得過去夫妻的美好生活中有感人的事,於是取了“醉頌”二字,在園墻上寫了壹封信。全詩描寫了與唐婉的相遇,表達了對前妻深深的眷戀,對愛情的向往,以及苦澀難言的悲傷。
後來唐婉看到這首《釵頭鳳》的時候,被深深打動了。唐婉也是我們國家經常提到的才女,所以也答了《釵頭鳳》這首歌。
“世態薄,人情惡。雨使花在黃昏時容易掉落。風是幹的,但眼淚還在。要擔心思想,只能拐彎抹角。難,難,難!
人不壹樣,這不是昨天。壹個生病的靈魂往往像壹千棵松樹。聲音冰冷,夜色朦朧。不敢提問,咽下眼淚假裝開心。藏起來,藏起來,藏起來!"
唐婉對陸遊的忠誠,從歌詞就能看出來。即使滿心惆悵,也要瞞著別人,強顏歡笑。
這兩個字符合他們各自的性格、經歷和身份。當壹起閱讀時,它們是完美的搭配。
755-79000首詩
後來,唐婉因悲傷過度而死,陸遊為此深感悲痛。此後,陸遊多次回到沈園,每次都寫詩,緬懷沈園,緬懷唐婉,抒發情懷。
看完《釵頭鳳》紀念碑,我來到了陸遊紀念館。紀念館位於沈園遺址南側。由武館、安風堂、碑廊、雕塑組成。
陸遊:北宋宣和七年至南宋嘉定二年(1125-1210),南宋詩人、詞人。武官翁芳,嶽州銀山人。紹興三十二年,中進士,官至包。中年人曾在川陜地區參加過九年的軍事生活。尤茂、楊萬裏、範成大等詩被稱為南宋四大家。陸遊壹生著述甚豐,文筆蒼勁。他的詩歌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了南宋的社會現實。他的詩歌是時代的鏡子,享有“壹代詩史”的美譽,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安風堂主要展示陸遊的生平事跡。堂名取自陸遊《釵頭鳳》中“安豐年對不起妳的年紀”這句話。
陸遊雕像
武館以陸遊命名。大廳和左右檐廊主要陳列陸遊的手跡、碑刻和拓片,集中體現了陸遊作為文學家的愛國情懷和輝煌成就。展覽分為三個部分。第壹部分:愛國主義;第二部分:熱愛我的家鄉;第三部分:愛的挽歌。
有壹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