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化是壹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有各種技術問題需要掌握、突破和應用,有大量與企業各種人打交道帶來的組織協調工作和普及培訓工作,有企業管理制度不規範、不完善、不規範帶來的困難和困擾需要解決,甚至有來自傳統習慣的障礙和阻力需要克服,等等。如果信息部門附屬於企業中的其他部門(如財務部門、研發部門或營銷部門等。),不能滿足現代企業信息管理的需要。因此,企業信息化建設應該有壹個長期的、獨立的組織。除了負責信息系統開發,還應該有壹個有效的工作組,可以將企業體制改革與信息化建設結合起來。國外大型企業成立壹個名為“信息委員會”的領導小組,由CIO牽頭,企業高層領導和其他部門負責人為委員會成員,是壹種流行且理想的做法。在該委員會下,將建立壹個與企業其他業務部門同級的信息部門,負責信息系統的建設。這樣的信息部組織與信息部和CIO所承擔的職能和角色是分不開的。信息部門需要從各個業務和職能部門獲取原始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最終結果要服務於這些部門和領導的決策。因此,信息部門不僅要獨立於其他部門,而且要與這些部門有足夠的聯系和溝通渠道;CIO不僅要有充分的行政權力,還要與其他部門的負責人有良好的系統合作關系。
在壹個企業中,CIO是全面負責信息工作的總監,但不同於過去只負責信息系統開發和運營的純技術信息部門經理。作為高層管理決策的壹員,CIO直接對最高管理決策者負責,與總裁或首席執行官、財務主管壹起構成組織的“三駕馬車”。總之,CIO是既懂信息技術,又懂業務和管理的復合型人物,處於高級行政職位。他的主要職能是:
(1)參與高管決策。CIO參與高層決策有其自身的特點。要利用其所擁有的信息資源,幫助最高決策者制定企業發展的戰略規劃,通過充分有效地開發和利用企業內外的信息資源,尋求企業的競爭優勢或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CIO不僅負責信息資源管理範圍內的決策活動,還必須參與討論企業發展的全局性問題。因此,要求CIO對影響整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各個方面有全面清晰的認識。
(2)制定企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活動規劃。CIO應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需要,及時制定或修訂企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活動計劃,以實現行政管理的戰略意圖。當企業經營戰略發生變化時,CIO應及時投入信息技術和必要的資源條件來應對這種變化,使企業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戰略與經營戰略更加協調。
(3)管理企業信息流,規範企業信息管理基礎標準。作為信息管理的專家,CIO應負責制定企業信息流的框架,建立信息管理的基礎標準,如數據元標準、信息分類編碼標準、用戶視圖標準、概念數據庫標準和邏輯數據庫標準等。,做好數據重組,改造無序的數據環境。企業信息化的實踐證明,只有以數據集為基礎,以整體數據規劃為中心,開發面向信息流的應用系統,才能獲得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動權。
(4)負責企業信息系統建設的規劃和宏觀管理。CIO作為企業信息系統建設的直接領導者,要掌控和協調信息系統的發展規劃、運營管理、安全管理、人員配備和預算,統籌考慮系統建設的硬件、軟件和應用問題。同時,代表單位與信息系統開發商和技術設備供應商打交道,與信息技術服務商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根據企業的業務和管理需求,對其信息技術“完整解決方案”進行審核,並行使否決權。
(5)為企業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技術支持。管理和技術是企業發展的兩大關鍵。當今時代,管理問題相對穩定,而技術熱點變化非常快。作為信息技術專家,CIO必須密切關註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分析新技術對企業管理和競爭戰略的影響,以便及時做出快速反應。
(6)評估信息技術的投資回報。面對眼花繚亂的信息技術,CIO必須關註信息技術的投資回報,在信息技術投資和企業管理效益之間尋求平衡。這是壹個CIO在現代企業日益激烈的技術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條件。信息技術的先進性和可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這些新技術被盲目地、單方面地甚至是時尚地引入和實施,而不考慮它們的回收期和成本/收益關系,就會使自己處於被動地位,失去在高層管理決策中的地位。
(7)宣傳、咨詢和培訓。作為信息技術部門和信息服務部門的最高負責人,在操作層面,CIO要幫助企業各部門的信息人員、業務人員和用戶轉變觀念和認識,並對他們的意見、詢問和幫助進行良好的反饋。同時,CIO還負責對企業內所有員工進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教育和培訓。
(8)信息溝通和組織協調。壹方面,CIO是最高管理決策者和信息部門之間的聯系人。他負責將行政管理的戰略、意圖和實施計劃傳遞給信息部,同時向行政管理團隊匯報信息部的成績、生產能力和發展方向。另壹方面,CIO還應承擔整個企業各部門、各環節以及內外部環境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協調,實現企業的協同運作和信息資源的共享。
因此,CIO作為跨技術、跨部門的高層決策者,應充分利用企業內外的可控信息資源,不斷完善企業的信息基礎設施,並註意協調企業管理與信息技術的關系。他們必須從企業管理的角度,有意識地選擇和運用信息技術,通過對信息資源的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促進管理機制的變革和業務結構的調整甚至重組,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決策水平,增強企業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的快速反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