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時代,企業必須認識到,溝通不是壹個結果,而是壹個順暢、多變、動態的管理過程,是組織活動和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
現代企業管理以人為本,有效的溝通是平衡和調節員工心理的有效杠桿,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根據管理學的溝通理論,簡要介紹了現代企業有效溝通的基本原則,闡述了現代企業有效溝通的控制、協調、溝通和激勵功能,從信息發送、信息接收、信息傳遞和溝通方式等方面分析和探討了企業有效溝通的障礙和原因,提出了運用溝通技巧、構建企業有效溝通體系和建立正確溝通渠道等實現有效溝通的根本途徑。
關鍵詞:有效溝通;現代企業;交流障礙
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內部的專業分工越來越精細。為了達到同壹個目標,需要各部門充分溝通,互通信息,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因此,有效的溝通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有效的溝通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增進相互了解,消除誤解、隔閡和猜疑,增強團隊的戰鬥力,提高員工的士氣,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激勵企業全體員工共同努力,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現代企業有效溝通的基本原則
管理科學中的溝通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之間傳遞或交換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的過程。有效傳播是壹個高可靠性、高準確性、被受眾充分理解的信息傳遞和交流過程[1]。對於壹個組織來說,壹次完整有效的溝通,是從信息的發送者開始,通過相應的渠道傳遞給既定的受眾,就特定的目標進行溝通,形成壹個完整的反饋的過程。它的基本特征是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以及交流的及時性和雙向性。當然,評價壹次溝通的效果,除了信息本身的要求,還要看溝通的結果是否與目標壹致。對於現代企業來說,就是能否解決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促進組織的高效運轉。
對於壹個現代企業來說,要想有效溝通,首先要認識到企業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本身就是壹個復雜的系統,其中任何壹個環節的變化都會對整個系統產生連帶影響。其次,溝通是壹個涉及假設、情境、意圖、方式、受眾、過程、產品、評價和反饋的過程,是壹個涉及個人、組織和外部社會的過程。再者,組織中的溝通氛圍會促進鼓勵性溝通或防禦性溝通。前者是與個人的壹種開放的、啟發性的交流,會促進組織和個人的發展。後者是與個人的封閉溝通,對個人是壹種約束,會降低組織的效率。最後,管理者本身對組織內部的溝通氛圍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有效溝通在現代企業中的作用
溝通貫穿於整個管理過程,是企業管理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作用顯而易見。
控制。通過溝通,將企業的方針、目標、政策傳達給員工,將員工的不滿和意見反饋給管理層,便於上層及時調整,實現有效控制。有效的溝通可以使公司的決策被員工準確理解並迅速執行。在實際工作中,只有通過這樣有效的溝通過程,公司的新決策才能得到準確有效的執行。
協調。無論是個人之間,個人與部門之間,還是部門與部門之間,組織內部的有效溝通都是極其重要的。如果組織內部的信息溝通渠道被堵塞,很難與員工的意見溝通,就會讓員工感到壓抑,產生抱怨。這樣,不僅會影響員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態度,還會嚴重影響組織的正常運轉。因此,有效的溝通是協調個人和部門,形成良好企業文化的壹種方式,可以保持工作的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交流。企業集團成員之間的溝通包括相互的物質幫助、支持和情感交流。信息溝通是企業與其目標和團隊成員之間的橋梁。在實際有效的溝通操作中,企業的觀點、願望、立場都可以通過溝通引起對方的註意。再偉大的想法,如果沒有傳遞給別人,沒有被別人理解,都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同樣的信息是因為
激勵。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每個員工都有被他人尊重、理解和實現的需求。對於員工來說,能否高效工作,能否培養對企業的歸屬感、忠誠度和責任感,能否從日常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與員工的關系。心理契約?實現的程度。建造?心理契約?過程是充分發揮員工積極性、創造性和智慧的過程,也是保證員工具有高度凝聚力的過程。壹個優秀的管理者應該通過有效的溝通來改變員工對工作的態度,讓員工意識到自己即將完成的工作是企業整體目標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員工也能在這樣的相互配合中努力工作[2-3]。
企業內部有效溝通的障礙及原因
雖然企業內部溝通的重要性已被大多數管理者所認識,但在工業時代企業生產和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下,我國大多數企業形成了?強制?我們的管理模式只強調管理的統壹性、權威性和絕對性,而溝通功能長期被弱化,壹定程度上導致管理效率低下。時至今日,管理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尤其是企業內部的有效溝通,仍然存在很多障礙和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信息發送者的指令是嚴格的。企業管理者作為管理活動的主要執行者和參與者,是信息的主要發送者,在信息溝通過程中往往占據主導地位。由於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中國企業中普遍存在上下級恐懼心理。等級制度?上級管理者在與下屬溝通的過程中,往往表現得主觀武斷,習慣於通過發號施令的方式與下屬溝通信息,而不註重尊重、理解和關心下屬,往往無法形成真正的平等溝通,容易使下屬產生逆反情緒,導致信息接收不完全,導致溝通障礙,影響信息傳遞的效果。同時,信息的發送者對信息的內容有自己的主觀認識,在信息傳遞和交流的過程中,往往會不自覺地給信息的接受者壹些暗示,不確定信息是否收到或收到是否正確,從而導致信息的失真。
信息接受者單方面接受。作為信息的接受者,雇員有選擇性地接受信息的傾向。他們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價值觀、經驗和理解,對信息進行人工過濾,有選擇地接受信息,使之對自己更有利,而不管它是否與組織目標和管理決策有關。以知識型員工為例。知識型員工通常有獨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工作中追求自我價值,受不了上級的遠程指揮。所以在與這類員工溝通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價值層面的溝通障礙。此外,信息發送者的暗示、信息接受者與發送者的地位差異、接受者對發送者的信任,都會導致員工對信息的接受不完整、不準確,無法對信息進行及時反饋,使溝通僅限於自上而下的單向溝通。
信息傳遞的渠道被堵塞。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經過的組織層級越多,路線越長,浪費的時間越多,越不能保持信息的真實性。在層層傳遞同壹信息時,往往會受到個人記憶和思維能力的影響,導致信息被部分過濾或人為修改,從而降低信息交流的效率。所以,壹個企業內過多的組織層級也會在壹定程度上增加有效溝通的難度。
溝通方式單壹。溝通方式的選擇也會影響信息傳遞的真實性。大多數企業的溝通渠道比較單壹,還停留在壹些傳統的溝通方式如指令、報告、會議等。管理者往往只重視正式溝通而忽視非正式溝通,只重視傳統溝通方式而忽視現代溝通方式[4-5]。
實現有效溝通的根本途徑
運用溝通技巧
現代企業管理者作為信息的傳遞者,應該運用各種溝通方法和技巧,盡可能細致地與員工溝通,以使與員工的溝通達到最佳效果。管理者需要掌握壹些溝通技巧。
尊重下屬的不同意見。有很多管理者不能尊重下屬的意見,尤其是那些敢於提出意見,與自己意見不壹致的,往往礙於面子不肯接受,從而給下屬留下領導獨斷專行、心胸狹窄的印象。所以員工不敢提出意見和建議,久而久之就不再關心企業的問題。要成為壹名優秀的管理者,就必須摒棄這種思維模式,學會包容下屬的不同意見。管理者要鼓勵員工敢於懷疑和批評各種決策和計劃,這是領導者應有的人格魅力。管理者心胸開闊,善於傾聽和接受員工的意見,能讓員工感受到對企業的認可,從而對企業產生歸屬感,有利於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另外,從管理的角度來說,管理者應該讓員工在做決策前充分討論並發表意見,以獲得盡可能多的員工的知識,從而減少執行中的阻力,提高工作效率。
掌握聽說技能。企業管理者在與員工溝通的過程中要註重情感溝通。聽著。技能。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平等真誠地溝通,不要太快打斷對方,不要草率下結論,讓員工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在交談的過程中,管理者最好面帶微笑,以緩解員工此時可能出現的緊張情緒,並對員工隨時提出的更好的建議表示贊賞,可以給員工積極的心理暗示,增加溝通的有效性。作為溝通方,管理者不僅要善於傾聽,還要掌握?說?技巧,能夠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清晰準確地表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讓員工真正接受。另壹方面,如果企業管理者在與員工溝通時,擺架子或者用命令式的語氣來指示員工,很容易引起員工的逆反心理。
相互尊重和信任。溝通的效果不僅取決於溝通的內容,還取決於溝通雙方的人際關系。尊重員工的管理者容易得到員工的支持和信任,能夠讓員工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壹旦管理者得不到員工的信任,失去了民心,雙方的溝通就沒有意義,沒有效果。因此,在溝通過程中,管理者必須將員工置於與自己平等的地位,設身處地為員工著想,激發員工與管理者同甘共苦的積極性,有利於實現雙方的有效溝通[6]。
為企業建立有效的溝通系統
雖然溝通技巧和方法很重要,但溝通不僅僅是信息發送者單方面的技巧,有效的溝通應該是雙向的、多層次的。應該在企業內部倡導上下級之間、同級之間、部門之間、員工之間的溝通,形成良好的溝通氛圍,讓每個員工都能對企業的管理有話語權,讓員工感受到管理層對自己的重視和尊重,有利於上下級和同級之間的理解和溝通。這就需要制定相應的制度。
例會制度。例會制度可以加強員工與部門之間的溝通,便於及時掌握各部門的動態,使相關工作在會上得到及時溝通,快速發現問題,發現漏洞,及時補救,從而保證信息的暢通,提高各項工作的周密性和計劃性,使企業工作有序高效,不斷提高領導的管理效率。
建立信息反饋系統。信息反饋是完整管理溝通不可或缺的環節之壹。信息反饋是壹個雙向溝通的過程。發送者向接收者傳遞信息和觀點,接收者反饋發送者發出的信息,形成循環。管理者在與員工溝通後,要註意員工對信息的理解和反饋。通過調查、詢問和評估,他們可以了解員工對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情況,鼓勵接受者積極反饋信息,進而修改和調整相應的管理措施。信息接受者必須把握自己在信息反饋中的主導地位,排除壹些心理幹擾和可能的權力威懾,客觀準確地進行信息反饋。總之,企業要盡量平衡信息的雙向溝通,建立完善的雙向溝通機制,讓企業真正實現有效溝通。
建立激勵-暗示機制?。合理化建議是企業民主管理的傳統措施和手段。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我們應該借鑒這壹良好傳統,使之成為制度化、規範化的內部溝通渠道。公司在決策時,最大限度地聽取員工的不同意見,鼓勵員工暢所欲言,可以對企業管理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甚至是管理者的不足提出建議,讓員工切實感受到企業所有者應有的責任和權利。激勵-暗示制度可以使企業中的每壹個員工直接參與管理,與管理者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溝通,以開放、積極的方式表達或宣泄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提高企業內部的信息溝通水平。
建立正確的溝通渠道。現代溝通管理首先要構建暢通、及時、有效的溝通渠道,最終形成企業內部信息交流的溝通體系。壹方面生成管理信息指令並及時傳遞到企業各部門,另壹方面及時為企業決策中心提供有效信息,形成決策的信息基礎,為決策者提供決策參考。
建立扁平化的組織結構,縮短信息傳遞鏈條。信息傳遞鏈條過長,會減緩流通速度,造成信息失真。所以要減少組織層級,拓寬信息渠道。扁平化組織結構是現代企業為適應信息經濟的節奏而產生的壹種組織結構。減少了信息的失真,最終加快了企業的快速反應速度,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優勢。
采用多樣化的溝通方式。有效的溝通取決於溝通方式的選擇。作為企業,要充分考慮組織的行業特點和員工的心理結構,正確選擇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通過正式溝通傳達指示、命令和組織決議等信息;利用非正式溝通來激勵和指導下屬,宣傳思想,交流思想,建立良好的關系。現代企業的溝通形式多種多樣,口頭溝通適用於企業內部的信息傳遞和日常交流,包括發布指示、面談、開會、請示匯報等。書面交流更正式、清晰、準確,屬於正式的交流方式。對於壹些需要雙方確認的重要信息,可以采用這種正式的方式進行溝通。其他溝通方式包括電子郵件、報紙、雜誌、電視、論壇、留言板、企業聚會等。這樣的溝通方式有利於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增加企業的凝聚力。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壹些形式,建立完善的溝通體系。
總之,在信息時代,企業必須認識到,溝通不是壹個結果,而是壹個順暢、多變、動態的管理過程,是組織活動和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現代企業必須重視有效溝通,選擇合適的方法,使用正確的渠道,進行有效溝通,才能實現組織目標。企業管理者必須學會善於運用溝通手段來保持和激發企業的活力,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參考資料:
[1]何春麗。企業內部有效溝通的障礙分析[J].經濟研究指南,2010(16):25-26。
[2]周三。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姜維,嚴進。管理溝通:成功管理的基石[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4]康青。管理溝通[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5]鄭琦。論現代企業管理者的有效溝通技巧[J].科技致富指南,2012(6):279-313。
[6]趙曉東。論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有效溝通[J].投資與合作,2012(1):231。
;
↓1↓北師大繼續教育學院函授學院是正規教育嗎?
函授屬於成人高等教育。如果是正規途徑獲得的證書可以通過,但是是否是國家承認的,需要通過教育部Xuexin.com去查。可以查壹下學歷。註冊後匹配個人信息,學歷自動顯示。
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和教師培訓學院是北京師範大學成人高等教育、網絡教育、教師教育培訓和其他形式繼續教育的統壹管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