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不是指壹個能拿滿分的人,也不是壹個整天只是低著頭學習的書呆子,而是壹個真正堅持自己夢想的人。總的來說,第壹是努力學習,第二是熱愛學習。
清華學霸、北大學霸在年輕有為的學生中很常見,但我爺爺學霸很少見。他就是四川省樂山市85歲的王大康。
王大康1996本科就讀,2006年音樂專業,過著詩和遠方的生活。如今,85歲的他依然堅持學英語、練書法、彈鋼琴、照顧花草、積極鍛煉身體,被稱為學霸爺爺。在央視《中國地名大會》現場,他用三指俯臥撐做到了他所說的,連主持人陸健都嘆了口氣,稱贊這位鐵桿爺爺!“不要說桑榆晚了,因為天上還掛滿了雲”是他的真實寫照。
王大康晚年之所以如此硬朗堅強,在於他的毅力、恒心和決心。
85歲學霸爺爺的人生經歷
王大康爺爺是樂山有名的旅行家和極客。他曾經創造了兩個中國第壹,分別是成為騎自行車環遊全國第壹人和成為中國年齡最大的大學生第壹人。
王大康出生於樂山市子木鎮,1935。他以前在部隊當過兵,後來回家當了農民。為了實現自己年輕時的夢想,1981年2月5日,他騎著壹輛嶄新的“永久牌”武夷加重自行車,帶著簡易的帳篷、鍋、竈、被子、衣服和食物,告別妻兒,踏上了環城自行車之路,奔向祖國美麗的河山。
王大爺覺得人生苦短,多增長點見識總是好的。他爭分奪秒爭取壹些時間學習,他堅持學習的態度在之前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體現。1996年8月,王大康帶著行李進入四川師範大學成人教育中文系學習新聞專業,並於2000年進入研究生院,成為國內年齡最大的研究生。2008年夏天,73歲的他再次選擇樂山師範學院音樂學院深造,學習了四年。2016由於寫作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出版了《王大康騎馬遊記》壹書。
正是因為這些學習,他豐富了晚年的生活,從學習中獲得了很多精神支柱,讓人刮目相看。因為熱愛學習,幾十年來壹直奉行“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生信念。作為“學霸爺爺”,我真的不負盛名,活出了真實的自己。
每天早上四點半,王大爺起床,先洗個冷水澡,然後在客廳做活動,做30個俯臥撐,學廣播體操動作,然後按照太極做自己的筆畫,然後開始學英語,看《古文》之類的。
寫日記、看報、做總結也是他的日常工作。日記時長時短,記著前壹天,五年多他寫了21本書。
吃完早飯,打掃完屋子,10開始學英語,看報刊,壹直持續到下午1。《新概念英語》是他的英語課本。
晚上1,王大康會騎車出門壹個小時,“騎行約14公裏。”回家吃午飯後,王大康會在下午4點進入另壹個房間,開始寫書法。經過壹個小時的書法練習,音樂時間開始了。“鋼琴和手風琴隔壹天來壹次,我孫女周五就過來了,我還得教她。”這兩件樂器是王大康在樂山師範學院學的。
從晚上7點開始,王大康看電視,吃晚飯,然後9點50左右休息到第二天早上4點半。"
王大康嚴格遵守以上時間表,不可動搖。為了調節枯燥的生活,增加生活情趣,客廳成了他的音樂工作室,因為鋼琴就在那裏。手風琴移動方便,他就在院子裏拉,能熟練地演奏《達阪城的姑娘》《愛的奉獻》等歌曲。
練字也是他的愛好,也是陶藝的感悟。他的工作室在另壹個房間裏,房間裏的桌子上堆放著他最近參觀過的《唐嫣鎮慶樹垛塔碑》等書籍。
很多和他差不多甚至更小的朋友都勸他:“妳也不小了,別折騰了,壹起喝茶聊天,享受退休生活吧。”
王大康說:“我八十多歲了。不學就落後了。”他臉上有焦慮的表情。“這麽好的傳統文化,如果不了解就走了,太可惜了。”
人生很長,妳知道它很長。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不會落伍,才不會跟不上時代。王大康壹直保持著強烈的求知欲,對新事物、新領域充滿好奇,擁有壹顆童心,在追求知識的道路上不斷前行。這種好學的精神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向王大康爺爺學習,調整心態,不斷學習,不斷拼搏,集中精力。不管妳的夢想有多遠大,它都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