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剝離的非核心業務是武田在中國大陸銷售的心血管和代謝領域的產品組合。在2019財年,這些產品的凈銷售額達到近195萬美元,主要銷售貢獻來自花青素等心血管產品。這些產品在滿足中國患者的醫療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它們不屬於武田的核心業務領域:消化、罕見病、血液制品、癌癥和神經科學——這些核心領域將推動武田實現長期業績增長。
武田增長和新興市場部門總裁裏卡多·馬雷克(Ricardo Marek)表示:“中國市場對武田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將加快為患有復雜罕見疾病的中國患者提供創新藥物。這壹剝離將使我們能夠更加專註於核心領域,並投入資源來加速將更多高度創新的藥物引入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
武田首席財務官Costa Saroukos進壹步指出,武田將繼續增加中國市場,未來五年將有超過65,438+05個創新藥物上市。“通過繼續實施財務穩健的目標,包括償還債務和專註於高度創新的產品,我們可以保持持續的業務增長,並為世界各地的患者帶來改變生活的創新藥物和治療方法。”
據了解,武田計劃通過2021財年至2023財年的業務剝離收入繼續償還債務,加速去杠桿化進程,實現凈債務/調整後息稅前收益翻倍的目標。
武田制藥所說的債務,其實來自於之前對罕見病藥企的收購。
2019,1,宣布以620億美元完成對查爾斯的收購,使武田躋身全球十大藥企。但同時也使其財務面臨挑戰。事實上,在收購過程中,因為債務問題受到了少數股東的質疑。
當時,武田制藥首席執行官克裏斯托夫·韋伯(Christophe Weber)表示,由於計劃削減成本,該交易將會盈利,並預測交易完成後,未來三年每年至少節省6543.8+04億美元。同時,武田制藥還計劃出售高達6543.8+00億美元的非核心資產,幫助集團償還貸款。武田制藥全球R&D總監安迪·普倫特(Andy Plump)也表示:“我們有壹個剝離計劃,將使我們在三到五年內達到信貸機構規定的水平。我們的信用評級可能會降壹級,但仍然高於垃圾債券的評級,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武田有息債務為460億美元。
武田表示,2020年武田將繼續推進業務剝離全球戰略,加速轉型,已完成剝離非核心業務超過6543.8億美元的目標。自2019,1以來,武田已在全球宣布了10項業務剝離,總金額約為113億美元。這些剝離主要包括:
宣布武田的消費者健康保健業務將以約2420億日元(23億美元)的價格剝離給美國私募巨頭黑石集團控股的Oscar A-Co KK公司。
積累了近20億美元,將增長和新興市場的非核心業務剝離給四家買家。
剝離歐洲部分非處方藥和非核心業務,以7億美元出售給Orifarm。以約5.62億美元將歐洲和加拿大的非核心業務分拆給美國公司Cheplapharm。
剝離TachoSil纖維蛋白膠給Corza Health約5億歐元。
此次剝離的非核心業務是武田在中國大陸銷售的心血管和代謝領域的產品組合,據說包括Bilos、Yaningding和Aiketo等產品。
因為帶量采購政策,心血管、內分泌、抗生素類產品成為國外公司的“優化”對象。除了武田,輝瑞也將心血管產品線剝離給普強,諾華相關產品線也在不斷合並。未來的調整還會繼續,越來越多的外企會調整非核心業務。
據悉,武田制藥此次剝離非核心資產的目的是將資源集中於其創新藥物產品組合,並通過在胃腸道疾病(GI)、罕見病和血液病領域開發新產品來促進公司的長期增長。計劃五年內實現15個新藥獲批上市的目標。
在武田制藥剝離中國非核心業務的新聞中,又出現了壹個小插曲。因為壹個翻譯錯誤,壹度有報道說基石成了武田制藥的買家。
但真的是海森。根據雙方協議,海森將在中國大陸獨家擁有這些產品的權利、所有權和利益。目前,直接隸屬於中國大陸內科事業部負責這些產品的員工將轉移到海森。此外,武田還與海森簽訂了生產供應協議,將繼續為海森生產供應這些產品。
265438+20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發現,海森股份成立於2020年9月16日,註冊資本5000萬元,瑞牧投資持股100%,和季為其高級管理人員。睿牧投資成立於2019 12 31,法定代表人楊,註冊資本500萬元。
睿牧投資的股東為30%、25%、合富睿牧咨詢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睿牧)和楊20%。
股權進壹步滲透,瑞木股東為安徽河西工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紀持股100%)。
在五天藥業官網,海森被介紹為由合肥市肥東縣出資組建,安徽瑞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的創新型生物醫藥科技企業。
官方網站肥東縣稱,今年以來,肥東縣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意識,高水平謀劃、高標準部署,搶抓長三角壹體化發展機遇,圍繞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開展精準招商,全力以赴抓項目、穩投資、促增長,1-165438+。
更多信息請下載21金融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