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兒童在發展過程中的語言發育沒有達到與其年齡相對應的水平,但不包括其他類型的語言障礙如語言發育遲緩、聽力障礙引起的構音障礙等。大多數語言障礙兒童都有智力障礙或對周圍人的異常反應。主要表現為語言學習障礙,如不會說話,只會說單詞,說話語無倫次,回答問題時鸚鵡學舌等等。有些孩子還存在壹些與他人缺乏眼神交流、易怒、多動、不與孩子玩耍等行為。
二,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
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很多,如智力低下、其他感覺障礙、交流障礙、聲音器官異常、語言環境不適宜等等。
智力遲鈍
1、精神發育遲滯是指發育過程中整體智力功能明顯低於平均水平,導致或伴有適應性行為障礙,又稱精神發育遲滯或智力低下。精神發育遲滯屬於智力殘疾,在語言發育遲滯中占比最大。
2.精神發育遲滯診斷標準
(1)人的平均智商(IQ)為100,智障者的智商低於正常水平兩個標準差以上,即智商值小於70。
(2)社會適應能力受損:在與其年齡相對應的水平上存在適應行為障礙。
(3)發育期間發生的:發育是指18歲之前的時期。
3.精神發育遲滯者的言語特征。
兒童語言的發展與智力的發展密切相關。智障兒童的語言發展也較慢,理解、表達、咬字等方面的發展都比實際年齡慢。壹般來說,大多數智障兒童在語言表達上的困難要大於理解上的困難。5-7歲時,他們只能通過手勢或點頭或搖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智障兒童很難理解詞語的內涵,因此將詞語從名稱轉化為概念往往很困難或者需要很長時間。此外,智障兒童往往語音器官的運動有缺陷,影響發音的準確性。
(2)其他感覺障礙
1,聽力障礙
聽力障礙對兒童語言發展的影響最為明顯。聽力障礙對語言的影響主要是聽覺語言信息的輸入障礙,導致語言障礙。長期存在的語言信息輸入障礙,如中度以上聽力障礙,會影響對語言信息的接收(理解),進而影響語言信息的傳遞(表達)。聽力障礙導致的語言發育遲緩程度往往與聽力障礙程度平行。
2.視覺障礙
視覺障礙主要影響兒童在視知覺、視覺聯想和視覺記憶方面的語言能力,如語言中表示方位的名詞和表示顏色的形容詞的使用。
溝通障礙
1.廣泛性發育障礙又稱孤獨樣障礙,是壹組以交流、語言障礙和行為異常為特征的發育障礙。最常見的疾病是自閉癥和阿斯伯格綜合癥。
由於缺乏對語言交流對象的存在和語言刺激本身的關註,自閉癥兒童的語言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兒童語言發展過程中存在嚴重的言語和非言語交流障礙。在語言癥狀方面,經常出現語言發育遲緩、語法錯誤和特殊的語言用法。往往沈默寡言,語言不是用來與人交流的,語言有回聲的特點,不符合場合的獨白,人稱代詞使用混亂,語調沒有抑揚頓挫。
2.壹般情感交流障礙也叫情緒障礙性行為問題。壹般認為是情感缺失導致的心理問題或者是孩子自身的心理問題。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各種社會和情感因素,出現了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行為障礙、逆向行為問題、抑郁、沈默障礙等心理障礙。,都會造成個體語言發展障礙。
(四)不恰當的語言環境
缺乏合適的語言環境會影響正常的語言發展過程。兒童在早期發展中被剝奪或脫離語言環境會導致語言發展障礙。在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尤其是1 ~ 3歲,兒童處於多語環境,不利於母語的習得。
(5)異常發聲器官
發音器官異常是指發音器官的運動障礙和結構異常,常見的有小兒腦癱、腭裂等。
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後天營養不良。並指出所有的遲來的等待,“所有的胎兒都是虛弱的。”言語延遲的發生與心主言語、肝主及肺聲有關。如果三臟虧虛,可引起言語遲緩。
二,語言發展遲緩的主要表現
語言遲緩是兒童不能表現出與預期正常標準相當的語言知識體系的壹種狀態。臨床上,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可分為單純性語言發育遲緩和混合性語言發育遲緩。混合性語言障礙往往還有其他障礙,比如聽力和智力障礙。單純語言發育遲緩除了語言障礙沒有其他異常,常被忽視。兒童語言發展遲緩與正常兒童相比,主要表現為語言發展起點晚,發展速度慢,發展水平低,在言語表達、理解和交流方面可能存在發展遲緩和行為障礙。
言語障礙
語言障礙兒童的言語和口頭表達能力明顯落後於正常兒童。年紀大了不會說話,還是不會說話;開始說話後,語言表達發展較正常兒童緩慢或停滯;他雖然會說話,但語言能力低下,詞匯量和語法應用低於同齡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篩查標準是:24個月內少於30個單詞,30個月內男孩少於3個,女孩少於5個。
(二)語言理解障礙
語言理解有不同程度的延遲,尤其是智障兒童。在理解語言和遵循指示方面可能會有困難。
(三)溝通障礙和異常行為
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尤其是智力發育遲緩的兒童,可能會出現語言學習和交流障礙,如不會說句子而只會說單詞,說話語無倫次,發音模糊,說話聽不懂,回答問題時鸚鵡學舌等等。由於交流障礙和心理因素,可能出現不願與人交流、與人缺乏眼神交流、易怒、多動、不合群、自傷、傷害等異常行為。
在線問答內容僅供參考。如有醫療需求,請務必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