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米歇爾(博客)
生日:7月25日。
血型:a型。
星座:獅子座
出生地:北京
主持人專欄:“無限音樂”
欄目所屬電臺:鳳凰衛視
最喜歡的人:小燕子。
擅長語言:英語、普通話、粵語和上海話。
曾是多家高級時尚雜誌的封面模特,米歇爾於1994加盟衛視音樂臺,深受亞洲觀眾喜愛。1996加入鳳凰衛視中文頻道,成為無限音樂的主持人,讓更多內地觀眾知道米歇爾這個名字。
米歇爾笑容甜美,青春可愛,活潑開朗,是觀眾眼中的歡樂天使。多才多藝的她不僅主持節目,還做模特。近年來,她全力向影視圈發展,參與了多部電影和電視劇的演出。
擁有豐富娛樂資訊的米歇爾,對《遇見鳳凰》、《港臺娛樂風》等作品都很熟悉。
曾出演電視劇《靠近妳,溫柔的我》《俏佳人狂奔》《女人背後的女人》。
電影:神農架,不尋常的愛情
魯迅
(1881—1936)
中國是現代偉大的作家和翻譯家,新文學運動的創始人。育才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出身於壹個破敗的封建家庭。
年輕人受到進化論的影響。1902赴日留學,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改變民族精神。1909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委員,在北京大學和女子師範大學任教。
1918年5月,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以“魯迅”的筆名首次發表,猛烈地揭露和批判了吃人制度,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前後,他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的最前沿,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
老舍(1899 ~ 1966),當代作家。原名舒慶春,字佘玉,筆名許晴、洪瀨、飛窩等。滿族,北京人。出生在壹個貧窮的家庭。
1918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歷任小學校長、中學教師。
192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中文講師,閱讀大量英文作品,從事小說創作。1926,加入文學研究會。
1930回國後,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擔任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南下漢口、重慶。
1938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當選為主任兼總務處長,主持協會日常工作。在創作上,他以抗日救國為主題,寫出了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
1946年應邀赴美講學1年。期滿後,他住在美國從事創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即被召回國,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
他參與政治、社會、文化和對外友好交流,重視對青年作家的培養和輔導。因優秀話劇《龍須溝》獲“人民藝術家”稱號。“文革”初期,他因受迫害而死。老舍壹生大約寫了800萬字。
葉聖陶簡介:
葉聖陶(1894.10.28—1988.2 . 16),原名葉。作家、編輯和教育家。早年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文學研究會的創始人之壹,曾主編《小說月報》,其作品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短篇小說《潘先生有難》。建國後,歷任出版、教育、文史部門領導。在很多讀者眼裏,葉聖陶只是壹個兒童文學作家和教育家。其實他的小說是優秀的,他在現代文學史上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回宇)
生平:葉聖陶原名石紹狗,江蘇蘇州人。父親在地主家做掌櫃,家裏窮。1907考入草橋中學,畢業後在壹所小學當老師。1914被學校開除,散文和小說發表在《星期六》等雜誌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務印書館附屬上工學校教語文,為商務印書館編寫小學語文教材。1917應聘到吳縣永誌縣第五高等小學任教。1918年第壹部白話小說《春宴瑣談》發表在《女性》雜誌第4卷第2、3期。1919參加北大學生組織的新潮社,在新潮發表小說和論文。1921年,鄭振鐸、茅盾等人組織文學研究會,在《小說月報》和《文學荀刊》上發表作品。1922年,第壹本短篇小說集《隔膜》出版。1923出版的《稻草人》是中國第壹部童話集。1928寫出了優秀的小說《倪煥之》。1923-1930,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做過編輯。1927年5月開始編輯小說月刊。1930調到明凱書店當編輯。抗日戰爭期間,他舉家遷往中國,在樂山任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後來,他去成都主持明凱書店的編輯工作。1946回上海。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出版總署署長、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中央文史研究所所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莫泊森
(1850~1893)
關於作者:
65438+9世紀下半葉優秀的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壹生寫了六部長篇小說和超過356篇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在短篇小說中最為突出,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對後世影響很大。
莫泊桑出生於壹個沒落的貴族家庭,母親沈迷於文學藝術,受老師兼詩人路易·布納的影響,開始從事各種體裁的寫作,後在福樓拜的親自指導下練習寫作,並參加了以左拉為首的自然主義作家群的活動。他寫了《自殺之球》
(1880)入選《梅塘晚報》短篇小說集,躍上法國文壇。其創作高峰是在20世紀80年代。
在10年間,他寫了六部小說:生活(1883)、好朋友(1885)、溫泉(1886)和皮埃爾與約翰(1887)。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國的黑暗內幕:內閣官員從金融巨頭的利益出發欺騙議會和人民,發動帝國主義戰爭掠奪非洲殖民地摩洛哥;抨擊了統治集團的腐朽、貪婪、欺騙和無恥。莫泊桑還寫了350多個短篇小說,揭露上層統治者及其毒害的社會風氣,同時對受侮辱和受損害的小人物表達深切的同情。
短篇小說的主題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第壹是諷刺虛榮和拜金主義,如《項鏈》和《我的叔叔於勒》;二是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贊美他們的正直、淳樸、慷慨,如回報;三是描寫普法戰爭,反映法國人民的愛國情懷,比如boule de suif。
莫泊桑短篇小說巧妙的布局結構。典型細節的選擇,抒情的敘事手法,流暢自然的寫作風格,都為後來的作家提供了範本。
季羨林(1911-)。山東臨清人。中國當代著名東方文化學者。1934清華大學畢業,1941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65438-0946年回國後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歷任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南亞研究所所長、副校長。1980-1994,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現為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副主任。2345年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多次當選中國敦煌圖凡學會、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等學術團體的會長、副會長。主要著作有《古印度語言隨筆》、《中印文化關系史隨筆》、《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等。目前負責國內多部大型叢書的編纂,並擔任《四庫全書目錄》、《東方文化整合》、《審視文學叢》等叢書的主編。
羅家倫(1897-1969),著名教育家、歷史學家,江西進賢人,祖籍浙江紹興。1914被上海復旦學院錄取,1917被北大文科錄取。1920後,先後留學美國、德國、英國、法國。1926年回國後,參加北伐。曾任國民革命軍總指揮部成員、國立清華大學首任校長、中央大學校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籌備會議代表、國民政府駐印度大使。主要作品有《建國50周年文學》、《革命文學》、《紀念國務百年誕辰系列》等。
弗朗西斯·培根(1561 ~ 1626)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和哲學家。他不僅在文學和哲學方面取得了許多成就,而且在自然科學領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培根是壹個經歷過很多磨難的貴族子弟。復雜多變的人生經歷豐富了他的閱歷,也隨之思想成熟,言談深刻,富有哲理。《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學著作之壹,最早出版於1620。培根計劃寫壹部名為《偉大的文藝復興》的巨著,該書分為六個部分,《新工具》是第二部,但沒有完成。從培根雜文中關於真理、死亡、人性的章節,我們可以看到壹個熱愛哲學的培根。從《論高官》《論王權》《論野心》等章節中,我們可以看到壹個熱衷於政治,深諳官場運作的培根。從《論愛情》、《論友情》、《論婚姻與獨身》等章節中,我們可以看到壹個充滿生活情趣的培根。從《論逆境》、《論運氣》、《論殘疾》等章節中,我們可以看到壹個自強不息的培根。從《論偽造和掩蓋》和《論言論》這兩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壹個詭計多端、老於世故的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