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壹些大型房企任重道遠。

壹些大型房企任重道遠。

“千億”之路漫長而艱難。

“如果未來市場規模沒有達到1000億,那幾乎就沒有玩的資格了。”2017,為了拿到進入樓市下半場的門票,數十家中小房企立下“千億目標”軍令狀。但對於大型房企來說,1000億只是分水嶺,3000億甚至5000億才是企業需要跨越式發展的目標。

盡管壓力重重,但仍有不少房企加速進入千億陣營,而部分房企退出梯隊。根據柯睿發布的2020年房地產企業全口徑銷售成績單,“千億陣營”規模擴大至43家。三年過去了,似乎“千億”依然是房企無法回避或繞開的關鍵詞。

10家企業首次擠進“百億俱樂部”。

“有規模才有江湖地位,才有話語權。”新城控股高層曾公開表示,只有加快房企跑路,才能在未來的市場壟斷格局中“剩者為王”。“千億目標”作為規模擴張中的重要門檻,早已不是什麽新鮮話題,歷年來壹直占據年末庫存數據的C位。

在業內人士看來,實現千億目標不僅是中小房企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保障,也是其獲得融資、參與土地資源競爭的重要基礎之壹。

2017年,鐘君集團壹改以往“佛系”增長態勢,首次提出2020年突破千億目標;禹洲地產創始人林龍安提出三年銷售額超千億的目標;同年,時代地產(現更名為“時代中國”)首次公布中期業績稱將於2019或2020年實現1000億銷售額。

壹向以“穩健”著稱的福建房企喬蓉集團也不甘落後。在2017年合同銷售額562億元的基礎上,2018年6月公開表示,企業已將“2020年實現1000億合同銷售額”寫入公司戰略目標,這也是喬蓉首次公開千億目標。

當初定下「小目標」的企業,現在進展如何?隨著2020年銷售業績的公布,進度壹目了然。據了解,2020年,龍光地產、禹洲集團、鐘君集團、新力地產、時代中國等10房企將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其中,濱江集團、龍光地產、時代中國等企業推遲進入“千億陣營”。

然而,壹些企業,如喬蓉集團,和昌地產和五礦地產,並沒有實現他們的目標。

根據柯睿公布的數據,2020年,喬蓉集團全口徑銷售額將為859.0億元。

2018提出沖擊1000億元的和昌集團,也未能實現承諾的“小目標”。數據顯示,2020年,和昌集團全口徑銷售額僅為251.1億元,距離千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未來2-3年,如果企業沒有達到千億規模,就有出局的可能,或者在行業內沒有太大話語權。”壹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

部分規模房企“負重前行”

在邁向千億規模的路上,激進擴張不可避免地帶來債務上升、企業經營管理等壓力。

2020年,“黑馬”新力地產首次進入“百億俱樂部”,在千億的道路上險象環生,曲折前行。2015年,新力地產銷售額未達到50億元,但此後銷售規模迅速擴大,2016年至2018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36%。

為了沖擊千億規模,2020年,新力地產加大了在長三角和大灣區的投入,上半年累計出讓優質地塊22宗。壹路擴張,新力地產已經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標。據克而瑞數據,2020年將實現1196.4億元的全口徑銷售額。

激進的擴張給其債務帶來了巨大壓力。根據此前提交的招股書,2016年至2018年,新力控股的凈資本負債率分別為1.9倍、2.7倍和2.4倍。2019年初,其凈負債率高達310%。

與新力地產類似,曾經低調的新希望地產在2020年高調進入千億房企陣營,但依然難逃債務和管理的多重壓力。此前,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曾表示,對房地產並沒有太大野心,2013年銷售額僅為19億元。

但2014年,其領導層變動,布局調整,開始快速擴張,在土地市場上也花了不少錢。2015至2019,新希望地產全口徑銷售額從不足100億元快速增長至735.9億元;其拿地金額也從2017年的178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319億元。2019年,新希望短期貸款同比增長307.32%,總負債同比增長53.62%,達到838.68億元。2020年上半年,其短期貸款繼續攀升至6億元,總負債增至966.28億元。

縱觀前幾年提出千億目標的房企,三成以上是“福建”房企。作為福建房地產企業之壹,鐘君集團近年來儲備高速擴張,規模快速增長。1000億的目標也按時實現了。2017年,鐘君集團董事局主席黃朝陽提出了“2018年500億,2019年800億,2020年超1000億”的目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鐘君選擇積極參與土地市場。數據顯示,其土壤貯量規模在2019年末達到3209萬平方米,是2016年末的兩倍。經過大規模的存儲擴張,鐘君實現了銷售額的增長。

對應1000億的規模擴張,是高負債的增長。此時,鐘君也未能幸免。2020年中報數據顯示,鐘君集團總負債達到131510億元,凈負債率也較去年末上升8.3個百分點,達到68.3%。剔除預付款後,其資產負債率仍超過70%,踩了“三條紅線”之壹。

“過線”後拼綜合實力

中指院機構指出,對於房企來說,1000億元逐漸成為分水嶺。從目前的行業格局來看,集中度的提高已經成為必然。如何在運行中保持穩健,在未來更大的挑戰中尋求機會,將是房企需要考慮的重要命題。

對於中小房企來說,規模就是生存。“在強者恒強的競爭背景下,如果沒有規模優勢,房企在融資、拿地、銷售等方面都會受到很大限制。”和碩首席分析師郭毅表示,跨過千億門檻,不僅意味著總規模的增加,還能有效均衡開發、人力、營銷、財務等相關成本。“隨著壹二線城市調控政策加碼,三四線城市棚改和資本紅利逐漸消退。面對越來越殘酷的市場,中小房企沖擊千億規模的努力會增加數倍。”郭毅強調,未來中小房企如果不能突破千億門檻,可能會面臨“不進則退”的窘境。

“在沖刺1000億的前壹兩年,房企壹般會實施高速擴張來推動規模。在達到更高的規模後,他們會開始尋求更穩定的增長方式來維持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壹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說。

對於站穩“千億陣營”的頭部房企來說,2020年可能是壹個新的轉折點。受去年疫情影響,頭部企業普遍放緩腳步,比往年更加謹慎地制定目標。“考慮到疫情的影響,新城將2020年的銷售目標定為2500億元,比去年2708億元的銷售額下降了7.7%。”新城控股董事長王孝松說。

明源地產研究院認為,進入千億門檻的企業,戰略深度相對成熟。只要城市布局在結構上平衡得好,他們就可以在不冒很大風險的情況下實現快速增長。“但為了實現2000億、3000億甚至更長的目標,我們需要盡快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快速做大做強。”明園地產表示,目前的市場環境已今非昔比,企業實現規模增長並不容易。房企需要結合自身實際進行精準的戰略布局。

面對日益惡劣的生存環境,眾多房企在拼規模的同時,又開辟了新的戰場。特色小鎮,城市更新,* * *享受辦公...市場的很多機會也讓房企看到了彎道超車的可能。“彎道超車不是不可能,但這是小概率事件。”壹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直言,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或者不能做到高周轉、快回報,房企很難彎道超車。企業要樹立自己的品牌特色,以特色求生存,做精做細,也就是為特定的目標客戶創造價值。(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