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從傳播學角度幫忙寫《與強強的三人行》這篇文章。

從傳播學角度幫忙寫《與強強的三人行》這篇文章。

《強強三面》是鳳凰衛視1998年3月創辦的電視談話類節目,至今已有10年。本欄目壹直堅守著晚上11: 30(首播)和中午12(重播)這兩個默默無聞的時間段,周壹至周五每天播出壹次,播出頻率極高,制作成本極低,卻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相對於很多電視脫口秀節目開播後屢陷困境,開播後還要“下課”壹兩年的局面,《唐強三面》不僅頑強生存,而且影響力越來越大,給很多國內外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過去的10年裏廣告收入過億元。2006年,主持人陶以3.2億的品牌價值在《蒙代爾》雜誌評選的“2006年中國最具價值主持人”排行榜中名列第三。(1)“鄧永鏘三面”的秘密是什麽?本文著重挖掘該節目的成功因素,試圖為中國電視談話節目提供壹些經驗。

壹、人際交往的魅力

電視談話節目是將演播室裏主持人與嘉賓(部分節目包括觀眾)面對面的人際交流,通過電視轉化為大眾傳播的壹種電視節目類型。電視談話節目雖然可以依托電視這壹大眾傳播媒介來擴大受眾,但其主要表現形式是面對面的人際談話和交流,這既是它與其他電視節目的區別,也是它的先天優勢。

人際交往是個體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②是人類誕生以來就存在的壹種精神和信息交流方式。人們通過人際交往及時了解環境的變化,並據此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適應新的變化,與他人建立社會交往與合作,釋放精神壓力。因此,人際交往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證。

步入工業文明後,火車、飛機、電報、電話等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使人際交往變得更加容易和方便。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繁忙的工作和生存的壓力並沒有增加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人際交往。20世紀30年代以後,電視、網絡等大眾傳播工具相繼出現,面對面交流的時間被這些大眾傳播工具所占據,如聽、看、讀,人們面對面的人際交流時間急劇減少。笛福和保羅·吉斯在《大眾傳播原理》壹書中指出,大眾社會中個人與周圍社會秩序的關系有三個特點:“1。心理上,個體處於與他人疏離的狀態。2.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普遍缺乏人情味。3.個人更自由,不受非正式社會義務的束縛。”可見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缺乏面對面的人際交往。在社會轉型期,中國的群眾也從農業社會傳統家庭中具有情感和人格特征的人,轉變為其他城市工業生產線上的“原子”。他們缺乏人際交往渠道,無法擺脫孤獨。他們迫切需要解釋、溝通、訴說這壹切,為自己的存在和發展找到坐標和情感支撐。

《鄧永鏘三面》很好地抓住了社會轉型期中國人渴望與人交往的社會心理,應運而生。它還原了傳統社會中以電視為大眾傳播工具的面對面人際傳播狀態,充分展示了面對面人際傳播的魅力。在處理談話氛圍的時候,《鄧永鏘三面》很少進行過多的策劃和包裝,對於壹周播出五次的節目數量,也不可能提前策劃好每次談話的內容。所以,用主持人陶的話來說,這個節目“就是那種和我們普通朋友的聊天,我們只是用自己的本色,把電視裏生活中的聊天盡可能的真實”。“聊天經常強調聊天的過程...大家都是性情中人,暢所欲言,樂此不疲……”(4)

所以在欄目背景環境的布置上,《鄧永鏘三面》以本色取勝,非常簡約溫馨:壹桌三椅,壹人壹杯,有點像家裏溫馨的客廳,又有點像城市裏悠閑的茶室,沒有音樂伴奏,沒有觀眾。客人在這裏的感受和在家裏差不多。同時,只有三位嘉賓和主持人在演播室聊天的錄播模式,也有利於談話者的心理放松和聊天情緒的培養,從而減少普通嘉賓進入演播室容易遇到的“情境約束”,減少嘉賓的不適和陌生感,讓嘉賓和主持人在侃侃對話。

在交談中,主持人陶和嘉賓們都以自己的本來面目出現,穿著隨意,下班後去了朋友家。說話的語氣和使用的語言就像在生活中與朋友聊天時壹樣隨意和平淡。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主持人陶激動時語無倫次、結結巴巴的樣子,也可以看到嘉賓們本色出演的表現。比如作家王朔在節目中講到幸福的時候,把座位旋轉了90度,笑得前仰後合,像個孩子壹樣手舞足蹈。這些嘉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通常都是嚴肅、莊重、不茍言笑的,看起來有點疏遠。但在這個節目中,他們完全放松,不經意間露出了本來面目,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相反,人們覺得他們機智,幽默,更友好的本色。所以《鄧永鏘三面》沒有作秀,沒有包裝,體現了生活中朋友間對話的原生態節目形式,對於缺乏可以面對面交談的朋友圈,人際交往較少的現代人來說,很有吸引力。人們坐在電視機前,感覺“鄧永鏘三面”就是他們的朋友圈,他們可以從節目中獲得說話的滿足感和快感。

二,流行話題的文化解讀

朋友之間交談的話題大多比較寬泛、隨意、跳躍。《鄧永鏘三面》聊天話題廣泛,可以聊政治,比如臺灣省選舉、陳水扁;也可以聊聊華南虎照事件等社會熱點話題;或者聊婚戀等情感話題;妳也可以“八卦”和評論娛樂圈的人,比如陳冠希艷照門的醜聞等等。雖然話題在不斷變化,但有壹點是不變的,那就是聊天內容都是最近觀眾最關心的新聞事件。顯然,這是所有脫口秀都在做的事情,但《鄧永鏘三面》從壹個非常獨特的角度切入新聞事件。在如何談論這些新聞事件,從什麽角度談論這些新聞事件方面,《鄧永鏘三面》可以對流行的社會現象進行文化解讀,註重從中西文化和兩岸三地的不同文化視角對信息進行加工,從而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下受眾思想的交流和碰撞。這樣,談話內容就是面向聽眾的。

目前,媒體之間的競爭已經轉變為欄目的競爭,而欄目競爭的焦點是信息處理方式和傳播形式的競爭。面對信息同質化的局面,占據什麽樣的信息資源已經不是決定性的,重要的是如何解讀和傳播這些信息。同樣的新聞信息,不同的媒體會有不同的解讀,形成不同的“代碼”,這是當今媒體競爭的關鍵點。媒體的“編碼”能力就是媒體的競爭實力。對於同壹個新聞事件,不同風格的脫口秀欄目會選擇各自的視角,挖掘話題,展現各自的個性特征。

《鄧永鏘三面》擅長對社會現象進行文化分析,即擅長從文化角度回應社會熱點話題,談文化品位。因為交談的嘉賓大多是學者,所以往往會不落俗套地聊壹些平常的事情,有很深的文化內涵。節目嘉賓鐵三角集團的許子東和梁文道都是研究過中西文化的學者,其他嘉賓壹般都是對所要討論的話題背景有壹定了解或研究的人。所以他們的觀點往往很獨特,不汲取別人的智慧。這次談話的目的也表明了鳳凰衛視的辦臺思路:“不管怎麽迎合,怎麽註重收視率,都沒有問題,但必須堅持三件事:文化、道德、品位。”只要把握好文化、道德、品位的原則,就可以放手去迎合觀眾,也可以把收視率引入節目評價體系。" ⑤

他不僅擅長對流行話題進行文化解讀,與唐強的壹個爆肚也註重利用自己的優勢實現中國、臺灣、中國與西方的文化交流與碰撞,即可以關註他所講話題背景上的中西、港臺、大陸的比較,開闊視野,實現文化的溝通與交流,從而拉近全球華人之間的距離。

第三,平等輕松的談話氛圍

人際交往的壹個重要特點是“任何壹方都無權強迫對方,也沒有接受強迫的義務”,這意味著人際交往是壹種相對自由、平等的交往活動。否則無法順利完成人際交往。因此,電視談話節目也必須營造和體現平等的人際交往氛圍。

《唐強三面》將節目定位為朋友間的聊天方式,對話的雙方、主持人和觀眾都被定位為朋友,處於平等的地位。主人對客人有三種稱呼。壹種是“稱兄道弟”,如梁文道的“聞道哥”,許子東的“子東哥”。二是稱呼客人為老師;有三個人是直呼其名的,比如稱劉嘉玲為“嘉玲”。這幾個標題的選擇都很厚道,符合聊天節目的定位,從而拉近了嘉賓和觀眾的距離。談話的基調不是說教和教學風格,而是壹種平等、輕松的談話氛圍。

對於被談論的人,我們也是站在平等的角度談論。以前,在媒體的“聚焦”下,觀眾看到做出成績的政治家、名人、明星的形象是完美的,關於他們的新聞報道也是眾口壹詞。這種對名人的看法是向上的,不是平視的;人物的介紹也是扁平化的,沒有多面性,以至於這些名人被誤解為在工作、生活、道德、人生各方面都很完美。但《鄧永鏘三面》對這些公眾人物的討論,並不是錦上添花,而是把他們還原到真實的人身上。從這個角度來看,各種權威的光環消失了,觀眾看到的是各種優缺點和自己壹樣的人。

這種平等而獨特的分析世界的方式,使長期處於“無我”狀態的觀眾在媒體的權威和指導性話語下感受到了獨立而自由的話語權,給壹向受教育的中國電視觀眾以新鮮的視聽感受,無形中培養了觀眾的平等民主意識,這是中國現代化急需培養的現代公民的必備素質之壹。主持人陶被《新周刊》譽為“最具平民意識的新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