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傅冬梅少年先鋒隊

傅冬梅少年先鋒隊

女,黨員,1963年6月出生,遼寧省大連市人。

教育經歷:

於1980至1987就讀於西北工業大學,分別於1984和1987獲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

1993~1994在東北大學做訪問學者。

2002年至2006年在北京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自動化系學習,獲博士學位。

研究領域:

紅外圖像技術、理論與實際應用:主要從事紅外圖像采集、紅外圖像解碼與編碼、紅外圖像處理與特征提取、紅外圖像視覺效果改善、基於紅外圖像的三維目標恢復等工作。

數據智能分析與控制策略研究:主要運用人工神經網絡、遺傳算法、免疫算法等智能方法對圖像數據、振動數據、腐蝕數據、控制檢測數據等進行分析處理。將上述智能方法應用於控制系統的建模、控制和決策。

故障診斷和軟件設計:主要采用紅外圖像技術和理論,結合智能信息處理方法,如模糊理論、人工神經網絡理論、小波分析等。,來研究和應用實際對象(如電器、電機等)的故障診斷。),並設計編譯相應的軟件。

研究方向:

紅外圖像技術,理論與實際應用,人工免疫計算的研究與應用,策略與理論,智能數據分析,建模與軟件設計。

背景信息:

在過去的五年裏,* * *發表了27篇文章。

主持科研項目4項,其中部級項目2項,其中“石化煉油設備腐蝕專家系統的開發與研究”獲2000年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另壹項“乙烯裂解爐熱效率計算及綜合評價系統”於2004年通過部級鑒定,鑒定結果國內領先;

兩個廠協項目,其中“吉林化工廠高溫襯裏設備紅外檢測與診斷”於2002年通過驗收,另壹個“蘭州石化公司乙烯加熱爐紅外檢測與安全評價”目前處於驗收階段。

作為主要參與者,參與其他科研項目8項,包括863、973、博士點基金等。

[編輯本段]2傅冬梅,為救優秀學生而犧牲自己。

教育部授予傅冬梅

關於授予“舍己救人優秀學生”榮譽稱號的決定

成教職〔2009〕9號

傅冬梅是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06級5班的學生。2008年6月24日,10,民航通力公司檢票員實習生傅冬梅面對失控的公交車,勇敢地推開了兩名毫無防備的候車乘客。等待的乘客得救了,但傅冬梅永遠離開了人世。

傅冬梅的感人事跡在學校和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當危險來臨時,她不顧個人安危助人為樂的行為體現了崇高的思想境界,體現了中職學生的精神風貌,為當代青年學生樹立了榜樣。為表彰傅冬梅的感人事跡,教育部決定授予傅冬梅“舍己救人優秀學生”榮譽稱號,號召全國學生學習傅冬梅臨危不懼、勇於奉獻的優秀品質,以及她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精神。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類學校要在學生中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把學習傅冬梅活動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國務院關於進壹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有機結合起來,把傅冬梅的感人事跡作為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動教材, 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9年5月26日[1]

舍己救人的優秀學生傅冬梅的事跡。

舍己救人的優秀學生傅冬梅。

時隔8個月,北京昌平職業學校教師馬爾斯依然不敢看矗立在學校裏的雕像。雕像上的女孩是傅冬梅,她是2006(5)計算機班的學生。2008年10月24日早上6點45分,朝陽區西壩河汽車站,壹輛失控的801公交車突然沖向路邊等車的人群。正在這裏值班的實習生傅冬梅毫不猶豫地轉身推開了身邊的兩名候車乘客,卻被飛馳的車輪無情吞噬。這位18歲的東北姑娘,帶著如花般的笑容,從此成為了學校的雕像。

“我叫傅冬梅,妳呢?”

李老師第壹次見到傅冬梅是在2006年8月大壹新生報到的那天。壹個紮著馬尾辮,臉色微紅的小女孩壹直低著頭獨自站在隊伍中間,沒有父母。直到前面的同學辦完手續走開,她瘦弱的身影才引起老師的註意。負責招生的老師問她叫什麽名字,她臉紅了。火星問她:“妳爸媽沒來送妳?”她擡起頭,羞澀地笑了笑,用力地點了點頭:“我媽說壹個人的來回車費夠我壹個星期的飯錢了。”全身散發著山裏孩子特有的單純和質樸。看著她辦完手續有些激動地離開,招生就業處的老師有些擔心:“這樣的孩子以後推薦工作可怎麽辦?”

害羞是她對老師的第壹印象,但她的同學並不這麽認為。大年初壹,室友毛娜推開了宿舍的門。壹個女孩正在鋪床。看到毛娜走來,她主動打招呼:“我叫傅冬梅,妳呢?”從那時起,他們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在宿舍裏,董梅的家離東北最遠,所以申請了常住戶口。星期天,她所有的同學都回家了,留下她壹個人。董梅會徹底打掃宿舍衛生,整理每個人的床鋪,收集並清洗學生扔在床上的衣服。學生們回來的時候,大家的衣服都已經疊得整整齊齊,放在床上了。

班長王滿華是2007年秋天轉來的學生。她忘不了班上第壹個和她說話的人。剛到第壹周上課,老師給王曼華安排了黑板報。王滿華不熟悉班裏的情況,也沒做過黑板報,很難。呆呆地看著黑板,傅冬梅笑著對王滿華說:“我叫傅冬梅,是衛生局長。我來幫妳吧。”

“熱情主動,這是她給我的第壹印象。”王曼華的聲音有些顫抖。

“我們的強心針和開心果”

王滿華還記得,冬梅最大的特長是踢毽子,壹次能踢200多次。畢業前體育課考試項目多,壓力大。大家都很累,沒有說話。董梅壹邊笑著講笑話,壹邊給大家踢毽子,讓大家放松下來,讓體育老師不用擔心沒人來上課。

四五月份,天熱了,同學們都不想去長跑了,但是長跑還得考。冬梅壹個個動員大家。有著東北人特有的幽默的董梅在動員女生時說:“我們應該去長跑減肥。”

王曼華笑了:“她真是我們班的強心針和開心果。”

董梅的聲音很大,說話帶著俏皮幽默的東北口音。夏天同學上課愛犯困,她就挑個合適的機會喊壹聲“大家都起來了。”然後說幾句搞笑的話,很快大家的困意就會被趕走。

5班女生多,難免會有壹些小磕碰和矛盾。董梅總是試圖開導和解決他們。她常說:“要用自己的腳穿別人的鞋,多想想別人的難處。”

這壹理論指導著董梅的整個生活、學習和班級工作。我上平面設計專業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布置了壹個設計作業。壹開始班裏的同學也沒什麽想法。冬梅總是第壹個吃螃蟹,主動給老師看她的設計。毛娜說,其實董梅並沒有做得很好,只是要求老師在課堂上把她的作業作為目標,告訴大家哪裏做錯了,應該改什麽。結果大家都有了想法。

“為學校爭光,為自己爭光”

2008年,學校接到了北京奧運會誌願者的任務。高二學生不允許參加誌願服務,因為他們要準備實習和就業。作為誌願服務預備隊的壹員,傅冬梅堅持做誌願者的“幕後誌願者”。同學們上班去了,她留在宿舍給大家收拾屋子;學生們回來就可以喝她白天晾的涼開水了。奧運會後,傅冬梅再也沒有去過鳥巢,但作為壹名幕後服務人員,她成了同學們心中最好的無記名誌願者。

2008年9月4日,經過學校的推薦和嚴格的面試、考核、培訓,傅冬梅進入北京民航通力航空服務公司實習,擔任檢票員。在那天晚上的日記中,她寫道:“今天是我第壹天上班。雖然是實習,但我會把實習當成真正工作的開始,認真做好每壹件事,為學校爭光,為自己爭光。”她堅持每天提前半小時上班,認真做好壹切準備,推遲十分鐘下班,認真說明值班情況。公司負責人對前來了解情況的校領導說:“我不知道,沒人能看出傅冬梅是實習生。妳們學校有多少這樣的學生,我們要多少。”

2008年6月24日上午,10,傅冬梅像往常壹樣,和同事小胡壹起來到西壩河汽車站,開始了為期壹天的實習。6時45分,壹輛801公交車在西壩河公交站東側進站前突然失控,快速駛向人行道,朝著等車的人群沖去。人們驚慌地逃離,但兩名背對著公交車的乘客並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見此情景,傅冬梅不顧壹切地沖到人行道上,將兩名不知情的乘客推到路邊。乘客得救了,但她被夾在車輪下,地上沾滿了鮮血。無論老師同學聽到消息後怎麽喊,都聽不到清晰清脆的回應。

董梅和毛娜睡的是雙層床。空閑的時候,董梅喜歡坐在床上,靠在墻上,把腳擱著,跟著MP3哼唱。犧牲前的那段時間,我每天都能聽到她在宿舍裏唱《日不落》。毛娜問她為什麽喜歡蔡依林。她嚴肅地說:“蔡依林不是壹個很好的舞者,但她堅持不懈。看她現在跳舞。我喜歡她的堅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