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布的規格、重量、密度、種類對應的信息是什麽?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牛仔布在中國經歷了多次大發展。目前,年產能預計超過6543.8+0.5億平方米,已成為世界牛仔布的重要生產國。壹大批先進的牛仔和牛仔服裝企業在質量和品種上基本達到國際標準,初步扭轉了國際市場上中國牛仔產品屬於“低檔產品”的觀念。我國牛仔產品的開發和生產雖然起步較晚,但起步水平較高,擁有氣流紡紗、自動絡筒、經紗染色、無梭織機(劍桿、片梭、噴氣)和重型預縮整理機等先進設備,為牛仔品種的發展和質量水平的提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長期以來,壹些性能優良、功能齊全的設備,如電子多臂、多色、卷繞不勻、品種變化快、無人操作等,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造成功能的浪費。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品種開發,提高質量和勞動生產率,這種狀況亟待解決。目前國內外最受歡迎的牛仔品種主要有環錠紡牛仔、經緯竹節牛仔、超靛藍染色牛仔、拼色牛仔、拼色牛仔、緯彈牛仔等。隨著環錠紡高速、大卷裝、細卷繞、不打結等新技術、新設備的開發和應用,解決了粗支紗紡紗長度短、生產效率低、結多的缺點。牛仔布用紗被氣流紗取代的局面正在迅速改變,環錠紗很有可能卷土重來。因為環錠紡牛仔布在某些性能上要優於氣流紡牛仔布,比如手感、懸垂性、撕破強力等。,而且也是因為受人們心理回歸自然、追求牛仔風格原創發展的影響,更重要的原因是環錠紡牛仔經過磨洗後,表面會呈現出朦朧的竹節風格,符合當今牛仔的個性化需求。此外,竹節紗牛仔布目前在市場上很受歡迎,環錠紡竹節可以紡出更短更密的竹節,這也促進了環錠紡牛仔布的發展勢頭。當竹節牛仔布采用不同紗號、不同竹節粗細(與基紗相比)、不同竹節長度和節距的竹節紗進行設計,單經向、單緯向和經緯向的竹節紗與相同號數或不同號數的普通紗進行適當搭配排列時,可以生產出各種竹節牛仔布,水洗後可以形成各種朦朧或清晰的條紋牛仔布,受到個性化消費需求群體的青睞。早期幾乎所有的竹節牛仔布都使用環錠紡竹節紗。因為可以紡成長度短、節距小、密度相對較高的竹節紗,所以容易在布面形成密集的點綴效果,主要在經向。隨著市場需求的發展,目前經緯雙向竹節牛仔布頗受歡迎,尤其是具有緯向彈性的雙向竹節牛仔布產品,在國內外市場都很受歡迎。但只要設計好某些品種的組織結構,經紗方向可以使用單壹品種的環錠紗,緯紗方向使用適當比例的竹節紗,也可以達到經緯雙向竹節牛仔的效果。緯彈牛仔采用氨綸彈力紗,使牛仔品種發展到壹個新的領域,可以使牛仔服裝既貼身又舒適,加上竹節或不同顏色,牛仔產品可以適應時尚、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因此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目前彈力牛仔布多為緯彈,彈性伸長率壹般在20% ~ 40%。彈性伸長取決於織物的組織設計。織機上的經緯織緊度越小,彈性越大。另壹方面,在經紗編織緊度固定的情況下,緯紗彈力紗緊度越大,彈性越小,緯紗緊度會達到壹定程度,甚至失去彈性。另外,彈力牛仔布成品面料目前突出的問題是緯向縮率過大,壹般在10%以上,個別情況下甚至高達20%。布幅的不穩定給服裝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第壹種解決方法是在設計產品時不要使彈性拉伸過大,壹般取20% ~ 30%,即保持壹定的經緯緊度,預縮時適當增加張力,使布幅大幅收縮,以獲得成品布緯向較低的殘余收縮率;另壹種解決方法是對預收縮後的彈力牛仔進行熱定型,以獲得更均勻的布幅,更穩定和更低的緯向收縮率,滿足服裝加工生產的要求。特殊顏色牛仔布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因為超級靛藍染色或超級深靛藍染色牛仔布制成的衣服經過研磨和洗滌後可以獲得豐富而明亮的顏色的特殊效果。“超級靛藍”染色牛仔布有兩個特點:極深的染色深度和極好的耐摩擦和水洗色牢度。前者意味著每單位重量(壹般表示為紗線幹重的%,指染色深度的%)染在紗線上的靛藍染料量非常大。比如常規牛仔經紗的染色深度是1% ~ 3%,而“超級靛藍”的染色深度需要達到4%以上,才能稱為超級靛藍或超深靛藍。後者是指“超級靛藍”染色牛仔褲需要經過3小時以上的反復磨洗,其色深在不磨洗的情況下仍能達到或超過常規染色牛仔褲,其色光比常規染色牛仔褲要亮得多。對於靛藍染色牛仔布,其本質取決於染料對紗線的滲透程度,而不是染料本身的耐磨牢度(靛藍濕耐磨牢度僅為1),即滲透程度越好,耐磨牢度越好。過去所謂的“靛藍染色快速水洗工藝”,實際上是在紗線染色過程中,使靛藍染料很淺地滲透到纖維的芯部,以至於牛仔布服裝在磨洗時,紗線表面很薄的壹層染料被去除,露出更多的白色紗芯,使顏色快速褪色,從而達到短時間磨洗後立即褪色的效果。而“超級靛藍”的染色工藝則相反,要求染料很好地滲透到芯部,才能使牛仔服裝經過磨毛、水洗後獲得深而鮮艷的顏色。因為“超級靛藍”染色牛仔布產品的染色深度比常規傳統牛仔布染色提高60%以上,染液的靛藍濃度也會翻倍,甚至達到3 ~ 4g/L,有可能獲得更深的顏色。這樣,染液粘度增大,流動性變差,染料隱色體的滲透性受到影響,牛仔布的色牢度降低,不能滿足服裝生產中最終深度的需求。於是有些企業采用再次增加染色深度的設計,使染液中的靛藍濃度再次增加,滲透性變差,如此往復形成惡性循環,仍然達不到“超靛藍”顏色的要求。染料溶液中靛藍濃度越高,紅光越重,顏色越深,不存在“超級靛藍”效應。因此,目前許多工廠已經或準備對染色上漿設備進行改造,通過增加染色道次來解決這壹問題。比如染色道次增加到8道甚至10,不僅增加投資成本和染色材料的消耗,還會增加操作難度,增加對環境的汙染。解決這壹問題較好的辦法是適當減少保險粉或燒堿的用量,特別是控制燒堿的用量,使染液的PH值穩定在11 ~ 12之間,上染率最高,顏色穩定,同時適當降低經紗的染色張力,以獲得較好的“超級靛藍”染色效果。為了增加靛藍牛仔布的顏色和色調變化,目前各種靛藍牛仔布品種非常受歡迎。比如靛藍染料黑色硫化物,靛藍染料草綠色硫化物,黑色綠色硫化物,藍色硫化物等。,滿足市場的個性化需求。與此同時,牛仔布制造商有自己的新品種的牛仔布與專利的特殊顏色,以提高市場競爭力。在這方面,要註意盡可能控制母液的濃度,防止染液過量溢出造成染料浪費和擴大環境汙染。有色(什錦)牛仔布主要有靛藍色牛仔布和黑色硫化物牛仔布,以及用硫化染料染的咖啡、翠綠色、灰色、卡其色和藍色硫化物牛仔布,還有少量用Nafto染料或活性染料染的紅色、粉色和公主牛仔布。雖然生產批量不大,但市場需求迫切,往往不能滿足需要。主要問題是色光不夠穩定,染色關註度差,服裝廠家不滿意。這當然與生產批量小,顏色品種太多有關,但印染漿紗機處理汙水難度大,成本高,難度大。第壹種解決方法是盡量減少顏色組合的數量,盡量采用兩種顏色組合,最多不超過三種顏色組合,或者采用其他穩定的染料品種代替,以適應染色機的生產特點,獲得穩定的染色效果;第二,比較徹底的解決辦法是采用大容量色織廠染紗,不同條紋整經的生產工藝路線,生產不同顏色的牛仔布。牛仔布采用純棉靛藍染色經紗和天然緯紗,采用三頂壹底的正斜紋組織交織而成。壹般可分為輕薄型和中號牛仔布。且重型三類輕布重200-340g/平方米(6-10oz/平方碼),中型布重340-450g/平方米(10-13oz/平方碼),重型布重450g以上,紗支粗;重型7×6,中型10×10,輕型12×12(英科)。布的寬度大多在114- 152 cm之間。除了以上傳統產品,還有顏色。1.不同原料結構的牛仔布;(1)以小比例氨綸紗(約占紗重的3-4%)為包芯紗彈性經紗或緯紗織成的彈力牛仔布。(2)雪花牛仔布以低比例滌綸混紡棉為經紗,染色後產生空白效果。(3)棉麻、棉毛混紡紗織成的高級牛仔。(4)用中長纖維(T/R)織成的牛仔布。2.采用不同加工工藝織造的牛仔布。(1)用高撚緯紗編織的樹皮縐牛仔布。(2)經紗染色時,先用硫化或海昌蘭等染料染色,再用靛藍染色。(3)靛藍覆蓋染色牛仔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