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壹鍵通”(簡寫為PTT),其實就是集成了對講功能的手機。用戶可以通過按下手機上的對講機按鈕直接與任何地方的團體或個人通話。
壹鍵通(Push-to-talk)是壹種“壹鍵通”(PTT)手機,結合了手機和對講機的功能。它使用手機網絡。PTT手機不同於普通對講機。第壹,對講機不需要經過網絡。第二,相對於普通對講機只能短距離打電話,依靠電力傳輸,這項服務有很強的優勢,包括漫遊。
特性
1.可以快速進行“壹對壹”或“壹對多”通話,就像使用對講機壹樣。
2.相比撥號後必須等待,“壹鍵通”按下通話鍵後3秒左右即可接通,通話延遲在1秒以內,接近專業對講機。
3.與對講機只能短距離通話不同,壹鍵通服務可以到達手機網絡可以覆蓋的地方,幾乎沒有距離限制。
4.相比對講機所依賴的專網的高投入,移動對講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CDMA網絡,大大降低運營商的運營成本和用戶的使用成本。
市場容量
據信息產業部估計,國內數字集群的潛在市場需求為800-900萬,2000-2005年產值達到500億元。
當前瓶頸
1.如何將延遲控制在用戶可以“容忍”的範圍內;
2.要實現兩大運營商、終端、不同系統的互聯互通,標準問題仍然是瓶頸。
成功案例
美國第五大運營商Nextcl擁有4000萬PTT用戶。
[編輯本段]“壹鍵通”大受歡迎,它是新技術的浪潮。
“壹鍵通”(PTT,中文翻譯為“Push-to-talk”)這種不新不舊的移動業務,如今已經成為手機新技術的代名詞,受歡迎程度僅次於3G,甚至被美國澤洛斯集團的調查報告認為是“下壹代手機的兩大熱點”之壹。可以在壹定程度上降低用戶的通話成本。
2004年在德國漢諾威剛剛結束的2004年CeBIT展會上,廠商們不遺余力地展示自己的壹鍵通手機,這也是最好的例子:三星SPH-A760手機剛剛浮出水面,支持壹鍵通並有望在今年第二季度上市的索尼愛立信T637和Z500也已嶄露頭角,西門子的產品據說也將同時推出,摩托羅拉也在海外發布了三款PTT手機。
推出全球首款“壹鍵通”GSM手機的諾基亞表示,2004年,諾基亞將推出具有“無線壹鍵通”功能的全系列GSM手機,其中包括采用Symbian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從2005年開始,諾基亞推出的所有新的GPRS/WCDMA電話將全面加入“無線壹鍵通”功能。
新技術的另壹波浪潮已經開始。
什麽是壹鍵通手機?
壹鍵通(PTT)功能是壹種全新的移動技術,可以快速進行“壹對壹”或“壹對多”通話,就像使用對講機壹樣。該功能適合需要經常聯系的中小企業和需要與親朋好友聊天的個人用戶。但必須使用內置該功能的手機,普通手機無法使用PTT功能。不過,壹些支持高通BREW的手機將來可以通過軟件升級來支持PTT技術。
手機開啟PTT後,按下手機相應按鍵,即可與所選群組進行“壹對壹”或“壹對多”通話。美國CDMA運營商Nextel的PTT服務要求機主在通話前按住按鍵,放開後,對方聽到嗶嗶聲後才能通話。
與對講機只能短距離通話不同,壹鍵通服務可以到達手機網絡可以覆蓋的地方,幾乎沒有距離限制。PTT服務可以根據持續時間、時間段和流量收費,也可以按月付費,具體取決於運營商。根據美國高通和CDMA運營商Nextel的商業先例,采用包月制,費用在65438美元+05-30美元之間。
除了免費漫遊、長途通話、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優勢外,增加運營商收入、降低通信成本也是“壹鍵通”的主要賣點不過,“壹鍵通”仍然存在壹些不足。技術上,POC並沒有很高的技術門檻。事實上,從反應時間等技術指標來看,這種在手機上實現集群對講功能的技術是無法與集群通信技術相抗衡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POC延遲平均需要兩三秒。從壹些美國運營商的經驗來看,這項服務的成功主要取決於時間延遲。因此,將延遲控制在用戶能夠“容忍”的範圍內,是本次服務推廣的技術核心。
另外,PTT如果要定位高端商務人士,在保密性和通話質量上還是有壹定差距的。它要想定位低端藍領,不僅是能否做大利潤的問題,更是能否成功培養他們的使用習慣的問題,因為即使是“壹鍵通”也只是壹鍵通話,但在被動接收消息、發送語音消息等方面都需要壹定的操作,更何況培養壹個新的習慣很難。
業內專家預測,“如果定價和定位準確,PTT應該首先在青年市場取得成功。”
兩大陣營導致標準不同。
據信息產業部估計,國內數字集群的潛在市場需求為800-900萬,2000-2005年產值達到500億元。按照國際通行的專業用戶與移動用戶比例1: 10計算,到2005年,按照3億公網用戶計算,專業移動網用戶將達到3000萬。
盡管如此,也有人不看好,因為標準問題仍然是實現兩大運營商、終端、不同系統互聯互通的瓶頸。
去年,摩托羅拉、愛立信、西門子和索尼愛立信都發布了他們的POC系統,他們計劃在2004年第二季度推出可以相互通信的壹鍵通移動電話。同壹天,諾基亞也發布了POC技術,但該技術與上述四家廠商的技術不兼容。
雖然有幾家公司是“OpenMobileAlliance”(OMA)的成員,但鑒於這項技術的誘人前景,他們仍然在走不同的道路,並急切地制定了自己的標準。目前OMA成員主要分為兩大陣營。壹個是諾基亞和三星之間的聯盟,而另壹個陣營由摩托羅拉、西門子和索尼愛立信主導。雖然兩大陣營都采用了芬蘭手機廠商Espoo的POC技術,但問題是兩大陣營的壹鍵通手機目前還不能互通。另外,很多企業也在做自己的研究。例如,高通開發了基於CDMA2000網絡的PTT技術Qchat。
技術不兼容是行業裏最後壹件事。如果標準不壹樣,那麽市場註定會進入壹個碎片化的狀態,標準的差異會極大的影響市場的有序發展。
“只有大家達成* * *理解,技術才能互相兼容,不同運營商的手機才能互通。如果壹鍵通要進入市場,這壹點至關重要。”業內專家認為。
運營商還在醞釀。
壹方面,面對潛力巨大的POC業務市場,摩托羅拉、西門子、諾基亞等廠商都在暗中發力。另壹方面,與廠商爭先恐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運營商對POC的態度依然曖昧。
跨運營商“壹鍵通”的可能性很小。目前運營商、設備廠商、手機廠商還沒有出臺統壹的標準。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PTT業務分別基於GPRS網絡和CDMA1X網絡。到目前為止,運營商還沒有嘗試互相溝通。在標準尚未統壹的情況下,運營商顯然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不過,專家認為,手機運營商很清楚這壹功能可以鼓勵用戶更多地通話,從而增加他們的收入。同時,這項業務很可能被聯通定位為新的市場殺手級應用。這項業務的推行,或許意味著聯通可以穩定現有手機用戶,爭取更多新用戶。
也有技術專家指出,PTT是基於未來3G和現有2.5G網絡的技術。如果運營商在核心網上有很好的IP基礎,實現全國企業專網會更容易,打PTT電話也會更方便實用。
據報道,高通和中國聯通已經開始合作。中國移動還在廣東、湖南和四川進行了多廠商業務測試。據廣東聯通透露,PTT的實際商用服務最早將於今年5月底6月初推出。
【編輯此段】“壹鍵通”是不是太過分了?
據廣東聯通透露,壹鍵通(PTT)商用服務最早將於5月底6月初推出,這股幾乎席卷全球的手機熱潮終於將在中國大顯身手。據悉,目前國內提供壹鍵通解決方案的廠商超過10家,東方通信、南方高科也推出了壹鍵通手機。從時間上看,國內手機廠商壹鍵通業務的發展與國外基本同步。
就在各大手機廠商和移動運營商紛紛開辟“壹鍵通”戰線之際,3月30日倫敦“壹鍵通”世界峰會傳來警笛聲。T-Mobile的CEO Otto公開表示,把壹鍵通搞得這麽火會很危險,就像幾年前移動互聯網大出風頭壹樣。
當時商家壹心想把WAP應用到移動互聯網上。由於其碎片化的運行環境和不完全的兼容性和支持硬件,大大降低了其實用性,也導致WAP應用至今沒有太大的提升。現在的“壹鍵通”就像WAP壹樣,危險依舊。企業會犯同樣的錯誤嗎?
但是,既然很多商家已經壹路走來,回不了家,那他們可能就要反思了:“壹鍵通”是否已經達到了他們所需要的商業模式?用戶真的需要嗎?
Nextel模式受到質疑
在“壹鍵通”的發展過程中,Nextel無疑被視為這項技術的成功締造者,也因此成為了許多想要進入“壹鍵通”市場的運營商的典範。據說1993開始運營壹鍵通網絡的Nextel,現在擁有13萬用戶,遠不是美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但卻是全球ARPU(每用戶收入)最高、用戶流失率最低的運營商,每月從每個用戶身上收取69美元的利潤。業內普遍認為,這壹切不是漂亮的手機支撐的,也不是熱鬧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只是因為最簡單的“壹鍵通”。
然而,T-Mobile首席執行官奧托並不這麽認為。他辯稱,Nextel的高用戶回報率和低用戶流失率與“壹鍵通”關系不大,與其業務運營模式有關。奧托強調,Nextel的主要業務集中在中小企業市場和商業用戶,無論有沒有“壹鍵通”都可以做得很好。(註:T-Mobile是唯壹能與美國Nextel競爭的歐洲公司,它比其他公司更有優勢推廣壹鍵通業務。)
其實除了Nextel,還是很難找到第二個成功的人。當美國或歐洲運營商復制Nextel的模式時,他們並沒有立即取得成效。美國的Sprint和威瑞森在2003年開始提供壹鍵通服務。根據最新壹期的Fobers(福布斯)報道,這兩家大牌移動運營商“自去年秋天的軒然大波以來,幾乎沒有關於壹鍵通服務的聲音”。此後,法國Orange對今年的“壹鍵通”業務做了詳細的規劃,但其立足點卻遭到了很多批評。
Orange執行副總裁理查德·布倫南(Richard Brennan)在“壹鍵通”大會上自信地指出,現在40歲以上的用戶中有80%無法使用短信服務,Orange“壹鍵通”服務的語音消息將為他們解決這壹問題。但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不能使用相當成熟的短信服務,很難保證他們會使用時尚新穎的“壹鍵通”。甚至有歐洲分析師認為,“壹鍵通”只會成為少數用戶感興趣的玩具,永遠不會成為短信那樣的大眾業務。
此外,壹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Orange在為40歲以上用戶養成使用語音短信習慣的同時,無法阻止現有短信用戶轉而使用“壹鍵通”。會不會失去這部分用戶和短信業務?如果丟失了,損失能否被新開發的業務平均,是壹個很現實的問題。運營商的ARPU值不升反降也不是不可能。
簡而言之,Nextel的模型很有趣。從Nextel的調研來看,“壹鍵通”最大的賣點是“無需花費時間撥號或連接網絡,使用方便,通話時間縮短”和“成本低”。但不可否認的是,就像IP電話之於傳統長途電話壹樣,“壹鍵通”對傳統的語音通信和短信業務具有潛在的替代性,甚至可能成為它們的“殺手鐧”。ARPU能否真正提升,還是需要運營商有非常好的盈利模式和推廣方式。
面對這個燙手山芋,運營商用什麽來吸引用戶,“壹鍵通”是否值得運營商的巨大投入成為了另壹個問題。據悉,Orange和美國的壹些運營商目前只是在試運營階段,真正好的模式值得論證和期待。
“壹鍵通”市場存在變數
雖然“壹鍵通”技術得到了廣泛的贊譽,但它能否在通信市場站穩腳跟仍存在諸多變數。
市場需求是爭論的焦點。雖然“壹鍵通”這個概念很實用,但是有多少人願意把手機當“對講機”用呢?如果“壹鍵通”服務的服務對象定位於政府機關、消防、防汛、應急救援部門和企業,那麽該服務可能會因為這項技術的廣泛覆蓋而獲得良好的反響。但政府部門和企業的應用需求市場畢竟有限,大眾市場又有多少人會“玩”這個服務呢?需要註意的是,目前北美的壹鍵通業務還是側重於零售、運輸、物流等行業的用戶,真正的個人用戶市場還需要運營商進壹步挖掘潛力。
商用前的另壹大問題是用戶定位。如果“壹鍵通”想定位高端商務人士,在保密性、通話質量等問題上還是有壹些差距的;如果要定位低端藍領,不僅能不能做大利潤,還能不能順利培養他們的使用習慣都是問題。因為即使壹鍵通也只能壹鍵通話,但在被動接收消息和發送語音消息方面需要壹些操作,更重要的是,很難培養出壹種新的習慣。值得提醒的是,當中國人對短信已經完全熟悉和接受的時候,“壹鍵通”是否還有市場空間就值得考慮了。
此外,合理的資費水平對“壹鍵通”服務的普及也至關重要。目前國內各方沒有明確說法,但根據Nextel在美國的商業先例,每月費用在65438美元+05-30美元之間。當然,美國的生活水平比中國高。如果運營商把這個標準照搬到中國,估計會有大量用戶被隔離在壹鍵通服務之外。所以價格怎麽定值得權衡。
不可否認,“即按即說”是壹項受歡迎的技術,但這項新技術不可避免地存在壹些缺點。據壹些用過的人說,在“壹鍵通”通話過程中,延遲問題依然存在。而且由於“壹鍵通”采用數據包傳輸方式,其延遲甚至比普通對講機還要長,壹般延遲在幾秒之內,在語音傳輸過程中會讓人感覺不適。當然,也有廠商宣稱延遲可以控制在壹秒之內,但在大規模網絡傳輸的過程中,其真實效果還需要實踐來檢驗。
另外,壹鍵通業務的特點決定了它必須具備壹些特殊的功能。比如這樣的手機要有壹個可以在街上放大語音的揚聲器,壹個可以馬上通話的特殊按鍵,待機時間長才能滿足對講機的需求。例如,為了實現不同網絡的互操作性,壹鍵通技術必須有其統壹的技術標準。但其統壹標準可能要到明年第壹季度才會推出。沒有統壹的標準,用戶就不明白誰能接受“壹鍵通”信息,誰不能。再比如,“壹鍵通”的語音速度必須達到壹定標準才能流暢,但這個指標還沒有定下來。當妳真正使用的時候,可能會從理論上的117 kbit/s降到20 kbit/s。
當然,即使面對諸多變數,市場永遠是需求驅動的,商家的熱情並沒有消退。如今,如何找到市場的切入點將是“壹鍵通”業務成功的關鍵。賽迪顧問通信與網絡咨詢事業部總經理魯國英博士認為,對於壹鍵通這樣的新業務,只要能在營銷上突出時尚、便捷的特點,壹鍵通手機在普通個人用戶市場更容易取代民用對講機。有業內人士認為,應該在企業用戶市場進行更深層次的營銷合作。比如運營商必須引入合理的套餐資費模式,利用VPN虛擬專用網為企業客戶提供打包服務和服務。運營商和終端廠商可以通過“捆綁營銷”等方式共同推動“壹鍵通”業務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