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丹陽屬於鎮江還是常州?

丹陽屬於鎮江還是常州?

丹陽屬於鎮江市。

丹陽,位於長江三角洲和上海經濟圈走廊,是南京都市圈的縣級市,位於江蘇省南部,屬太湖流域。

東距上海200公裏,西距省會南京68公裏;東鄰常州市武進區、新北區,西接鎮江市丹徒區、句容市,南接常州市金壇區,北與鎮江新區、揚中市隔江相望。現在是鎮江市行政代管。

擴展內容:

丹陽古稱屈。總面積1.047平方公裏,常住人口981.600人,轄1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誇街道)、1個省級高新區(雲陽街道)、蓮湖度假區。是滬寧線上的新興中心節點城市。

2016年綜合實力和工業經濟在全國百強縣中排名18,先後獲得長三角中國制造業最強縣市、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縣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和諧城市等稱號。?

丹陽是壹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文化之城。丹陽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擁有西晉的玉汝泉、南朝的石刻、北宋的嘉善寺、明代的萬山塔等眾多名勝古跡。丹陽是春秋時期大德、智者、聖人箕子的隱居之地,也是南朝齊梁皇帝的故鄉。

唐代大詩人許渾,近代著名教育家、復旦大學創始人馬,著名社會學家、教育家戴,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偉大的語言學家,對革命事業作出貢獻的、黃景熙、關、等壹大批名人和人士都來自丹陽。?

丹陽是壹座工業發達、特色鮮明的工貿之城。經過多年發展,丹陽已形成眼鏡、五金工具、汽車及零部件、木業等傳統優勢產業。位列長三角10強縣市(地區),享有中國“眼鏡之都”、“鉆頭王國”、“汽配之城”、“燈具世界”、“木業航母”的美譽。

各類企業16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24家,億元企業126家,百億企業4家。壹批大企業大集團的發展質量、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沃德、天工、大亞等3家企業入圍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和全省民營企業營業收入100強。

目前上市公司50家,其中境內主板6家,境外上市4家,新三板7家。在眼鏡行業,擁有國家眼鏡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是國家眼鏡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全國眼鏡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年產量1/3,光學玻璃和樹脂鏡片約占全國70%,打造了“丹陽眼鏡”區域品牌,眼鏡制造產業集群被評為“長三角中國最強制造產業集群”。

在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方面,丹陽逐漸改變了發展態勢。許多企業與國內外主機廠合作,走上了品牌發展之路。不僅有農用車和客車的生產能力,而且卡車、消防車、運動型多功能車等車輛的生產也已初具規模。

五金工具行業的鉆頭、金剛石鋸片,木材行業的人造板,都已經位居亞洲第壹,世界前列。在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電子信息、新藥、醫療器械等新興產業快速增長。

在新材料產業方面,與國家大飛機項目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解決了國內各大行業急需的功能纖維、高性能金屬、新型化工等多項材料。

擁有“空裝-丹陽軍民融合發展示範區”、“江蘇省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基地”、“丹陽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軍民融合)”三大“金字招牌”。建立了航天產業園和院士工作站,正在向千億級產業集群邁進。

電子商務方面,全市2000多家企業開展了電子商務,於越醫療、盛翔地板網上銷售額過億元。以高端商貿、文化旅遊、現代物流為主的現代服務業也成為新的“增長極”。丹陽是壹座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創新型城市。

丹陽科技創新壹直走在前列。在技術創新方面,100多家企業的300多種產品成為全國單項冠軍或行業領軍企業,10多項核心技術全球領先,形成了壹大批創新增長點。

擁有煤制乙二醇、3兆瓦以上風葉、大功率固體激光、大型熔模鑄造、第三代消防車、光擴散復合膜、1000噸高模量碳纖維、航空用高性能鋁合金、高速工模具鋼水平連鑄等多項國際領先的“第壹”和“唯壹”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人才引進方面,高層次人才460人,其中25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86人入選省“雙創計劃”,26名兩院院士在丹開展科研活動和項目合作,人才競爭力連續四年居全省第七位。擁有2個省重點實驗室,51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省院士工作站,14個省重點企業R&D機構。?

丹陽是壹座城鄉優美、水鄉特色的生態城市。丹陽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116條河流,包括大運河、香草河、九曲河、丹金利漕河、蓮湖等。城市以運河為軸,東部新城,西部老城,濱江城市副中心。

丹陽建成區面積33.2平方公裏,城市化率59.78%。近年來,我們堅持以項目推進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重要節點建設,連續4年實施公開承諾當年完成的30個項目,集中力量補齊城市建設短板。

加快棚戶區、危舊房和城中村改造,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建設國際眼鏡城二期、金鷹天地、吾悅廣場等壹批城市綜合體。新建馮丹公園,改建萬山公園、人民公園,啟動南師大中北學院遷建工程。

城鄉交通格局不斷優化,重點加強節點、通道和樞紐建設,構建高速公路、主次幹道和支路合理的路網體系,改造提升城市主次幹道,打通城區斷頭路和瓶頸路,改善微循環,提高道路通達性和出行便利性,形成“內網外環”格局。

完成S241、S308、黃稻線、丹桂路東延、齊梁路南延、南三環橋、人民橋等重點交通項目,改造優化西城區、開發區、高新區、眼鏡城等路網。借鑒“五水治理”經驗,把水環境整治作為重點生態工程,實施五年行動計劃。

做美水景觀,加強黑臭水體整治,完成內城河、北分洪渠、九曲河(城區)護岸等壹批水環境工程,完成城市水環境三年綜合整治,消除老城區黑臭水體,基本實現鄉鎮汙水處理工程三級全覆蓋。

讓更多的河水成為活水、凈水、景觀水,完善內城河沿岸濱水景觀帶和市民休閑空間。丹陽是壹座民生富足、人民幸福的和諧城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丹陽的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教育資源配置優化,教育投入持續增加,財政教育投入年均遞增15%。文化事業繁榮發展,“走進文化村、和諧家庭”等文化娛樂活動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被提名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

城鄉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進壹步完善,建立了三級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社區衛生服務站達標率達到100%。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實施,建立了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的目標。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654.38+60萬人,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超過60萬人,城鎮勞動保障三大保險參保率達到99%以上。當前,丹陽以“兩聚壹高”為引領,踐行新理念,實現新崛起,堅持爭創蘇南第壹,穩中求進,堅持工業強市,全力打造充滿創新活力的蘇南現代工貿城。?

百度百科-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