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工商銀行發布《關於清理長期不用的個人銀行賬戶的通知》稱,從今年7月起,將對用戶長期不用的個人銀行賬戶(借記卡和活期存折)進行清理。記者同時註意到,目前銀行的“睡眠賬戶”正在從“長期固定賬戶”清理為“壹人多戶”,同壹客戶名下的超額賬戶也將被銀行註銷。
工信部在近日召開的信息通信業防控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將以更加嚴格、精準的管控措施,深入推進“破卡行動”。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清理銀行長期不用的個人賬戶,有利於防止‘睡眠賬戶’被不法分子用作犯罪工具。此外,金融機構應通過新的技術手段加強對涉及違法犯罪的賬戶的監控,提高技術和數據的協同性。”
清理“睡眠賬戶”各家銀行不壹樣。
根據工商銀行公告,清理範圍截至今年6月30日。凡連續三年以上(含三年)無主動客戶交易、賬戶余額為零,且未簽訂信用卡、個人貸款還款或其他收付款協議的賬戶,其賬戶功能將調整為非櫃面業務。
光大銀行近日也宣布將清理個人睡眠賬戶和長期固定賬戶,重點針對壹人持有4張以上該行ⅰ類卡的情況。此前,平安銀行、興業銀行也發布公告清理股票賬戶。其清理範圍包括“壹人多戶”和“長期不動戶”。
記者註意到,中信銀行也在升級股票賬戶。早在65438+2020年2月25日,中信銀行就發布了《關於清理長期不活躍個人賬戶及個人開立多個結算賬戶的公告》,對長期不活躍個人賬戶、賬戶余額在10元(含)以下、同壹客戶在該行持有壹百個及以上正常或不活躍個人結算賬戶進行清理。4月,再次發布關於清理個人賬戶存量的公告。這次主要是針對超過規定數量的壹類、二類、三類卡。
記者通過梳理各家銀行發布的公告發現,部分銀行清理的賬戶主要分為兩類。壹種是賬戶余額不足10元且長時間無交易;另壹種是同壹客戶持有超過監管要求的賬戶。此外,銀行清理“睡眠賬戶”的種類和標準也不盡壹致。但多數銀行機構表示,清理相關賬戶的主要目的是落實監管要求,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風險,保障客戶賬戶資金安全。
需要註意的是,清空賬戶並不意味著壹定要直接銷戶,各家銀行的規定並不壹致。有的銀行註銷符合相關條件的客戶個人賬戶,有的銀行可以用有效證件核實身份,激活賬戶繼續使用。
從行業角度來看,根據央行公布的《2020年支付體系概況》,截至2020年末,中國* * *累計開立個人銀行賬戶1.24 . 61億戶,同比增長10.43%,增速同比下降1.64個百分點。人均銀行賬戶數達到8個。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王鵬博向《證券日報》記者坦言,目前,銀行清理“睡眠賬戶”的範圍確實在升級。事實上,央行早在2016 12就對客戶擁有多張銀行卡的“超額賬戶”做出了相關規定。“主動清理‘睡眠賬戶’,既是銀行機構積極落實監管政策,也是保障客戶賬戶資金安全的有效表現”。
銀行會因為涉案賬戶被罰款。
截至目前,已有多個省市和地區公布了對非法出租、出借、買賣人員的處罰情況。比如今年3月,昆明公示了第壹批懲治電詐的614名同案犯名單。出租、出借、出售銀行卡或支付賬戶並用於電詐犯罪的失信用戶,僅保留1張銀行卡,五年內不得開立新賬戶、暫停非櫃面業務或支付所有業務賬戶。從懲戒結果來看,名單上有614人,微信、支付寶等網絡支付將在五年內被禁入。
除了對個人用戶采取懲戒措施,金融機構也會受到相應的處罰。例如,昆明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強調,壹旦發現銀行分支機構違規操作,將給予暫停新開戶業務6個月的處罰,並對相關責任人實行“壹案雙罰”。
零壹研究院院長余百成向《證券日報》記者坦言,長期不用的賬戶浪費賬戶資源,對銀行和個人沒有實際價值,反而給不法分子實施電信詐騙留下了空間。因此,清理異常賬戶可以提高賬戶資源效率,保證資金安全,防範欺詐風險。個人要保護好自己的電話卡和銀行卡,不要出租或出售給陌生人,防止成為網絡詐騙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