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銅陵學院的地址在哪裏?電話網站

銅陵學院的地址在哪裏?電話網站

就業前景好的專業有哪些?根據最新的就業市場調查數據,最受企業歡迎的專業是金融、會計、市場營銷和計算機科學。就業市場瞬息萬變,所以即使現在就業,也要時刻關註就業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就業方向。

地址:翠湖校區:安徽省銅陵市翠湖四路1335號;郁秀校區:銅陵市北京中路297號

在網絡上收集聯系信息。如有錯誤,請聯系我們網站修改。

銅陵學院概況銅陵學院是壹所以經濟管理為主,工、理、文、法、教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省屬本科院校。它位於中國青銅文化發祥地之壹的安徽省銅陵市,被譽為“中國古銅都”。其前身是銅陵財經學院。2000年8月,原銅陵財經學院、安徽冶金工業學校。它已經有50年的歷史了。

學院校園占地1.328畝(約885357平方米),有兩個校區。主校區(翠湖校區)位於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老校區(郁秀校區)位於銅陵市京華中路,是繁華的文化商業區。

學院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促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學院自成立以來,已向社會輸送了4萬多名合格的專業人才,畢業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歡迎。近五年,高校招生第壹誌願滿足率、新生入學率、畢業生就業率均居全省前列。2007年,我院經管類本科生第壹誌願滿足率超過1.05%,新生入學率達到97.8%,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5.37%。

為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需要,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與英國、愛爾蘭、阿根廷等國的5所高校建立了正式的交流合作關系,與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聯合創辦了“安徽省西班牙語培訓中心”。

近年來,學院牢固樹立“六個第壹”的辦學理念,即“發展是第壹要務,人才是第壹資源,特色是第壹支柱,質量是第壹生命,改革是第壹動力,普及是第壹保障”,堅持金融教育比較優勢,優化學科專業結構,著力打造經濟管理學科特色,努力做到管、經、工、文、理並重。堅持以教師為本,註重加強以教師為主體的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教師的職稱、學術水平和教學科研水平,努力培養和造就壹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堅持內涵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入推進教學質量和改革工程,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培養基礎強、素質高、技能強、具有壹定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堅持面向地方的辦學方針,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努力使學校成為支撐和貢獻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陣地;堅持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大力推進學院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增強學院辦學實力,力爭到2065,438+00年,將學院建設成為全日制在校生65,438+05,00人,財經特色鮮明,整體水平較高的教學型、多學科交叉的本科學院。

銅陵學院部分專業:序號專業名稱所屬類別1審計管理2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學3質量管理工程管理4市場營銷管理5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程6通信工程工程7投資經濟學8土木工程工程9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工程10工程管理管理學1金融經濟學12工程造價。管理學13物聯網工程14稅務經濟學15公共事業管理管理學16財務管理管理學17社會工作法18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程19漢語言文學20電子信息工程工學銅陵學院周邊環境位於上海和武漢。南京、九江的中心,也是中國著名旅遊景區九華山的北大門,更是安徽省“兩點壹線”開發開放戰略的交匯點。長江黃金水道流經銅陵59.9公裏,水運條件得天獨厚。銅陵港是對外國船舶開放的國家壹類口岸,擁有5000噸級雜貨碼頭。鐵路連接浙贛線和淮南線,連接上海和武漢的銅陵至九江鐵路即將建成。公路網四通八達。銅陵長江公路大橋縱貫長江南北。沿江高速公路將銅陵與東至上海、西至武漢的廣大地區緊密相連。正在積極建設南北向的合銅黃高速公路和東西向的沿江高速公路,使之成為皖中南的交通樞紐和中心城市之壹。城市依山傍水,湖光山色,自然環境優美。國務院前總理朱镕基2002年稱贊銅陵:“銅陵雖小,卻很美。”

中國銅都銅陵,位於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總面積113平方公裏,市區面積280平方公裏,總人口73萬,城鎮化水平達到58%。現轄三區壹縣,四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壹個國營農場。

銅陵是壹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銅礦開采和冶煉的歷史始於商周,盛於漢唐,歷時三千多年。青銅文化歷史悠久。這是新中國第壹個銅工業基地。第壹個銅浴和第壹個銅錠來自銅陵。

銅陵是壹座資源豐富的城市。是中國礦產種類和儲量最豐富的地區之壹,被譽為“八寶之鄉”。目前,有30多種銅、金、銀、硫、鐵、石灰石及其伴生的稀有金屬。盛產牡丹、明黨參等名貴中藥材和蠶桑、苧麻、生姜等農副產品。銅陵是安徽“兩山壹湖”的北大門。九華山佛教聖地頭天門大石閣,位於風景如畫的千年古鎮大同。有庭院奇觀、槐樹、滴水崖、龔景(王安石)書店、金牛洞古礦區遺址等眾多自然和人文景點。作為皖南旅遊的北大門,銅陵著力打造“生態山水銅都”。江南水鄉、園林各顯風采,城市青銅雕塑、壁畫別具壹格,享有“首屆CCTV中國魅力城市”提名城市稱號。

銅陵是壹個地理位置相對優越的城市。地處長三角經濟圈和武漢經濟圈的交匯中心。鐵路經蕪湖與全國鐵路網相連,銅陵至九江鐵路貨運通車。桐廬鐵路和長江鐵路橋已列入國家建設計劃。皖江第壹橋縱貫長江南北,合蕪蚌至童童高速公路已經通車。長江高速公路銅陵東段已建成通車,宣彤高速公路全面開工建設。“黃金水道”長江流經銅陵60公裏。銅陵擁有對外國船舶開放的壹類口岸,港口吞吐量已超過2000萬噸。目前,銅陵已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公路、鐵路、水路立體交通網絡體系,作為交通樞紐和皖中南中心城市之壹的格局正在形成。

銅陵是壹座工業基礎雄厚的城市。改革開放以來,銅陵開始擺脫銅礦開采、選礦、冶煉的工業模式,依托資源優勢形成四大主導產業。銅陵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有色金屬基地、最大的硫磷化工基地、國家電子材料產業基地和重要的水泥生產基地。近年來,銅陵積極探索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2005年,銅陵市成為國家發展循環經濟試點城市,銅陵有色金屬公司被列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企業,是全國唯壹的“雙試點”。目前,銅陵正積極把握國家促進中部崛起政策,努力發展紡織服裝、醫療環保、裝備制造、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證券市場上,銅陵有銅都銅業、三佳科技、銅峰電子、精達股份、六國化工、安南達6家上市公司。

銅陵是壹個科技創新體系比較完善的城市。目前,經信息產業部批準,銅陵電子材料產業園正式列入第壹批國家級產業園,安徽是唯壹壹家。國家質檢總局決定在銅陵設立國家級銅、鉛、鋅及其制品檢測檢驗中心,作為國家“863”計劃成果轉化基地。“中科大-銅陵科技創業園”主體工程如期竣工,與中科大全面合作的格局已經形成。該市有兩個博士後工作站。

銅陵是壹座正在崛起的開放和希望之城。目前已與五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聯系,與日本、德國、智利、瑞典、英國、埃及、葡萄牙及23個國內城市(17國際城市,6國內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或經貿合作關系,城市經濟外向度達到70%,居全省首位。近年來,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均以兩位數增長,GDP、財政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純收入等人均指標均居全省前列。到2010年,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6500美元。財政收入55億元;到2015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3年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如果妳對自考/成教考試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自考/成教考點的內容,不知道自考/成教考試報名的地方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獲取復習資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