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回宇對小文的欣賞

回宇對小文的欣賞

回宇:中國畫的傳承與發展

當今繪畫藝術界對中國畫的發展有兩種認識:壹種認為中國畫發展停滯,中國畫作為封建意識形態的壹部分,在絕對封閉專制的社會中存在了幾千年。同時,中國畫理論的薄弱制約了中國畫的實踐,使中國畫的發展“停滯不前”,現在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狀態;另壹種理解是圍繞筆墨等於零這壹觀點的片面理解。現在認為中國畫應該是“筆墨等於零”,中國畫的筆墨技法發展到了最後。認為“等於零,所以沒必要談發展”。顯然,這兩種理解都太片面了。有些人只是基於自己的簡單認識和當前中國畫發展中遇到的壹些困惑,就對中國畫的發展下了壹個結論,這是非常錯誤的。

中國畫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歷代傑出的畫家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使得這門藝術歷久彌新。當前,關於中國畫的發展,我們必須有以下三點認識。

壹、繼承是認識和理解中國畫發展的前提。首先,繼承和發展相輔相成。沒有傳承,就談不上發展。中國畫需要傳承。沒有傳承,就無法真正理解中國畫的精神內涵。我們只知道,不知道為什麽,甚至不知道為什麽。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發掘中國博大精神的傳統文化,不斷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不斷發現中國畫的文化外延,從而了解中國畫強大生命力的源泉。沒有繼承,就無法深入了解和理解,就會產生錯誤的觀點。比如詩、書、印的完美結合,是中國畫的重要特征之壹,也是中國四大傳統優秀文化的綜合表現。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東西。所謂國畫,只有畫,沒有銘文,沒有印章,沒有詩書,美其名曰“創新”。再比如,對繪畫藝術境界的追求,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畫家的目標,也是中國畫美的壹種體現。所謂“神”也是如此。東晉大畫家顧愷之曾提出“正”、“正”、“實現正”的思想,以展現“寫”、“傳”、“通”的藝術境界。但是現在有些人完全不理解。他們打著強調自我感覺的旗號,用壹些奇怪的方式做出壹些沒人能理解的東西。毫無章法和技巧可言,但他們標榜表達自我,突破傳統束縛。其次,中國畫家要保持自己的中國畫,要自信,要好好發展,要讓世界接受。因此,我們應該認真研究和發掘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繼承和發展中國畫藝術,從而擺脫盲目崇拜外國繪畫藝術、盲目模仿西方、盲目貶低甚至否定中國傳統中國畫藝術的弊端,不要讓自己失去了自己熟悉的壹切,別人的東西不熟悉,最後只能是撿人家的眼淚跟人家吐。更不用說中國畫“墻內花,墻外香”的現象了。壹位朋友曾經告訴我,他在荷蘭參觀美術館時,壹位西方藝術家疑惑地問他,很多西方藝術家在創作時都希望吸收和借鑒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藝術精華。為什麽不自己繼承發揚,卻壹味的模仿我們?

第二,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止。中國畫永遠在發展,永遠在前進,永遠在進步,永無止境。首先,從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角度來看,任何事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中國畫也不例外。事實上,繪畫從最早作為壹種生活記錄和裝飾的形式,逐漸演變為帶有鮮明中國社會烙印的國畫,這也是壹個很大的發展和演變。在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進程中,中國畫也經歷了許多變化和演變。如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畫以人物畫為主,隋唐時期,人物畫和山水畫的發展達到壹個高峰。到了宋代,寫意和工筆使中國畫的發展進入了壹個小高潮。這些都揭示了中國畫的繼承、發展和創新。說中國畫發展“停滯不前”,走到了所謂的“死胡同”,不僅不科學,也是反科學的。其次,從傳統中國畫的工具和載體來看,中國畫也在不斷前進和發展。我們知道,最早的繪畫藝術是從巖壁開始的,然後到竹簡,再到絲綢和紙。這是壹個不斷發展、進化、完善的過程。從技術上來說,以山水畫為例,唐代以前基本是以素描和速寫為主,到了唐代以後慢慢出現了各種畫法,在速寫中有了具體的畫巖石的方法;人物畫方面,以前是以素描為主,後來是以水墨畫為主,再到現在的水平。目前中國畫的發展確實遇到了壹些困惑,這是任何事物不斷變化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但是,就此妄下結論,認為中國畫就此終結,是值得懷疑的。

第三,發展方向多樣。中國畫從起源到現在,歷經幾千年而不衰。在社會、經濟、文化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國畫經歷了歷史與現實、古典與現代、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第壹,向科學方向發展,與科學緊密結合。在當前的中國畫創作中,人們已經開始用許多科學手段來代替傳統的繪畫技法,比如造型技法。以前完全依靠素描技法,現在已經開始使用“拍照”、“臨摹”等現代技術手段來實現;再比如國外已經出現的動畫技術,可以通過類似電影的手法,讓壹幅畫以動態的形式展現出來。前段時間動態出現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二是內涵元素越來越豐富。壹幅畫包含了很多中國畫的元素,比如筆墨線條,同時也有西方雕版油畫色彩的元素。內涵元素越來越多,不局限於中國原有的東西,而是吸收了中西繪畫藝術的很多元素..第三,載體形式多樣。國畫壹直以絲綢、宣紙等載體為主,現在布等其他載體也開始出現。所以未來完全有可能出現更好的載體來展現國畫的繪畫藝術。第四,構圖形式多樣化、多樣化。中國畫很講究構圖。從古至今,中國畫講究壹個構圖,無論是畫面的內容,還是筆墨的分配。目前,我們看到許多現代構圖方法已經應用到中國畫中。五是向多紋理方向發展。未來多紋理發展是壹個可見的趨勢。中國畫目前的發展顯然不滿足於現有的肌理模式。人們利用材料的各種性質和各種手段,使載體產生各種肌理,以達到中國畫表現的最佳效果。例如,臺灣著名畫家劉在他畫的紙上嵌入肋骨,然後在畫作完成後逐壹提取,從而產生全新的質感。第六,更傾向於裝飾性開發。中國畫本身作為壹種裝飾開始慢慢發展。到了唐代,變成了以線描為主的繪畫,後來逐漸出現,現在有了畫與理的結合。第七,技術應用越來越多,帶來的新的發展趨勢已經很明顯,比如動漫的發展。第八,意象化的發展趨勢越來越鮮明。中國畫其實是壹種意境畫,不像西洋畫。中國畫來源於生活,但不是照相機般的對生活的純粹記錄和重演。它不跟隨實際的再現對象,而是在實際對象的基礎上加入了畫家對生活的思考和理解,表現了作者對世間萬物的認識和理解,高於生活。

總之,中國畫是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積澱的精華,是當之無愧的國粹。作為中國畫藝術家,只有在傳承中不斷挖掘,才能賦予中國畫新的內涵,才能感受到中國畫強大的生命力和無窮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