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貴州財經大學怎麽樣?請給我壹個明確的評價。謝謝妳。

貴州財經大學怎麽樣?請給我壹個明確的評價。謝謝妳。

貴州財經大學坐落在四季如春的山城貴陽南明河畔。校園占地7公頃,建築面積44000平方米。

貴州財經大學是貴州省教委直屬的唯壹壹所經濟類本科院校,已有33年歷史。10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貴州財經大學發展迅速,師資隊伍不斷壯大,經濟學科日益完備,在貴州經濟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貴州財經學院的前身是貴州財經幹部學校。為滿足經濟建設對經濟類專業人才的需求,1958年8月,省委、省政府決定在財政幹部學校的基礎上組建貴州財經學院,下設貿易經濟、會計、計劃統計、財政金融四個系,貿易、會計、會計、財政金融五個專業,當年招收四年制本科生201人。

1959年8月,貴州財經大學被勒令停辦1年,恢復秋季招生112本科生。但只是在1年,又被下馬,改為貴州財經幹部學校。

十年文革期間,學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校舍和教學設備損毀嚴重,圖書儀器完全丟失,教師幹部滿目瘡痍,學校基本成了壹片廢墟。

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1977年2月,省有關部門決定在原財經幹部學校舊址恢復重建貴州財經學院。中斷了17年的貴州財經學院終於恢復重建。19,78年9月,三個系(三個專業)參加全國高校統壹招生,分別是金融、貿易經濟、工業經濟。

貴州財經大學恢復重建以來,堅持“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進壹步完善經濟學科結構,以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目前,我院有7個系、2個學科系、4個研究所、7個本科專業和2個專科專業,還有函授部、計算中心和夜大電教中心。

改革開放政策賦予了貴州財經大學新生,並迅速發展。為適應四化建設對多層次人才的需求,學院擴大了辦學規模,拓寬了辦學渠道和層次。1989-1990學年,在校生2440人,其中本科生1092人,專科生168人,夜校函授生1300人。

為了提高教學和科研質量,學院領導特別致力於師資隊伍建設。1990年末,全院專任教師24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0余人,講師110,助教76人。壹批青年教師正在迅速成長,他們大多承擔了教學和科研任務,在工作中充滿活力。為樹立新壹代學科帶頭人,從1985到1990,學院* *派出5名青年教師出國留學,2名赴國內重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8人攻讀碩士學位,120名教師被派往中國深造和開展各種學術活動。他們中的許多人回到學校後在教學和科研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貴州財經大學註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努力使學校由“封閉”向“開放”轉變,為經濟建設和興黔富民服務。學院在註重課堂教學的同時,加強了教學實踐、社會調查和社會服務。經過多年的努力,實踐教學已成為學院的辦學特色,多次受到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表彰,受到社會的關註。

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貴州財經大學還積極開展科研活動。自恢復重建以來,學院的科研條件有了很大改善。現在學院擁有先進齊全的電教中心和計算中心,並購置了相當數量的電子計算機。新建的綜合樓裏建起了面積5000平方米的圖書館,藏書20多萬冊。

在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貴州財經大學已成為全省高級經濟管理人才培養基地,向社會輸送了2500多名本科畢業生。現有大專畢業生240人,夜校函授學員600人,通過舉辦短期培訓班和幹部培訓班,為社會培養了3000名進修生。同時,科學研究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78——1989全院發表學術論文661篇,學術著作47部,教材63部,譯著2部。承擔科研項目42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6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9項,獲得省、市、部委獎勵31。多項科研成果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和好評,其中專著《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商品生產和經濟改革》獲貴州省首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壹等獎;“自動手寫字符識別技術在貴州人口普查中的推廣應用”研究項目獲得貴州省科技成果二等獎,使貴州省成為全國唯壹壹個在人口普查中實行光電輸入的省份。並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壹個將這壹先進技術應用於大規模人口普查的國家。

貴州財經學院面向貴州省各地市招生。專業設置:經濟信息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涉外會計、行政後勤管理、土地管理、房地產開發;本科專業:統計學、金融學、貨幣銀行學、產業經濟、貿易經濟、投資經濟、會計學、經濟信息管理、企業管理。

通訊方式:郵政編碼:550003傳真:電傳:電話:5824725電報報名:交通路線可在貴陽乘坐1、2、4、5路公交車到達。主管部門:省教育委員會

學校建築面積:7.77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34萬冊:學生人數:4475專科生:282本科生:117函授夜大學生:3076教師:323教授:12副教授:80講師:655。

貴州財經大學貴州財經大學是壹所以經濟、管理為主,兼有法學、工學、理學的多科性大學。貴州財經大學創建於1958。40年來,貴州財經大學為國家培養了6500多名本科生,為省內外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們中的許多人已成為經濟管理部門、工商企業、教學科研單位和黨政機關的決策者和骨幹力量。學院占地550畝,建築面積近20.7萬平方米。到2003年,土地面積將達到650畝,建築面積將增加到21.3萬平方米。擁有信息網絡、多媒體、語音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圖書館藏書865,438+0萬余冊。新建的現代化圖書館於2001年8月竣工,電子閱覽室也進行了更新擴建。有16多媒體教室,3個多功能報告廳,16語言實驗室,8個基礎計算機實驗室,2個外語調頻廣播電臺,1風雨操場,1標準400米操場,1簡易200米操場,1體育館。學院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院位於貴陽市瑞金路,發展潛力巨大。北校區位於北郊鹿沖關下,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校舍隱藏在郁郁蔥蔥的松林中。自然植被覆蓋率為31%,人工綠地覆蓋率為15%。極目遠眺,貴陽繁華都市盡收眼底:白天,到處高樓林立;夜晚,燈海繁星點點。教室裏書的聲音很大,操場上松濤陣陣。1999教育部領導參觀學院後,面對廣闊的校園,贊不絕口,稱贊“這是個培養人才的好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