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白銀境外旅遊景點推出白銀出境數量限制

白銀境外旅遊景點推出白銀出境數量限制

白銀區景點

白銀區的景點有大坪豐源花海旅遊風景區、白銀黃河濕地公園、白銀國家礦難精神紀念館、白銀露天礦場、白銀人民廣場等。

1、大坪豐源花海旅遊景區:位於白銀市白銀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核心區。

2.白銀黃河濕地公園:位於白銀區水川鎮,臨近黃河,蘆葦茂密,山川壯麗,擁有幹旱半幹旱地區罕見的黃河濕地。

3.白銀國家礦山精神紀念館:館內收藏和展出97件歷史實物(主要是白銀大爆炸前後的生產生活用品),展示探索、領導關懷、艱苦奮鬥、二次創業、勞動模範等。

4.白銀露天礦廠址:位於白銀市白銀區,礦區總面積約965,438+034,000平方米。被稱為“白銀第壹爆”的露天礦壹號坑大爆破,從1956年2月開始,歷時10個月,掘進巷道1.18萬米。

5.白銀人民廣場:位於西區劉競路東側,市委市政府統壹辦公樓南側,占地面積約654.38+0.2萬平方米。整個廣場布局對稱,縱橫軸線明顯。集現代園林藝術、建築小品、圖騰柱雕刻、墻面浮雕、現代大型音樂噴泉、藝術燈光景觀、觀賞展覽、休閑於壹體。

白銀有哪些旅遊景點?

排名前十的景點有:景泰黃河石林、黃河石林滑雪場、永泰古城、法身寺景區、紅軍長征勝利園、烏蘭山、壽鹿山森林公園、白銀水川黃河濕地公園、金魚公園、靖遠縣博物館等。

甘肅白銀十大景點上路旅行行程:甘肅白銀-金魚公園-靖遠縣博物館-烏蘭山-法森寺景區-紅軍長征勝利園-白銀水川黃河濕地公園-黃河石林滑雪場-景泰黃河石林-永泰古城-首魯山森林公園-甘肅白銀。

白銀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黃河流經的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靖遠縣,距甘肅省省會蘭州市130公裏。2004年6月,它被國土資源部批準為國家地質公園,2007年10月,它被國家旅遊局評為4A級旅遊景區。《大敦煌》、《神話》、《天下糧倉》、《神奇傳說》等電影電視劇都在這裏拍攝,使黃河石林名揚天下。景區形成於距今265,438+萬年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於地殼運動、風化和雨水侵蝕等地質作用,形成了形態各異、以黃色砂礫巖為主的石林地貌。

雪山寺:位於靖遠縣永新鄉,距白銀市140公裏,距平川50公裏,距靖遠縣城80公裏。在海拔3017米的哈思山主峰大懷山東側,壹只展翅翺翔的鳳凰屹立於中央,四周環水,是古代著名的佛教聖地。由於山頂積雪很深,常年不用,遠遠望去銀光閃閃,十分壯觀。它有“雪嶺堆銀”的美譽,是荊古八景之壹。

哈斯山森林風景旅遊區:位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北部,距白銀市140公裏,距平川50公裏,距靖遠縣80公裏。是集自然保護區和文物旅遊為壹體的森林公園。主峰淮山海拔3017米,為靖遠縣第壹峰。有植物29科60屬92種,藥用植物40余種,如柴胡、致遠等。動物有7目20科24種,其中林麝、猞猁、巖羊、錦雞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景區內有哈寺、太和山、雪山寺三個自然保護區。有松柏,飛泉,瀑布,珍禽異獸出沒。是中國西北地區典型的沙漠綠州地貌。戴帽胡愛山東側是雪山,山頂終年積雪,素有“雪嶺銀堆”之稱。人文景觀包括雪山神廟、明長城和烽火臺遺址、漢唐墓等。

白銀有哪些旅遊景點?

1,黃河石林

景泰黃河石林位於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毗鄰中泉鄉龍灣村。四面環山,環境幽靜,空氣清新,風景優美。景泰黃河石林景區是集東西南北自然風光於壹體的高品位自然旅遊資源。全國罕見,北方獨壹無二。因為它獨特的形狀。規模之大,景點組合之優,堪稱“中國自然奇觀”。景泰黃河石林位於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毗鄰中泉鄉龍灣村。四面環山,環境幽靜,空氣清新,風景優美。古石林群最具特色,規模最大,面積約10公裏以下。石林由桔黃色礫石組成,高度80-100米,最高點200多米。

2.壽廬山國家森林公園

壽山國家森林公園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甘肅、蒙古、寧夏三國交界處,總面積574公頃。公園位於騰格裏沙漠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四周沙漠環繞,享有“沙漠綠島”的美譽。隨著西部大開發,這座翠綠的寶島閃耀著誘人的光彩。從景泰縣往西35公裏處就是公園的大門。這是壹座有三門四柱的仿古功能牌坊。古老雄偉的牌樓上鐫刻著原中國道教協會名譽會長趙樸初先生親筆題寫的“壽鹿山”。公園優美的自然風景區內,山巒高聳,蜿蜒生動,碧波蕩漾。公園內有青海雲杉、祁連圓柏天然林和油松、落葉松、青楊。

3、霍森吉

法身寺,法身寺中的壹個石窟,位於縣城以東十公裏的紅山岔。紅石山環繞,有泉水從懸崖上噴湧而出。它被稱為“法門”和“清泉”,因此得名法身寺,是甘肅著名的佛教寺廟之壹。沿山挖掘的法身石窟建於北魏,盛於唐宋。現存洞穴36處,保存了唐代以來的雕塑、佛像、壁畫等珍貴文物,具有重要的藝術欣賞和歷史研究價值。唐初的將軍尉遲敬德監督了霍森吉的建設。宋崇寧五年(1106),Xi安的法身寺和凈雲寺被批為上下兩院寺廟,允許徽州的法身寺容納500名僧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