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江蘇江陰有塘橋鎮嗎?

江蘇江陰有塘橋鎮嗎?

塘橋鎮

地址:江蘇蘇州張家港

江陰沒有塘橋鎮,張家港有。

張家港市塘橋鎮位於中國沿海和長江兩大經濟開發區的交匯處。位於新興港口城市張家港市東南部,周邊有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等大中城市。東臨蘇通長江大橋,南臨沿江高速,西接蘇豫章壹級公路和江陰長江大橋,北靠黃金水道長江。204國道縱貫南北,338省道橫貫東西。全鎮總面積94.4平方公裏,總人口20萬,其中戶籍居民8.9萬人。下轄兩個辦事處,三個社區居委會,14個村委會。

塘橋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有蔡墩、徐家灣等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有明代肖佳橋、鴻基橋等歷史遺產。鎮北的古黃寺鋪是唐代高僧鑒真第六次成功赴日的吉祥之地。當代水利專家張光鬥、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錢昌照、晚清花卉探險家龐忠祿等名人都誕生在塘橋。

名勝古跡?

境內南部和西部屬於長江三角洲古沙嘴地區,成陸年齡7000多年。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之前,就有人類活動。代代相傳,繁衍生息,形成了悠久的沙洲文化歷史,留下了茯茶、鑒真大師、韓世忠、蘇東坡、徐霞客等名人遺跡,湧現出壹批古剎、古橋、古園林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築。沙洲的土耕,造就了明清時期的帝國史家、大學士,民國時期的音樂家、篆刻家,近現代的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壹大批人才。沙洲的人民是勇於戰鬥,敢於勝利的人民。從明朝抗擊日寇、清朝抵禦外侮,到近代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者,他們獻出了生命,書寫了永載史冊的輝煌業績。文明史激勵著後人奮進,先烈們的英雄業績將永遠銘刻在他們心中,古今文明史的發展將在這片土地上不斷延伸。

杜東法院?

杜東法院位於204國道和338省道交匯處的塘橋鎮。這裏是公元753年唐朝僧人鑒真大師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起航的地方,古稱黃寺鋪。《沙洲縣誌》載:“連續五次失敗後,唐代高僧鑒真第六次起航於黃寺浦口,成功東渡。”1963年,鑒真大師逝世1200周年紀念委員會在黃寺浦口立了壹座石頭經典建築以示紀念。日本朋友經常來表達他們的敬意。1994市政府決定擴建杜東法院和鑒真杜東紀念館。杜東法院規劃面積15公頃,總投資2000萬元。景區由杜東紀念館、杜東大橋、紀念碑亭和景莊組成。全園突出水景,體現江南水鄉田園風光。2001,杜東法院壹期工程竣工。公園主體建築鑒真杜東紀念館占地2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70平方米。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了這塊匾。在大殿裏,有壹尊鑒真大師的銅像,高2.06米,重380公斤。大廳內有七幅壁畫,記錄了鑒真大師第六次成功東渡的艱難歷程,鑒真生平簡介及東渡路線。正殿後面的墻上掛著六幅木刻書屏。內容為《西遊記》節選,1342字,記錄了鑒真的第六次日本之行。主廳兩側陳列著鹿苑徐家灣和徐莊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和燜土,以及壹些日本友人贈送的有關鑒真的資料、書籍、照片和紀念品。?

走出正殿,有壹座唐代拱形石橋“杜東橋”,橫跨黃四浦兩岸。橋長18m,寬4.8m,高5.2m,單孔直徑6m,東西21級臺階。橋的東西兩側,有1塊石亭:壹塊石上刻著郭沫若1963年3月寫的“鑒真盲航東海,誠照太清”。自我犧牲是傳教藝術,唐風滿奈良城。另壹件刻有日本詩人安倍美祿第六次陪鑒真下西洋時,在船上仰頭懷古時所寫的詩《萬裏晴空》。期待春日之夜,月亮在李三山頂升起。”黃四浦上還有1的石頭建築、古碼頭和送唐朝的船只。有雪松林、桂花林、紅楓林、櫻花林、竹林等。,園中還種植了柏樹等50多種植物,使杜東苑顯得生機勃勃。?

自1999以來,* * *共接待各界人士30余萬人次,其中日本友好代表團50余人。僅2001壹年,就有226個日本代表團21團體來拜謁鑒真大師。杜東苑已成為連接中日友好交流的江南勝景。

徐家灣遺址?

徐家灣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鹿苑鎮南部,204國道21公裏裏程碑以東100米處。場地位於總面積約20,000平方米的高臺上。1985四八月份進行了發掘,面積425平方米。墓葬13座,灰坑18座,建築地基3座,井、溝、竈、燜土、獸骨、米等。共出土文物280余件,其中墓葬出土166件,勘探遺址出土103件,館藏文物20余件。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地礦部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地層古生物實驗室分別進行了C14的測定和孢粉分析。根據C14的測定,該遺址距今55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的崧澤文化。?

浙江農業大學的尤教授對出土的大米進行了分析。14水稻中,秈稻5個,占35.72%,粳稻9個,占64.28%。這種秈稻和粳稻的共存與崧澤和羅家角遺址相似。由於徐家灣遺址的發現,5000年前原規劃的海岸線要重劃,即原劃定的南岸在孤山地區向北移動10多公裏。該遺址對研究長江三角洲地貌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永昌寺?

位於塘橋鎮金村,始建於梁朝普通時期,是江南著名古剎之壹。距今已有1700年的歷史,寺廟在1958年的大躍進時代被拆除。1998 9月經市政府批準改建。2000年,永昌寺已建成34間客房,包括4個佛堂、東西廣場和齋堂宿舍,建築面積895平方米,與寺前廣場和斯通大道相呼應。全寺占地1.6公頃,是本市南部佛教人士舉行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