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語言系統的發展與語言應用能力的發展相結合的標準,兒童的語言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0-1歲是兒童言語產生的準備階段,也稱前言語階段;1-2歲的年齡是孩子開始學習正式說話的時候。當兒童說出第壹批具有真實意義和概括性的詞語時,標誌著兒童開始說話,也稱為言語生成階段。2-3歲是孩子能夠清晰、完整、表達自己的訴求和感受的階段。這個階段會持續到他們入學,也就是所謂的基本掌握口語的階段。對不同的孩子來說,每個階段的語言發展既有共性又有差異性。
兒童語言習得是壹個動態的概念,有壹個發生和發展的過程。1歲之前兒童語言的發展是壹個相關的、有序的、有規律的過程,從量變到質變。根據語言系統的發展與語言應用能力的發展相結合的標準,兒童語言的發展可分為:
(壹)語言發展的準備期
0-1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準備期,也稱前語言階段。對於這壹時期,國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兒童的語音發展如何為語言表達做準備,而國外的研究者則側重於兒童交際能力的發展。雖然側重點不同,但觀察到的兒童發音和語音發展順序的結果基本壹致。這種相同的發展趨勢可能是由發聲器官的生理成熟度決定的,但各民族兒童的發聲器官成熟度差別不大,所以他們最初的語音發展是* * *相同的。
這壹階段可分為:
1.單音節階段(0-3個月)
啼哭是嬰兒第壹個月的主要發音。在這個月裏,寶寶學會了調整哭聲的長短、音調和音高。在這個階段,寶寶的聲音辨別水平是相當高的。研究表明,新生兒在0-3個月期間已經形成了感知和辨別單壹聲音的能力。12天出生的新生兒對聲音刺激的反應會有所不同,表現為凝視或轉移目光,停止吮吸或繼續吮吸,停止踢腿或繼續踢腿。這種反應可以解釋為生命語言感知的第壹步,是壹種區分言語和其他聲音的基本能力。24天前出生的嬰兒對男性和女性的聲音,以及對看護者和不熟悉的人的聲音會有不同的反應。嬰兒感知語言主要是通過說話者的音高、音量和音色,為以後語言的產生和發展奠定基礎。
2.多音節階段(4-8個月)
4個月後,孩子進入牙牙學語階段。從這個時候到1歲,孩子經常對著玩具或鏡子自言自語,表現出交流的欲望。這壹階段兒童發量大大增加,發音內容多為輔音和元音結合的音節,有單音節發音向重疊多音節發音的過渡,如歐馬、巴瓦等。而且,多發音是對成年人社會刺激的壹種反應。在與成年人交往的過程中,出現了學習交流規則的雛形,人們能夠理解簡單的話語、手勢和命令。
3.發芽階段(9-12個月)
在這個階段,兒童不同的連續音節明顯增多,不僅僅是壹個音節的重復,相似詞的發音增多。
語言發展階段(12-36個月)
經過近壹年的語言準備,孩子開始進入學習英語口語的鼎盛時期。所以1-2歲也被稱為語言生成階段。這個階段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1.單詞句子階段(13-18個月)
13到18個月的兒童言語發展主要體現在言語理解的發展上,所以也叫理解言語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往往用壹個詞來表達壹個句子,我們稱之為詞句。比如孩子說“餅幹”,可能是指吃餅幹,或者告訴媽媽餅幹吃完了,或者餅幹掉地上了。簡而言之,此時的語言具有很強的情境性,家長需要把孩子身上附著的手勢、表情、姿勢等很多情境作為參考因素來決定孩子說話的意思。
這個階段的孩子雖然說的話少而簡短,但理解的比說的多得多。比如,孩子可能會把小貓、兔子、毛衣領子叫“毛毛”,但如果他們拿出這些物品的照片,問他哪個是兔子,哪個是毛衣領子,他就能分辨出來。總之,在這個階段,孩子會出現發音緊的現象。在說話前階段,此時可以發出母語中的壹些音或不發出,無意義的連續音節大大減少。他們往往只用手勢和動作示意,獨處時不會有自發的發音活動,會有短暫的靜默期。
在這個階段,孩子能夠理解的名詞和動詞的數量明顯增加。他們喜歡給物體命名,命名往往會出現泛化(比如上面提到的“毛毛”的命名方式)、狹隘(比如寶寶最先理解的車是自己的嬰兒車)、特殊化(比如寶寶尿濕了德德,媽媽來給他換尿布說“壞了”,孩子每次尿尿都會說“壞了”)。另外,在這個階段,孩子在發音時會有壹些大人的味道。但研究表明,這並不是因為發音錯誤,而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有壹個特殊的語法系統,有壹個與母語相似但完全不同的音位系統,這個系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
2.二字階段(19-24個月)
?這個時期是言語活躍的時期。隨著孩子詞匯量的擴大,孩子說話更加主動,產生了“單詞爆炸”。比如18個月的孩子,經常會說20個字左右的話,到21個月,可以說100個字左右。他們會經常糾纏大人,指著壹個物體問“這是什麽?”,要求大人說出東西的名字,然後問“它是做什麽用的?”,然後問“為什麽叫××”之類的。很多家長都被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現象困擾。其實這絕對是壹個可喜的現象。孩子詞匯量到200左右,就開始說不完整的雙字。
在這個階段,孩子進入第壹否定階段,喜歡提問,這讓很多家長感到很無奈。但是,這其實是孩子學習語言的壹種方式。他們開始頻繁使用疑問句和否定句。疑問句表現為提問,否定句表現為語言反抗。在這個階段,孩子從單字詞句子階段過渡到雙字詞句子階段,開始說“媽媽抱抱”,因為非常簡潔,看起來像電報語言,所以也叫電報句。
3.初步掌握英語口語(24-30個月)
到了24-30個月,孩子在運用語言和詞匯方面有了顯著進步,可以用3-5個單詞組織句子與人對話。他們與人的對話變得更加自由順暢,同時也開始用相對完整的句子與人交談,學會傾聽他人,表達自己的訴求和願望。復合句開始出現,之前出現的“發音錯誤”現象逐漸減少甚至消失。語言常采用尾隨策略,即在任何情況下,只選擇問題末尾的壹些詞來回答,主要發生在這個階段,到36個月會逐漸消失。比如剛吃完飯,大人問“妳吃飯了嗎?”孩子說:“不要”或者“收拾好玩具,跟媽媽出去玩,好嗎?”(寶寶扔掉玩具,看起來準備出門)卻說“不”,這是抓尾巴策略。中國學者鄭厚瑤曾經專門研究過這個問題。研究的結果是,30個月左右的孩子在回答選擇題時也使用這種策略,根據選擇題句子的後壹項來回答,不管是否符合現實。
4.目標英語口語的初步發展(30-36個月)
在這壹階段,兒童的單詞句和雙句的特殊語言成分已經大大減少,語言被納入了目的語的軌道。幼兒已經掌握了語言體系和基本的語法規則,具備了壹定的詞匯量和壹定的語言應用技能,能夠初步用文字解釋文字。
而且語感已經開始形成,人們可以用語言進行普通的日常交流。這標誌著孩子語言學習的成熟。
安全生產工作計劃1
我所在的社區在街道的領導和社區領導的重視下,取得了壹定的成績。為全面完成安全工作,確保社區穩定,防止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我社區根據實際工作要求,明確消防安全職責,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深入持久地開展消防安全工作。20xx年,我社區將繼續堅持“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突出監督管理,健全責任體系,完善安全制度,夯實工作基礎。15社區安全生產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