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很多企業組織“內部評審團”,或者找更多的管理咨詢機構進行比較。其實這是世界上最愚蠢的錯誤——幾個不識字,連新華字典都不會翻的小高管,怎麽判斷壹個專業的管理機構或顧問是否合格?如果妳真的有這個能力,妳的企業還需要請咨詢機構嗎?況且,真正有實力的咨詢機構,根本不會跟妳玩這種把戲——它不會接受妳的低級侮辱。有的企業還找幾家咨詢機構比較,結果就跟劉奶奶進了大觀園壹樣——傻眼,根本無法判斷。按照“物以類聚”的原則,最後壹個往往是最差的壹個。壹般來說,可以用以下方法來判斷壹個管理咨詢機構的好壞,以下原則也很重要。第壹,不要看廣告看療效。按常理來說,大部分廣告宣傳的東西都不是好東西,好東西壹般不需要宣傳。經常聽到有人罵人,說“妳怎麽傻到相信廣告?”這是事實。況且,管理咨詢產品是壹種無形的智力產品,既不是洗衣粉,也不是洗衣機、電視機,任何媒體都無法表達。有壹個管理咨詢機構,喜歡在戶外到處打廣告。它的口碑很好,訂單也比較多。但是咨詢項目的成功率不到30%。大部分咨詢項目都是收了首付就被客戶掃地出門。在別人介紹給我的很多客戶中,有相當壹部分是他們的客戶。企業客戶買洗衣粉不是找咨詢機構,看廣告沒用。它的功能只會讓妳花10元買壹包本來可能只值3塊錢的洗衣粉,別的什麽都沒有。所以客戶的口碑是咨詢公司最好的廣告。企業在找咨詢公司之前,首先要讓他們提供幾個案例,然後再征求別人的意見。第二,不要最大,要最好。喜歡標榜最大是整個社會的通病。但是,如果壹個管理咨詢機構也說自己最大,那就太沒教養了。如果壹個管理咨詢機構腦殘到用“大”來標榜自己,那就應該先請那些有實力的同行給自己做個咨詢。就當地咨詢機構而言,寫字樓都是租的。總不能占地幾百畝吧?人是招了,但不是批產工吧?它們能有多少錢?不說什麽生產設備,幾部電話幾臺電腦值多少錢?產品也是顧問帶的,清華大學emba總裁培訓資深專家認為,說“大”沒有意義。在佛山,有壹家號稱最大的咨詢機構。但是客戶上門,原來是最大的營銷團隊,請了幾十個人用最原始的方式搞電話營銷,卻幾乎沒有壹個項目成功完成。客戶投訴不理,臭名昭著。不僅客戶害怕,連咨詢老師都不敢和他們合作。事實上,項目成功率、客戶滿意率、客戶回頭率是衡量壹個咨詢機構實力的最佳指標。好的咨詢公司關註的不是規模有多大,而是是否有經驗和技術沈澱,項目管控能力和不確定年限的咨詢單位。可以說,壹個沒有常年咨詢項目和常年合作客戶的管理咨詢機構肯定不怎麽樣。
第三,不要看公司看老師。在所有的管理咨詢組織中,產品價值都是依附於咨詢者的。咨詢師厲害,咨詢公司壹般也差不了多少。可以說,老師壹走,幾乎所有的客戶和項目都帶走了,咨詢公司幾乎壹無所有。就像餐廳和發廊,廚師或者發廊的姑娘走了,顧客基本就沒了,除非老板自己是廚師,老板娘,發廊的姑娘。在咨詢機構中,咨詢教師是最大和最重要的人力資源。在珠三角,很多咨詢機構都是由幾個擅長管理咨詢的老師組成,只有這樣的咨詢機構才能發揮好,這樣才不會有風險,才是最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所以,企業客戶在判斷壹家咨詢公司的優劣時,千萬不要只看那家公司的寫字樓,這是沒有意義的。要看這個咨詢機構有沒有壹直為公司服務,和咨詢機構壹起成長的老師,也要看這個老師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和成績。看看這位老師做過哪些成功的咨詢項目。第四,看流程不看資料。壹般來說,管理咨詢機構在見客戶時,都會準備壹份公司或產品介紹材料,大部分都是圖文並茂,設計精美,否則就不是咨詢機構。但是,客戶不要急著去看這些東西。第壹,妳根本看不懂他們。第二,它們根本不值得壹看。就像有人給妳壹盒月餅,包裝再漂亮,妳也可以直接扔到壹邊。因為,壹個咨詢機構有沒有實力,能不能真正體現出來,還要看它有沒有沈澱,沈澱是通過細節流程的標準化來體現的。眾所周知,壹個項目成功與否,過程是最重要的。可以說,如果結果不好,肯定是過程有問題。所以咨詢機構的實力主要體現在對過程的把控能力上。新華尚誌在職MBA教育中心認為,在壹個管理規範的咨詢機構中,員工必須註重細節,舉止得體,表現出相當的專業沈澱和職業素養。對話也令人耳目壹新,肅然起敬。甚至在處理矛盾沖突的時候,人也不得不不滿。無論如何,他們都能體現出流程感,按照專業流程做事。這樣的咨詢機構壹般都還不錯。壹個內部管理不規範的組織能給妳的企業帶來什麽樣的價值?標簽:企業管理咨詢企業培訓企業管理培訓企業內部培訓在職mba總裁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