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科:設置心內病房、心臟監護病房、心臟介入病房、心導管室、體外反搏室、電生理室、無創檢查室、心臟實驗室等科室,承擔日常醫療任務,主持國家九五等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培養包括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實習生、專科醫師在內的教學任務,定期舉辦心內急救班、國家級繼續教育班。設備齊全,擁有世界壹流的動態心電圖、運動心電圖、電生理檢測儀、同位素心血管檢測儀、先進的雙向X射線心導管設備和華南地區首臺非接觸式三維電生理標測系統。在介入心臟病學方面,開展了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成形術、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冠狀動脈旋磨術、風濕性心臟病瓣膜成形術、先天性心臟病PDA、房間隔缺損和VSD封堵術、腎動脈擴張術和支架植入術。在電生理方面,開展了心內電生理檢查、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房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在起搏器植入方面,VVI、VDD、AAI、DDD、DDDR研制出抗房顫起搏器,植入式除顫起搏器(ICD)和雙心室起搏器也相繼植入。冠心病增強型體外反搏技術已經開發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國際上得到廣泛應用。
針灸科是中山壹院獨立的臨床科室,成立於1978。設有診室4間,治療床位25張,擁有電針儀、電磁波譜治療儀、電子灸儀等壹批儀器。科室主要承擔門診和住院患者的診療服務,運用祖國中醫藥理論,突出傳統針灸特色,結合現代醫學理論和科技成果。主要采用針灸、艾灸、拔罐、梅花針、穴位註射、穴位埋線、刮痧、按摩等方法,在治療各種疼痛、各種功能性疾病、感覺和運動障礙等方面有獨特優勢。針灸療法具有療效顯著、適應癥廣、操作簡單、經濟安全等優點,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主要適應癥為:腦血管意外後遺癥、腦損傷後遺癥、小兒腦癱、脊髓損傷、面癱、感冒、哮喘、咳嗽、鼻炎、失眠、頭痛、頭暈、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骨關節炎、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癥、腹瀉、便秘、呃逆、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慢性附件炎、遺尿。
中醫是集中醫、中西醫結合、教學、科研於壹體的兩個學科建制科室。目前擁有醫技人員39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6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9人,講師(主治醫師)9人,住院醫師4人,護士9人,助教1人,技師1人。博士知識水平較高,其中博士3人,碩士11人。是廣東省綜合性西院大型中醫、中西醫結合診療研究中心之壹,擁有多名在省內乃至華南地區該領域有壹定影響力的中醫專家教授。中醫門診、骨病門診有心血管、肝膽、胃腸、呼吸、腎病、腫瘤康復、老年病、風濕、婦科、兒科、骨關節病等專科。普通門診和專科門診每天都有,還設置了大量的教授門診。骨科門診還提供手法復位、按摩、牽引、外敷等中醫服務。中醫門診、骨病門診中醫特色明顯,平均每天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患者1200人。
皮膚科是集臨床、教學、科研為壹體的綜合性醫療單位,是國內教學醫院規模大、設備全、技術力量強的皮膚性病學科之壹。我科人才梯隊建設合理,正教授2人,主任醫師2人,副教授2人,副主任醫師6人,主管護士5人,1主管技師,技師2人,護士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4人。科室工作人員為廣東省皮膚病學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皮膚病分會常務委員、中華皮膚病學會病理組委員、中西醫結合學會治療組委員、廣東省激光學會委員、廣東省過敏學會委員。2006年,我科引進了壹位在西方國家攻讀博士學位的皮膚科醫生回國擔任科室負責人,極大地加強了學科在醫學教學和科研方面的創新和跨越。專科10,包括普通皮膚科門診、性病門診、激光、真菌性皮膚病、色素性皮膚病(白癜風)、皮膚血管瘤、痤瘡、脫發(斑禿、男性脫發)、手部皮膚病、紅斑狼瘡、銀屑病。還有固定的教授門診和課內教授門診,每天有2-6名教授出診,性病門診也有固定的教授門診。門急診人次超過65438+萬,臨床診療準確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