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末,面對烏雲壓頂的假貨批判和暴跌的股價,陳歐發了壹條感傷的微博“妳永遠不知道,陳歐這半年在做什麽”。在微博中,陳歐以極大的誠意回應了相關律所的質疑和假貨傳聞。
隨後兩個交易日,聚美優品股價止跌反彈,分別下跌7.96%和11.5%。信任陳歐的投資人戲稱“壹條微博救了聚美優品6543.8+0億元市值。”
這不是陳歐第壹次發現社交媒體和集團品牌的力量。
至於電商,獲取流量的巨大成本是成長過程中繞不過去的大坑。聚美優品創立初期,還邀請偶像明星為產品代言,代言費動輒數千萬甚至上億。但壹開始,和聚美優品選擇包裝自己,在央視的《限創新》、天津衛視的《有》、湖南衛視的《快樂女聲》等節目中頻頻亮相。
後來,陳歐自己出演了壹部不到兩分鐘的廣告片。影片中,他用拳頭砸碎玻璃,裹住流血的手,深情而自信地表達:“即使是碎片,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陳歐,我代表我自己說話。”這讓壹炮而紅,他的團微博粉絲驟降至4000多萬(現4552萬),是馬雲(微博)(2235萬)的兩倍,是劉(微博)(350萬)的十幾倍。
這為聚美優品打開了壹個盛大的流量入口,網站日訪問量從654.38+0萬下降到400萬。陳歐收回了壹條微博,這條微博甚至為聚美優品帶來了上百萬的銷售額。在微博中,陳歐收回了“日本免稅紙尿褲蓄勢待發”的宣傳,幾分鐘就賣出了兩三百萬。來自聚美外部的消息顯示,即使在聚美優品下滑的情況下,去年年底,陳歐的壹條微博仍能帶來數百萬的銷售額和數百萬的閱讀量。
然而,這也讓陳歐開啟了科學本身的網絡名人效應。微博賣貨甚至成了聚美優品的常態推廣技巧。有媒體對此調侃道:“壹個好的CEO活得像個V商。”
據悉,聚美優品每年在微博中的廣告和推廣花費超過1億元,引起了堅持傳統推廣道路的高管團隊的不滿,也成為日後多名高管離職的導火索。
目前,陳歐集團的聲譽已經達到頂峰,但曾經攜手征服世界的高層管理團隊已經離職。
聚美優品2010由陳歐、戴雨森和劉暉於3月創立。在聚美優品的高管團隊中,創始人、聯合創始人戴雨森、首席戰略官高萌、首席財務官鄭都畢業於美國斯坦福大學,在學校相識。然後在聚美優品銷售團隊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劉惠璞,來自招聘節目《就是妳》。
上市後聚美股價的下跌加深了高管團隊的矛盾。據聚美優品壹位中層透露,聚美優品高管的費用普遍較低,經過私有化的過程,股票無法變現,使得部分高管的財務狀況雪上加霜。
陳歐曾經說過,批發企業的成本控制很重要:“之前公司盈利,給我發5000元,現在只發2萬元。出差住酒店不能高於300元。”在上述文章中,聚美優品中層向騰訊科技表示,陳歐月薪2萬元根本不真實,高管團隊除了外界高薪聘請的劉惠璞之外,其他人的月薪都低於陳歐。
目前,聚美單方面“微博化”,陳歐的運營策略也遇到了初創團隊的阻力。據悉,2015年,聚美的每壹次外部會議都是由陳歐的集團出面,有時兩個小時的會議上沒有其他高管發言。
2016年4月2日,高猛、鄭辭去聯席財務總監職務;此外,據騰訊科技了解,去年年底,戴雨森和劉惠璞已經將聚美優品分開,戴雨森去了壹家投資公司,劉惠璞可以選擇創業,只是在聚美優品財報發布時才放出消息。
找到新的出路
陳歐的母校斯坦福大學的校訓是“改變世界”,但在聚美優品,陳歐確實改了很多次。然而,內憂外患讓聚美優品不得不思考更多的其他出路。
去年6月5438+10月,聚美影視成立,專註於影視生態下遊投融資、IP孵化、內容制造、電影發行、票務運營的全產業鏈布局。在聚美年會上,陳歐提出了三年內“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顏值經濟公司”的概念,開啟了聚美“時尚娛樂電商”的新形態。
據聚美影視總監介紹,聚美影視將售票與聚美直播、電商相結合,以全新的變現方式應對票房困境。通過明星網紅直播影視活動,引入流量,在直播過程中,通過流量間接帶動售票,完成電商變現,讓影視、直播、電商成為無機。
目前成立壹年多的聚美影視還沒有交出壹單業績。值得註意的是,去年6月,他的開山之作《暖弦》正式確定男女演員配角,距離宣布開拍已經壹年有余。
這是聚美優品多元化的第壹次嘗試,但目前還沒有看到明確的效果。
近日,陳歐入主* * *充電寶再次引起廣泛爭議。但據騰訊科技了解,陳歐布局硬件品類比人理解得早。
壹位熟悉聚美優品的人士向騰訊科技表示,陳歐最早的硬件制造是在上市前後開始的,目的是提前用最搶手的智能手機給其他手機充電,但在投資了數千萬美元後,項目失敗了。現在看來,陳歐早就計劃嘗試進入充電行業。
這位人士稱,手機項目失敗後,團隊並未解散,陳歐隨即投資了壹家無人機公司,手機項目團隊與公司原團隊合並,研發無人機。2015 12/23,陳歐在微博中曝光了無人機。據知情人介紹,這款無人機是Skyrise品牌旗下的四軸航拍無人機ODIN,最大的特點是超級防抖和高清航拍穩像技術。然而,這種無人機很難被稱為成功。騰訊科技最多也就沒見過有什麽電商平臺在賣。
去年上半年,陳歐宣布了壹個更新的品類:智能家居品類。目的是大氣汙染,也是為了打造自主研發的品牌“Reemake銳誌”。當然,這壹品類也算是近幾年電器的風口,市場規模專家估計達到3000億元以上。然而,我們應該知道,在空氣汙染者類別中,競爭已經成為紅海。聚美優品完全沒有積累上下遊產業鏈的任何資源,但是面對的對手是飛利浦、遠大、美的、小米、霍尼韋爾、布魯雅爾、夏普、松下等頂級公司。
這似乎符合陳歐的傳統風格,追逐最有可能顯示利潤的熱門行業。
陳歐的最新項目是* * *充電寶。就在宣布以3億元(現金)收購深圳市捷電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的同時,“國民老公”王思聰憤怒地力挺* * *享受充電寶項目,稱* * *不能享受充電寶,甚至還發帖證明,“虧他吃香”。
陳歐就任街電董事長後,街電陷入人事動蕩。軟件開發團隊負責人陳亮通過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壹個口號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指責海逸在原街電軟件團隊股權“未談妥”且對引入大股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引入新股東聚美優品。
當人事動蕩的消息停止後,陳歐很少打電話給記者進行采訪。在采訪中,很久沒有面對過媒體的陳歐很沖動,表示要把大部分精神放在街電上,並表示再過幾個月,享受充電寶會有完全不同的故事。
然而,這個充滿疑問的行業真的能支撐陳歐創造另壹個“聚美優品”嗎?更重要的是,曾經的“網上名人店”聚美優品未來會在哪裏?陳歐沒有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