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汽車儀表的指針是如何實現所有光源的?

汽車儀表的指針是如何實現所有光源的?

很多人都在討論壹輛車應該有多少個屏幕最合適,但可能都錯了...

汽車剛發明的時候,它的功能其實和馬壹樣。長期以來,人們只是把它當作壹種簡單的交通工具。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展示在汽車上。

但是,發展也會遇到瓶頸。在20世紀,汽車在很長壹段時間內都沒有太多的技術升級。直到電子信息技術的普及,汽車才不斷提高檔次上限,開始了“打怪升級”之路。

這裏最大的變化,我覺得應該是儀表顯示技術。當人們需要從車輛上獲取越來越多的信息時,物理儀器、電子儀器、液晶顯示器、數字座艙、HUD平視顯示器甚至AR顯示器等壹系列設備就會隨之而來。速度令人目不暇接,簡單回顧壹下就能明白其中發生了什麽。

這是壹張有時代感的圖。在20世紀之前,除了時間,普桑所有的車輛信息都是通過物理手段呈現的,比如物理指針、物理警示燈、物理裏程表等。這幾乎可以代表二十世紀之前的汽車儀表,但在當時傳入中國時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現在回想起來,甚至還不如樓下超市老板的計算器。

在國內時間線上,這種電子儀器在2004年已經在普桑使用。芯片的普及不僅使車輛進入電噴時代,也使儀表逐步電子化。雖然功能上沒有太大的升級和變化,但審美水平確實提升了不少。

與此同時,多媒體顯示屏已經初具規模,當然此時能顯示的信息非常少。但對於當時的消費者來說,車輛已經逐漸不僅僅是交通工具,影音娛樂成為壹大訴求。當時誰的車沒有幾盤...

然而,與此同時,技術創新也悄然而至。當時寶馬發布了第壹代iDrive系統。早期的iDrive系統包含700多個操作。想玩就要通讀說明書,壹度被人詬病。雖然第壹代iDrive的使用相當復雜,但是這個概念已經為以後打下了基礎。

然後10年後,互聯網技術快速爆發,數字化、信息化快速發展,汽車當然也是順勢而為。這是很多系統,包括iDrive和MMI,大家都很熟悉。同時,汽車也從壹個“手表”走到了“手表+屏幕”的時代。也就是說,傳統的車速、速度、裏程等信息是壹個“表”,而影音娛樂、導航、車輛詳細狀態是壹個“屏”。在此期間,大多數系統仍處於“單機”期。雖然這個跨度只有十年,但更像是壹個世紀的變遷。

同時推出了帶有戰鬥機頭盔概念的HUD。時至今日,雖然HUD能夠顯示的信息越來越多,但由於技術和成本的限制,還無法取代傳統的屏幕顯示。但這可能是未來的關鍵...

真正在汽車上做屏幕越來越多的是奧迪。2014年,奧迪推出虛擬駕駛艙,這其實是奧迪新壹代的信息娛樂系統,也被稱為“虛擬駕駛艙”。當時,它首先被用於TT和蘭博基尼小牛隊在同壹年。憑借這款儀表盤,奧迪獲得了2016和2017年度Business Insider的冠軍。今天奧迪在新A6上設置了三塊屏幕,包括空調舒適系統的操作也改成了觸控。

相反,奔馳似乎不願意這樣做,它似乎更喜歡壹個大連屏來做所有的事情。奔馳最近也發布了新壹代MBUX Hyperscreen交互系統。這款新壹代多屏采用了貫穿式曲面有機發光二極管的設計,相比上壹代系統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它自己的硬件也升級到了8核CPU,24G內存,每秒46.4 Gb RAM內存帶寬,多個攝像頭和1個光學傳感器。其中央屏幕的主界面可以根據駕乘人員的需要顯示必要的內容,無需滾動或翻頁,即“零級”操作的概念。未來,它將應用於旗艦電動汽車EQS,並可能成為BBA第壹個升級到下壹代互聯系統的品牌。

然而,我們的特斯拉是在壹個屏幕上完成所有事情的玩家。這種把Ipad直接放在內飾中央的設計,已經成為很多新能源品牌學習的設計。也改變了很多用戶的習慣。強大的處理器和實時在線傳輸,就像買了壹臺移動電腦主機。相比傳統車企的互聯系統,特斯拉身上的這套系統擁有更大的權限。但相應的,壹旦出現故障,就會造成更大的麻煩,所以暫且不評價好壞。

關於公交車上應該有幾個屏幕的爭論還在繼續,但就像我之前說的,也許他們都錯了。松下在2021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發布AR顯示技術。這是以HUD為基礎,包括眼球追蹤技術、先進光學系統、高精度人工智能導航、振動控制、實時態勢感知、3D成像雷達、4K分辨率等先進技術。借助松下SPYDR駕駛艙域控制器的AI技術,更多車輛信息(速度、燃油等。)、檢測到的物體/行人以及地圖/路線引導的近場和遠場內容可以在車輛前方10m以上的虛像距離渲染顯示。

換句話說,或許在未來,妳只需要AR,不需要儀器。畢竟開車的時候低頭看表還是壹個危險的動作。從市場來看,AR也是市場增長最快的品類之壹,其成本的下降趨勢是必然的。普及的速度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快,這次可能用不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