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檢測是指運用標準、技術規範和專業技術方法,對需要鑒定的項目進行檢查和鑒定,並根據相關標準和技術規範做出判斷的活動。檢驗檢測技術要求高,涉及化學、物理、材料、電子、生物、食品科學等學科的融合。
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興起於19世紀的歐美。在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的約束下,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其公開、公平、公正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目前全球第三方檢驗檢測市場仍以歐美檢驗檢測機構為主,其中壹些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跨國集團,如SGS、BV、Intertek等。近年來,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第三方檢驗檢測市場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國內綜合性檢驗檢測機構也取得了長足發展。
國家認監委數據顯示,我國檢驗檢測機構營業收入逐年增長,2019年我國檢驗檢測機構營業收入3225.09億元,同比增長14.8%。
檢驗檢測行業涉及產品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市場需求與宏觀經濟發展相關。但由於涉及行業眾多,質量控制和安全保障的特殊性,檢驗檢測市場需求整體具有壹定的穩定性。2019年,我國檢測機構出具檢驗報告數量為5.27億份,同比增長23.438+0%。
未來,我國檢驗檢測機構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1,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檢驗檢測活動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質量管理、提高市場效率的有效措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隨著經濟發展的深入,各行各業的人們更加關註食品安全、生態環保、質量安全等等。各國政府也加強了在產品安全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立法保護,制定了多層次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經濟活動中各種產品的生產和流通對檢驗檢測的需求不斷上升,檢驗檢測市場的不斷增長為檢驗檢測機構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此外,國有檢驗檢測機構的整合和檢驗檢測市場的開放,為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近年來,為強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化檢驗檢測行業市場化改革,國務院、原國家質檢總局等有關部門出臺了壹系列政策,推動各類國有檢驗檢測機構整合改造為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支持社會力量開展檢驗檢測業務, 鼓勵不同所有制的檢驗檢測機構平等參與市場競爭,打造壹批知名檢驗檢測品牌。 檢驗檢測市場的整合和開放,將為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的發展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
2.行業集中度會逐漸提高。
目前,我國檢驗檢測機構數量眾多,市場分散。隨著檢驗檢測活動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行業整體的標準化和準入門檻也在不斷提高。原有檢驗檢測市場分散,加劇市場競爭,壓縮行業利潤空間。而中小檢驗檢測機構發展方式較為粗放,監管成本上升給其生產經營帶來較大壓力。經過多年發展,大型綜合性檢驗檢測機構標準化程度高,社會公信力強,技術能力和規模優勢強,整體盈利能力強於中小型檢驗檢測機構。大型檢驗檢測機構具有較強的社會公信力和檢驗檢測服務能力,可以為客戶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檢驗檢測服務,也會更多地參與政府部門的監督抽檢等大型檢驗檢測活動,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時,也會進壹步提升自身的公信力和技術能力,形成良性循環。因此,大型綜合性檢驗檢測機構將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檢驗檢測行業的整體集中度將繼續上升。
3.檢驗和測試的需求趨於多樣化。
社會生產經營的參與者主要包括政府監管部門、生產廠家和貿易商。過去市場檢驗檢測需求大多是政府監督檢驗,滿足政府監管的需求。然而,隨著產品種類的快速增加、消費者維權意識的增強以及市場競爭環境的日益激烈,市場檢驗檢測需求呈現多樣化,大型綜合性檢驗檢測機構將依托自身的資源和能力優勢,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4.信息化將逐步提高檢驗檢測機構的運行效率。
檢驗和測試活動涉及眾多的方法和標準以及質量控制環節,需要更多的人力資源投入。目前我國檢驗檢測行業人力成本較高。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提高檢驗檢測效率提供了很大的空間。通過對檢驗檢測要求和方法的精細化、規範化管理,建立相應的信息系統連接檢驗檢測活動的各個環節,可以大幅提高檢驗檢測數據采集、傳輸、報告編制等環節的自動化水平,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檢驗檢測的準確性。信息化的不斷提升也使得檢驗檢測機構能夠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客戶需求,針對客戶的差異化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從而提高自身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質量檢驗檢測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