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我市實施電梯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我市實施電梯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壹、我市實施電梯安全管理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采取綜合措施加強電梯安全監管

(1)嚴格監管電梯生產質量安全。督促電梯制造企業樹立“質量是生命,生命只有壹次”的理念,嚴格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企業“質量第壹制度”,第壹責任人切實履行質量安全第壹責任。建立健全電梯產品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範標準進行生產建設,把提高產品質量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因設計、制造等原因造成電梯存在危及安全的標識缺陷的,應當督促電梯制造企業立即停止生產,依法召回,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組織第三方機構對電梯及主要零部件質量進行監督抽查,促進生產安裝質量提升。

(2)加強電梯使用和維護保養質量安全管理。落實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履行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加強居民裝修期間電梯的管理和保護,減少裝修過程中對電梯的損壞。加強對電梯維保單位的監管,督促其嚴格按照安全技術規範進行維護保養,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增加對學校、幼兒園、醫院、車站、客運碼頭、商場、體育場館、展覽館、公園等公眾聚集場所電梯的維護保養頻次和項目。積極推進電梯制造企業直接進行電梯維保,逐步建立以電梯制造企業為主體的電梯維保體系。住房和質監(市場監管)部門要建立物業公司和電梯維保單位聯合檢查機制,將電梯使用安全管理和電梯維保質量作為對物業公司和電梯維保單位的重要考核內容。

(3)做好電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強電梯安全日常監管,組織開展電梯安全隱患日常排查治理,重點加強公眾聚集場所和故障多發電梯的隱患排查。電梯未明確使用單位的,不得投入使用。質監(市場監管)部門要建立健全安全監督檢驗執法“三位壹體”工作機制,依法查封存在嚴重隱患的電梯,促進電梯安全隱患處置及時“閉環”。各地要組織相關部門加強聯合監管,形成監管合力,及時發現和查處影響電梯安全的違法行為。

(四)加大住宅電梯的維護和改造力度。對使用壽命超過15年,或者運行故障率明顯較高,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的住宅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當委托電梯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安全風險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大修、改造或者更新。研究制定電梯維修申請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相關辦法,簡化審批程序,加快辦理速度。對未交存房屋專項維修資金的老舊小區,所需費用由電梯所有人(業主)自籌或當地政府出臺相應補貼政策。

(5)推進電梯應急救援平臺和物聯網建設。深化“96333”等電梯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建設,加快完善以電梯使用管理單位為主體、電梯維保單位為主力軍、社會救援力量為補充的電梯應急救援體系。各地要加快建立電梯應急救援平臺,2016年實現全市全覆蓋。建設物聯網電梯信息系統,充分發揮物聯網信息技術在電梯動態監控、自動報警、快速處置和信用監管中的作用。積極開展電梯運行大數據收集、分析和應用,定期發布電梯維保單位不良記錄、故障頻發電梯、電梯救援等信息。

(六)做好電梯設置管理工作。加強對電梯安全相關土建工程的監督管理,確保電梯機房、井道、底坑的設計和施工符合相關技術標準和規範。完善電梯采購招標,提高電梯配置水平,確保電梯配置數量和參數性能與建築結構和使用要求相適應,符合國家和省有關標準。逐步提高精裝修房的比例。

(七)實施電梯分類監管。全面實施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分類監管。根據其安全管理狀況和電梯風險特征的綜合評價結果,對排名靠後的電梯使用管理單位進行重點監管,加強工作指導和安全隱患監管。進壹步推進電梯維保單位分類監管,深化全市電梯維保單位星級評定,建立全市電梯維保單位“黑名單”制度,對主體責任不落實、違法違規頻發、隱患整改不及時的電梯維保單位,加大檢查頻次和查處力度。

(八)構建電梯安全社會化監管格局。充分發揮電梯行業商會的作用,進壹步加強行業自律和服務誠信體系建設,定期發布電梯維保指導價格,倡導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引導電梯行業健康發展。暢通社會監督渠道,認真研究並及時采納群眾對電梯安全工作的合理意見和建議,鼓勵公眾和新聞媒體積極參與電梯安全監督。鼓勵推行電梯安全責任保險,充分發揮責任保險機制的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和事後賠償等功能。

(九)建立健全電梯質量安全追溯和責任追究機制。針對電梯選型配置、土建工程設計施工、采購招標、電梯生產、運行、安裝、檢驗、維修和使用管理,構建電梯質量安全全監管鏈。建立電梯質量安全追溯機制,完善各環節質量記錄,做到“壹梯壹檔”。完善電梯安全責任追究機制,對電梯事故或重大電梯突發事件要認真查明原因,依法嚴肅追究相關單位的法律責任。

(十)加強電梯安全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宣傳渠道,采取現場咨詢、安全課堂、應急救援演練等方式,深入企業、學校、社區和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廣泛開展電梯相關法律法規和安全使用知識的宣傳教育,切實提高全社會電梯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二、實施電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為了防止電梯因使用不當而損壞或造成人員傷亡,必須加強電梯使用的安全管理。

電梯使用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教育、電梯操作人員安全管理、電梯乘客安全管理和電梯救援安全管理。

1,實施安全教育

電梯管理員負責對電梯機房值班人員、電梯管理人員和電梯乘客實施安全教育,使其樹立安全第壹的思想,熟悉電梯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規則。

2.電梯操作人員操作的安全管理

為了保證電梯的安全運行,電梯司機都是持證上崗的。並為電梯人員制定了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

1)保證電梯正常運行,提高服務質量,防止事故發生;

2)要求駕駛員堅持正常出勤,不得擅自離崗;

3)電梯不帶病運行或超載運行;

4)不要抽煙、聊天等。在操作期間;

5)執行司機的操作程序:

a、每次打開廳門進車都要試運行,正常時才能載人;

b、電梯運行中發生故障時,立即按下停止按鈕並報警。並及時要求維修;

c、停電時,電梯未調平禁止乘客打開轎廂門,及時聯系外援;

d .禁止運輸超大、超重物品;

3.加強人員上下樓梯的安全管理。

制作電梯乘客安全使用電梯的警示標誌,並懸掛在乘客經過的顯眼位置。告訴電梯乘客安全使用電梯的常識。走樓梯的說明應該簡明扼要。警告標誌應該很明顯。

乘梯須知的內容是:用手按按鈕,不準磕碰,不準吸煙,不準靠在車門上。跑步時,禁止進入梯子,保持梯子清潔,不要隨地吐痰或亂扔。如有危險,請按警鈴,超載鈴響,進入後退出。小孩拿梯子,大人扛,樓裏著火了。不要拿梯子。

4、電梯被困救援操作規範

(1)電梯被困時,電梯管理員和操作人員必須在2分鐘內到達現場;

(2)盡快與被困人員取得聯系,壹定要讓他保持冷靜,不要慌張,仔細等待救援人員的救援,並委托被困人員不要將身體任何部位伸出車外;

(3)如果電梯轎廂門處於半開狀態,電梯管理員應盡量完全關閉轎廂門;

(4)根據指示燈、PC顯示器、樓層選擇器橫桿或開門判斷轎廂位置;

(5)轎廂停在距廳門0.5m左右時的救援:拉下電梯電源開關,用專用廳門鑰匙打開廳門,手動打開轎廂頂部的轎廂門,協助乘客離開轎廂,再次關閉廳門;

(6)將轎廂停在距廳門0.5m位置的救援方法:進入機房切斷電梯電源,壹人扶住螺絲,另壹人扶住釋放桿,輕輕撬開制動器,利用轎廂自動正向移動。(為了避免轎廂移動過快的危險,轎廂在運行時要壹步步移動,直到最接近廳門。確保剎車正確,並松開旋轉手輪。)

(7)遇有其他復雜情況,應請求電梯公司協助救援;

(8)被困人員救援工作完成後,電梯管理員應完整、規範地記錄情況。

(9)遇到其他復雜情況時,請向電梯公司求助。救援結束,電梯管理員填寫救援記錄並存檔。

三、我國對電梯安全使用壽命的規定

1.電梯使用單位是電梯使用安全的責任主體,對電梯的安全運行負責並履行職責。其中包括:設立電梯安全管理機構,配備足夠數量的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的專職電梯安全管理人員,確保電梯運行期間至少有壹名安全管理人員值班;在電梯轎廂或者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的顯著位置張貼和懸掛有效使用標誌、安全註意事項、安全警示標誌、96333二維碼信息標誌、應急救援和投訴電話號碼;保持電梯視頻監控設施和緊急報警裝置完好有效,能夠隨時有效聯系使用單位安全管理機構或者值班人員。

2.我國目前還沒有電梯使用壽命的強制性規定。主要在於管理人員的維護和保養。壹般電梯使用壽命在15-18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