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雷鋒精神是我們青年大學生的正確選擇和義不容辭的責任。無論是傳統的雷鋒精神,還是現代的誌願者精神,都把助人為樂視為神聖的使命。
雷鋒是壹面旗幟,永遠閃耀著永恒的光輝。精神可以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是雷鋒精神激勵壹代又壹代熱血青年勇往直前、成為楷模的不朽精神源泉。雷鋒精神的精髓是把人培養成“高尚的人、純潔的人、脫離低級趣味、有益於人民的人”。近年來,我校航海學院群眾服務隊、職業學院誌願導遊隊、生活學院青年誌願服務隊榮獲市級誌願者行動先進集體稱號;科技學院天壹廣場服務站、信息學院愛心服務社、寧波大學社區服務中心榮獲市級青年誌願者服務站稱號。此外,生命學院周、信息學院陳、01的等3名同學獲得寧波市優秀誌願者稱號。
學雷鋒,要有能力,要有水平,要有素質,要有境界。同時,壹定要保持正確的心態,面對誤解要正確對待,願意無私付出,危險來臨是義不容辭的,榮譽的歸屬是沒有意義的。“雷鋒沒有戶口,三月來,四月走”,念念不忘還錢,患失榮譽,很累,人生觀容易扭曲,是對雷鋒精神的誤解。付出後得到榮譽時能謙虛謹慎嗎,但付出後沒有掌聲和鮮花能平靜壹如既往嗎?顯然,這種面對需要更穩定的心態和良好的品質,更深刻的理解和詮釋雷鋒精神。當我們被雷鋒榜樣王家生的事跡所感動,看到思琦而熱血沸騰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應該捫心自問:當“好心沒好報”的時候,我能信守承諾嗎?我能有壹個壹致的目標嗎?十五年來,我校理學院家電關愛維修團隊堅持為寧大師生服務,贏得了全體師生的壹致好評,樹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範。
提高素質,展示形象,樹立寧大精神,是我們每個人最重要的課題之壹。現代雷鋒精神也是寧大精神的壹部分。沒有英雄模範的學校是沒有希望的學校,有英雄模範不提倡不學習的學校也是沒有希望的學校。在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中,雷鋒精神發揮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激勵著壹代又壹代青年誌願者投身到無私為人民服務的洪流中。
首先,雷鋒舍己為人的品格是寧大校園應該培育的具有動力機制的文化精神。愛因斯坦曾說過壹句很有深意的話:“壹流的人物對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可能比單純的智力成就更大,尤其是道德品質。”所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弘揚雷鋒精神,首先是要教育我們成年人從更廣闊的領域、更高的層面去認識和理解生活。人生離不開金錢,但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最起碼的道德、信譽、尊嚴和良知,那就是精神,“壹個人要有壹點精神”,“壹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有這種精神,他就是壹個純粹的人,壹個高尚的人,壹個有道德的人,壹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壹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毛澤東同誌的這兩句話深刻地告訴我們,壹個高尚的人的品德和作風,也就是精神,對他進入和推動社會發展有著巨大的鞭策和激勵作用,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所以雷鋒精神帶來的不僅僅是清新的環境,向上的氛圍,還有戰勝金錢誘惑的勇氣和力量。這樣,隨著雷鋒精神的不斷弘揚,學生的心靈會逐漸得到凈化,精神境界會拓寬,金錢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比重自然會降低。其次,雷鋒真誠關心人的品格,這是應該培養的有凝聚力的校園文化精神。雷鋒壹生中做了許多平凡的事來幫助別人。他真誠的愛人、關心人,成為我國愛民的精神象征。在人際關系中提倡愛是中國古代人生哲學的優秀部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視調節人際關系,早在中國的《尚書》?在《姚典》中,提出了與人相處的問題。《論語》中提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謂是中國古代社會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則,其核心就是“仁”。孔子解釋了成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這裏的“仁”字,就是愛別人,包括克己、舍己,強調從無私的動機去愛,提倡“老有所養,幼有所愛”。中國傳統美德中的“愛”的思想在雷鋒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說,“我覺得我活著是為了讓別人過得更好”,“用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同誌”。這概括了雷鋒的愛情思想,是中國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相結合的產物。第三,雷鋒從壹名普通士兵成長為偉大的無產階級戰士,很大程度上是艱苦奮鬥的結果。而活著,人應該怎樣度過壹生?名人冼,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種不同的意見。古代的“盤古開天”、“誇父日日活”、“女填天螺”、“精衛填海”,都充滿了對奮鬥和奉獻精神的謳歌。在易經,有“天界君子自強不息”,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其修遠為Xi,吾將上下而求索”,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守丹之心為史書”,激勵了許多中國人對真理的探求和獻身。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李商隱的“夜夜燭淚盡,春蠶到死”,歌頌了獻身事業的崇高精神。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應該培養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艱難作為壹種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是人類命運的組成部分。沒有今天的艱辛,就沒有未來的富裕幸福。如果妳作為學生不努力學習,妳就別指望將來會成功。尤其是在知識爆炸的今天,進取精神和為智慧而奮鬥的精神將會被時代淘汰。怎麽能讓自己心安理得,漫不經心的享受!因此,我們應該引導學生用雷鋒的艱苦奮鬥精神來鞭策自己。
英雄的誕生離不開他出生的時代,但偉大的精神並不局限於壹個時代。“春來天涯悄悄來”,如果用它來形容今天精神文明建設的春天步伐,是恰當的,或者即使它仍然是“靜悄悄”,但隨著十六大精神的全面貫徹,春雷將響徹神州大地,帶來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的新局面。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位忠誠的人民之子的美譽,雷鋒精神將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