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是什麽導致了地球上的地震和火山爆發?

是什麽導致了地球上的地震和火山爆發?

簡單來說,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各大板塊相互擠壓,火山爆發也是原因之壹。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是由於地下深處的巖石斷裂、錯動,使長期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擴散,使房屋搖晃,向地面移動。構造地震占地震總數的90%以上。其次是火山爆發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7%。此外,在壹些特殊情況下也會發生地震,如洞穴塌陷(塌陷地震)、大隕石撞擊地面(隕石撞擊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引起的震動;深井高壓註水和大型水庫蓄水增加了對地殼的壓力,有時會誘發地震。

地震波產生的地方稱為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稱為震中。從震中到震源的深度稱為震源深度。通常,震源深度小於70km的稱為淺源地震,深度為70-300km的稱為中原地震,深度大於300km的稱為深源地震。破壞性地震通常發生在淺源地震中。比如1976年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是12km。

地幔物質的熱對流。它是由地球中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能量驅動的。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外在表現。內部能量釋放主要采取以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塊運動、地質構造。地震就是其中之壹。

地球內存在震源,它釋放能量(地震波),引起壹定範圍內的振動。

其他地質災害或自然災害也能間接誘發地震。

地幔物質的熱對流。它是由地球中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能量驅動的。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外在表現。內部能量釋放主要采取以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塊運動、地質構造。地震就是其中之壹。

降水、風、洋流、河流等地表過程都是由地球的外部能量即太陽驅動的。火山爆發

火山噴發是巖漿和其他噴出物在短時間內從火山口釋放到地表。由於巖漿中含有大量的揮發物,加上上覆地層的圍壓,這些揮發物在巖漿中溶解時無法溢出。當巖漿上升接近地表時,壓力降低,揮發物急劇釋放,從而形成火山噴發。火山噴發是壹種奇特的地質現象,是地殼運動的壹種表現,也是地球內部熱能在地表最強烈的顯示。

由於受巖漿性質、地下巖漿房壓力、火山通道形狀、火山噴發環境(陸上或水下)等因素的影響,火山噴發的形式差異很大,壹般有以下幾種分類:

1,裂隙噴發

巖漿沿著地殼的壹條巨大裂縫溢出地表,這種現象被稱為裂隙噴發。這種噴發沒有強烈的爆炸現象,噴出物多為基本的熔融漿體,凝結後往往形成覆蓋面很廣的熔巖臺地。比如分布在中國西南川滇黔交界地區的二疊紀峨眉山玄武巖和河北張家口以北的第三紀漢諾壩玄武巖,都屬於裂隙噴發。現代裂隙噴發主要分布在海洋底部的大洋中脊。大陸上只有冰島能看到這種火山噴發,所以也叫冰島火山。

2.中央噴發

地下的巖漿通過管狀的火山通道從地表噴出,這被稱為中央噴發。這是現代火山活動的主要形式,可細分為三種類型:

(1)安靜型:火山爆發時,只有大量滾燙的熔巖從火山口悄悄溢出,沿著山坡緩緩流動,就像從電飯鍋裏煮出來的米湯。溢流主要是堿性熔融漿料,溫度高,粘度低,易流動。氣體少,不爆炸,夏威夷火山是其代表,也叫夏威夷型。人們可以盡情欣賞這種火山。

(2)爆炸型:火山爆發時產生劇烈的爆炸,同時噴出大量氣體和火山碎屑物質,噴出的熔融漿以中酸性熔融漿為主。1902 12 16 2月,西印度群島的佩雷火山爆發震驚了全世界。它噴出的巖漿很濃,同時噴出了大量的浮石和熾熱的火山灰。這場導致26000人死亡的火山爆發屬於這壹類,也被稱為裴蕾型。

(3)中間型:屬於平靜噴發和爆發噴發之間的過渡型,該類型以中基性熔巖噴發為主。如果發生爆炸,爆炸力並不大。可平穩噴發數月甚至數年,以間歇性噴發為特征。它的代表是意大利西海岸附近的利帕裏群島上的斯特龍博爾德火山。火山大約每2-3分鐘噴發壹次,夜間50公裏外仍可看到火山噴發的火焰,因此被譽為“地中海燈塔”。也被稱為斯特隆博利風格。有人認為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屬於這種類型。

3.滲透噴發

巖漿穿透地殼,大面積溢出地表,稱為穿透噴發。這是壹種古老的火山活動方式,現代已不復存在。有學者認為,太古宙地殼較薄,地下巖漿溫度較高,常造成貫穿性巖漿噴出。

火山爆發的三個階段

1,瓦斯爆炸

火山噴發孕育期,由於氣體溶解和震群作用,上覆巖石裂隙程度增加,壓力下降,而巖漿中氣體溶解量增加,巖漿體積逐漸膨脹,密度降低,內部壓力增加。當內壓大大超過外壓時,氣體在上覆巖石的裂隙密度區劇烈爆炸,使巖石破碎,打開了火山噴發的通道。首先是碎片被噴出,接著是巖漿的噴發。

2.噴發柱的形成

瓦斯爆炸後,瓦斯以巨大的噴射力將通道內的巖屑和深部巖漿噴向天空,形成高高的噴發柱。噴發柱可分為三個區域:

(1)空氣沖擊區:位於噴發柱的下部,相當於整個噴發柱高度的十分之壹。因為氣體以極大的速度和力度沖出火山口,雖然噴出的巖石等物質密度遠遠超過大氣密度,但也會被拋向天空。在火山隧道中上升時,空氣爆炸的速度逐漸加快。當它噴出地表射向天空時,由於大氣的壓力和噴射能量的消耗,它的速度逐漸降低。被空氣沖到空中的物質開始根據它們的重力在不同的高度下落。

(2)對流區:位於氣體沖擊區的上部,因噴發柱的氣體沖擊速度減慢,氣柱中的氣體向外擴散,大氣中的氣體不斷補充,形成噴發柱內外氣體的對流,故稱對流區。這個區域的致密物質開始下降。密度小於大氣密度的物質在大氣浮力的作用下繼續上升。對流區的氣柱高度比較大,約占噴發柱總高度的十分之七。

(3)擴散區:位於噴發柱頂部,噴發柱與高層大氣之間的壓力基本平衡。噴發柱不斷上升,柱內氣體和低密度物質沿水平方向擴散,故稱為擴散帶。帶入天空的火山灰會形成火山灰雲,可以在空中飄散很長時間,對地區氣候影響很大,甚至會造成災害。該區域的柱高約占柱總高度的十分之二。

3.噴發柱的坍塌

噴發柱在上升的過程中,攜帶不同顆粒大小和密度的碎屑,根據重力的大小,在不同的高度和階段坍塌。決定噴發柱坍塌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四個:

(1)彈坑半徑大,氣體沖量小,柱體坍塌快;

(2)如果噴發柱中巖屑含量高,粒徑大,密度大,柱會很快坍塌;

(3)如果噴發柱中有許多固體巖石反復返空,柱會很快坍塌;

(4)如果在噴發柱中加入地表水,可以增加柱的密度,柱會很快坍塌。反之,如果噴發柱在空中停留時間較長,就會慢慢坍塌。

火山爆發是不壹致的。就像夏威夷的基拉韋厄火山壹樣,熔巖事先已經悄悄流出。因為熔巖流得慢,只破壞財產,不會危及生命。但像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那樣的火山碎屑噴發或蒸汽爆炸(或猛烈的蒸汽爆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揮發性物質在火山噴發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既是火山噴發的產物,也是火山噴發的動力。在巖漿生成到火山噴發的整個過程中,揮發性物質的活動都發揮了作用。

英國科學家認為超級火山爆發可能毀滅人類。

英國科學家認為,人類可能會在壹次超強的火山爆發中毀滅。大不列顛大學的斯蒂芬·瑟夫(Stephen cerf)在接受電子雜誌記者采訪時表示,沒有辦法阻止這場災難。目前,科學家們忙於制定各種策略來抵禦“外部威脅”,比如如何防止小行星與地球相撞,卻很少考慮到主要的危險可能來自地球內部。

地球物理學家斷言,壹些火山的噴發強度是過去的幾百倍,地球在文明出現前不久經歷了如此大規模的災難。

美國地質學家早前在黃石國家公園發現淺層火山灰死層,認為其形成是62萬年前的超級火山爆發所致。因此,這裏仍然可以看到壹些漏鬥狀的火山口,它們都是破壞性火山爆發後形成的破火山口。

在給英國政府自然災害工作組的報告中,已經詳細描述了這次超級火山爆發的後果——大面積將被熔巖覆蓋,散落到大氣中的灰塵和灰燼將阻止大量陽光到達地球表面,這無疑將改變全球氣候。

根據紐約大學的邁克爾·拉姆·皮諾的研究,74000年前蘇門答臘火山的超強噴發導致全球變冷,摧毀了北半球3/4的植物。

火山的危害

最強大、最壯觀的火山爆發往往發生在俯沖帶。這裏的火山在沈寂了幾百年後可能會再次爆發,而且壹旦爆發,威力特別兇猛。這種火山爆發經常給人類帶來災難。

影響全球氣候

火山爆發時,大量的火山灰和氣體會對氣候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黑暗的日子、暴風雨甚至泥雨會困擾當地居民幾個月。火山灰和氣體被噴到高空,它們會隨風擴散到很遠的地方。這些火山物質會阻擋陽光,導致氣溫下降。此外,它們還會過濾掉壹些波長的光,使太陽和月亮看起來像是被壹層光環覆蓋著,或者有著奇怪的顏色,特別是在日出和日落時,可以形成壹種奇怪的自然景觀。

破壞環境

火山噴發噴出的大量火山灰與暴雨結合形成泥石流,可以摧毀道路和橋梁,淹沒附近的村莊和城市,使無數人無家可歸。土壤和巖石碎片形成的泥漿可以淹沒整個城市。

雖然巖石被火山灰雲覆蓋,但在火山剛剛爆發時,仍然可以看到噴向空中的巨大巖石。

復活生命

火山爆發對自然景觀有著深遠的影響。土地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因為它可以孕育各種植物來支持壹切。如果火山爆發能讓不到20厘米厚的火山灰覆蓋農田,那真是農民的福氣,因為這些火山灰富含營養,能讓土地更加肥沃。

1.熔巖解體後,雜草和苔類植物開始出現。

2.蕨類植物生長在繩狀熔巖流過的山坡上。

3.火山灰使周圍的土地肥沃,當地的葡萄每年都有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