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紫金縣某中學“尖子班”兩名15級初二學生甘某、賴某成為壹起搶劫殺人案的犯罪嫌疑人。當他的班主任聽完調查人員對這兩名學生的提問,得知真相後十分震驚,極度心痛;76歲的老奶奶得知孫子涉嫌殺人,當即暈倒...
記者多方走訪,得到反饋:奶奶說他是個孝順的孩子,老師說他們是“有紀律有智力的好學生”,只是癡迷於網絡遊戲;同學們說他們對人很友好,鄰居說他們是“誠實禮貌”的孩子...
嫌犯和死者隔著門面對面。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紫金縣蘭塘鎮。X3是受害人的住處,X4是甘某的家。兩棟房子相對,中間隔著壹條十幾米寬的街道。壹位知情人告訴記者,警方是在3月6日晚找到死者的。死者姓溫,是壹名83歲的老婦人,無子女,由壹名香港人贍養。這個香港人過去住在這個鎮上。早年,文太太給他當保姆,照顧女兒。十幾年前,這個香港人買下了現在的房子,讓文太太和女兒住在壹起。女兒現在嫁到珠海,香港人像親生兒子壹樣,贍養這個孤寡老人。我經常給她匯生活費,幾乎每天都給她打電話。3月6日,該香港居民多次撥打溫太太電話,均無人接聽,遂向警署求助。警察趕到時,她才知道文太太被殺了。
家人:他是個孝順老實的孩子。
甘的奶奶含著淚告訴記者,甘兩歲的時候,兒子兒媳都出去打工了,她壹個人把孫子帶大。“我孫子從小就很聽話,很孝順。如果他同學送他好吃的,他會給我帶回來。”老人說著放聲大哭。甘奶奶的家人說,得知孫子出事,奶奶難過得好幾天吃不下飯。
在甘的家裏,記者看到墻上貼著“三好學生”等許多獎狀,很多獎狀上都寫著甘的名字。“真沒想到,這孩子會這樣。當時我們那條街的人都不敢相信。”甘的二叔指著墻上的獎狀說,甘是個好讀書人。在大人們眼裏,他是壹個誠實聽話的孩子。
甘某的三叔說:甘某的父母很少回家,每月匯過來的生活費都是奶奶在管;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父母擔心甘奶奶年紀大了,不會理財,就讓兒子甘保管。他手裏有錢就會玩電子遊戲,真的很傷他。
母親:他是個聽話的孩子。
從甘家到賴家只有500米左右。賴住在新街口鎮的壹個死胡同裏。低矮的房子又暗又潮濕。賴的臉色蠟黃。她說:“我知道孩子出事了,我快崩潰了。他還有壹個弟弟和壹個妹妹,都在上小學。我在鎮上的壹個小吃攤打工,賺點錢供他們讀書。他從小就是個聽話的孩子。萬萬沒想到……”
賴的鄰居告訴記者,賴的父親會造秤,會修鋸。後來因犯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目前仍在服刑。
學校:網吧已經查過了,又開了。
當日下午,記者來到該鎮育新中學。劉校長感嘆道:“這兩個同學都是尖子生,平時表現也不錯。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主要原因是沒有父母監管,經常玩電腦遊戲。”他說學校是初級中學,1,000多名學生。是紫金縣的壹流學校,每年都有很多學生考上紫金縣的重點高中。
學校附近有三個電腦遊戲室和網吧。有些學生晚自習後上網打遊戲。劉校長說,三年前,學校就開始向政府反映,要求關閉這些網吧的遊戲廳,但壹直查開,從未關閉。
劉校長說,甘、賴二人的班主任都出席了他們的口供:3月5日下午,甘、賴二人潛入文夫人家中行竊,恰逢文夫人從外面回到家中。甘和賴躲在文夫人家裏。這時候,文夫人正巧找到了她的貓,找到了甘和賴。此時怕暴露的甘、賴二人用衣服將文夫人頭部裹住,不讓其喊叫,文夫人窒息而死。
據甘的班主任朱老師介紹,甘上小學的時候就有玩網絡遊戲的愛好。雖然他思維敏捷,本性善良,但他很固執。經過班主任、學科老師、班幹部的耐心幫助,第壹學年,我告別了網遊,上進心明顯增強,學習成績優異,遵守紀律。但甘性格內向,話不多。朱老師多次掛長途電話,向甘的父母反映甘的表現,要求其父母予以重視。但是他們的父母總是不贊成。
賴的班主任李老師告訴記者,賴是個差生,學習成績中等偏上,從未違紀。尊重老師,團結同學。我壹年只請了三天病假。鑒於他的特殊情況,班主任和學科老師都很關心他,經常家訪跟進教育。記者在校門口看到了二年級的兩名學生。他們告訴記者,甘和賴對人非常友好。
疑似沒錢上網偷。
另有知情人透露,賴和甘因為沒錢上網打遊戲,就去溫老太家偷東西。
3月13日,民警將賴、甘抓獲。經審訊,兩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漢網消息(記者夏靜通訊員王慶澤實習生劉權)小學五年級學生在被網絡偷菜遊戲迷上後,竟然把菜偷到底,還偷了菜市場的辣椒。昨日,家住武昌東壹路的朱給記者打來電話投訴:最近兒子明明(化名)放學回家,書包裏時不時冒出壹些辣椒和蘿蔔。
今年
37歲的貴州畢節人朱在東壹路開了壹家復印店。他12歲的兒子,目前在八壹路某小學讀五年級。
朱說,三個月前,孩子們沈迷於網絡偷菜遊戲。每天回到家,他們就上網,進入自己的遊戲“農場”。他們先收割“蔬菜和水果”,然後偷走其他朋友所有成熟的“莊稼”。有時候,為了偷菜,他們甚至忘了吃飯。
上個月的壹天中午,明明放學回家,朱先生突然發現書包裏有壹些辣椒。經詢問得知,是放學回家路過菜場時,食物被偷了。很明顯,我並不是真的想偷菜,而是模仿網遊取樂,保證不再偷菜。“沒想到前兩天,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朱先生無奈地說,這壹個月來,兒子已經偷了三次菜回家,有辣椒、白菜、胡蘿蔔。他每次都沒帶多少食物,但他還是偷了。
前兩天,朱開始禁止兒子上網,但他沒想到兒子放學後會去同學家上網。“為了不讓他去網吧,我們只好解禁,讓他在家上網偷菜。我真的很擔心我的孩子學習不好,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麽管理他!”朱先生說。
我顯然沒有意識到我的行為是錯誤的。他告訴記者:“我在網上偷菜是為了增加我的魅力;現實中偷菜,感覺很刺激。壹開始覺得很緊張,後來覺得很好笑。另外,我拿的不多。賣菜的阿姨菜很多,我只拿壹兩個。網上偷的越多,魅力值越高,誰也沒有錯。"
孩子玩網絡遊戲並不是壹件壞事。遊戲有助於開發孩子的智力,如果家長引導得當,也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孩子玩網遊有兩種情況。第壹,他們出於好奇覺得好玩,但是玩了壹段時間就覺得陳腐無趣,註意力被轉移。另壹種孩子沈迷於壹個遊戲,說明他內心很孤獨。除了這個遊戲,他沒有什麽更有趣的了。
當孩子沈迷遊戲時,家長壹定要及時進行監督和引導。壹方面,規定孩子玩耍和學習的時間,比如,告訴孩子做完作業才能“采菜”,“偷菜”每天不超過半小時;另壹方面,要積極引導孩子有更多的興趣,比如抽時間陪孩子做壹項運動,讓孩子愛上壹些更健康更有意義的娛樂活動。
對於姚明來說,他沒有分清遊戲和現實是很正常的。因為孩子自身的判斷力有限,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弱,對“偷”沒有具體的概念。偷菜只是出於壹種娛樂心態。這時候家長要特別註意教育和保護的結合。在教育上,讓孩子明辨是非,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對賣菜的阿姨造成了傷害,讓孩子知道真正的勞動是辛苦的。然後,家長壹定要陪著孩子把“被偷”的菜還回去,讓孩子向別人道歉,同時肯定孩子的改正行為。千萬不要把孩子的行為定性為現實中的“偷竊”,這會讓孩子產生極大的恐懼,甚至認為自己會“坐牢”,對未來非常氣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