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電子商務示範法介紹

電子商務示範法介紹

為解決全球電子商務中的法律沖突,滿足各國對EDI的迫切要求,在提法上采用了靈活的“示範法”,決定將統壹法標題中的“電子數據交換(EDI)”改為“電子商務(EC)”,並將示範法草案的名稱改為“電子商務示範法”。

1996 12 16、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第85屆全體會議通過了《電子商務示範法》,這是世界上第壹部關於電子商務的統壹法律。其目的是提供壹套國際公認的法律規則,供各國在制定自己的電子商務法律規範時參考,並促進使用現代通信和信息存儲手段。就本法而言:

(a)“數據電文”系指以電子手段、光學手段或類似手段生成、存儲或傳輸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電報、電傳或傳真;

(b)"電子數據交換"是指計算機之間使用商定的標準規定信息結構的電子信息傳輸;

(c)數據電文的“發端人”系指可被確定為由其本人或其代表發送或生成數據電文並隨後可能加以儲存的人,但不包括作為中間人處理數據電文的人;

(d)數據電文的“收件人”系指發端人打算接收數據電文的人,但不包括作為中間人處理數據電文的人;

(e)“中間人”,就某壹特定數據電文而言,系指代表他人發送、接收或儲存數據電文或提供與該數據電文有關的其他服務的人;

(f)“信息系統”系指生成、發送、接收、儲存或以其他方式處理數據電文的系統。(1)在解釋本法時,我們應當考慮到其國際淵源以及促進其統壹適用和遵守誠信的必要性。

(2)本法管轄的問題和本法未明確規定解決辦法的問題,應根據本法所依據的壹般原則解決。(1)除非另有規定,第三章的規定可經生成、發送、接收、存儲或以其他方式處理數據電文的當事人之間的協議而修改。

(2)本條第(1)款不影響可能存在的以協議方式修正第二章中提及的任何法律規則的權利。

第二章法律要求對數據電文的適用(1)如果法律要求信息采用書面形式,如果數據電文中所含的信息可以調取以備日後查用,則滿足了該項要求。

(2)無論本條第(1)款提及的要求是否采取義務的形式,也無論法律是否僅規定信息非書面形式的後果,本款都將適用。

(3)本條規定不適用於下列情況:[-]。(1)如果法律要求數據電文由壹人簽字,則在下列情況下即滿足了該項要求:

(a)使用壹種方法鑒別該人的身份並表明該人認可了數據電文中所含的信息。

信息;和

(b)從所有情況來看,包括根據任何有關協議,所使用的方法是可靠的,這對於生成或

傳輸數據消息的目的也是適當的。

(2)無論本條第(1)款提及的要求是否采取義務的形式,也無論法律是否僅規定了無簽名時的後果,本款均將適用。

(3)本條規定不適用於下列情況:[-]。(1)如果法律要求信息以其原始形式呈現或保留,則在下列情況下,壹項數據電文滿足了該項要求:

(a)有壹種方法能夠可靠地確保信息首次以其最終形式生成,作為數據電文或作為

出於其他目的,信息保持了其完整性;和

(b)如果需要顯示信息,可以顯示給觀看信息的人。

(2)無論本條第(1)款提及的要求是否采取義務的形式,也無論法律是否僅規定了不按原始形式出示或保留信息的後果,本款均將適用。

(3)就本條(a)款而言(1):

(a)評估完整性的標準應是,除了背書和在普通傳輸、儲存和展示中發生的情況。

相關信息是否保持完整,除任何變更外未發生變化;和

(b)應根據生成信息的目的並參考所有相關情況來評估所需的可靠性標準。

(5)本條規定不適用於下列情況:[-]。(1)在任何法律程序中,證據規則的適用不得以下列任何理由否定數據電文作為證據的可接受性:

(a)只有在它是數據電文的情況下;或者

(b)如果這是證人可以合理期待的最佳證據,則不是原始證據。

(2)對數據電文形式的信息應給予適當的證據權重。在評價數據電文的證據力時,應考慮生成、存儲或傳送數據電文的方法的可靠性、維護信息完整性的方法的可靠性、用於鑒別發端人的方法以及任何其他相關因素。(1)如果法律要求保留某些文件、記錄或信息,只要滿足下列條件,就可以通過保留數據電文來滿足這些要求:

(a)可檢索其中所載信息供今後參考;和

(b)數據電文以生成、發送或接收時的格式保留,或以能夠證明準確復制生成、發送或接收的信息的格式保留;和

(c)保留可用於識別數據電文來源和目的地以及電文發送或接收日期和時間的任何信息。

(2)根據(1)款的規定保存單據、記錄或信息的義務不如僅用於使電文得以發送或接收的任何信息。

(3)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任何其他人的服務來滿足(1)段所述的要求,只要滿足(1)段(a)、(b)和(c)項所列的條件。(1)就合同的訂立而言,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要約和對要約的承諾均可以數據電文的方式表示。如果使用數據電文訂立合同,不得僅僅因為使用了數據電文而否定合同的有效性或可執行性。

(2)本條規定不適用於下列情況:[-]。(1)就數據電文的發件人和收件人而言,不得僅因意向聲明或其他形式的聲明性數據電文而否定數據電文的法律效力、有效性或可執行性。

(2)本條規定不適用於下列情況:[-]。(1)如果壹項數據電文是由發端人本人發送的,則該數據電文即為發端人的數據電文。

(2)就發端人和收件人而言,壹項數據電文在下列情況下發出時應視為發端人的數據電文:

(a)受權代表發端人行事的人:或

(b)由發端人設計或由他人設計的自動信息系統。

(3)在發端人和收件人之間,在下列情況下,收件人有權將壹項數據電文視為發端人的數據電文,並據此行事:

(a)為了確定該數據電文是否為發端人的數據電文,收件人正確地使用了壹件東西。

經發起人同意的檢查程序;或者

(b)收件人收到的數據電文是由壹個人的行為生成的,該人憑借其與發端人或發端人的任何代理人的關系,能夠使用發端人本應使用的方法來識別該數據電文確實出自其本人。

(4)第(3)款不適用於以下情況:

(a)由於收件人收到發端人的通知並得知有關數據電文並非發端人的數據電文,但收件人應有合理的時間采取相應行動;或者

(c)在第(3)款(b)項所述的情況下,從收件人知道或應該知道該數據電文不是發端人的數據電文的任何時候起,只要他對此給予了應有的註意或使用了任何商定的程序。

(5)如果壹項數據電文確實屬於發端人的數據電文或被視為發端人的數據電文,或收件人有權根據這壹推論行事,就發端人和收件人而言,收件人有權將收到的數據電文視為發端人要發送的電文,並根據這壹推論行事。如果收件人知道或應該知道所收到的數據電文在傳輸中有錯誤,並給予應有的註意或使用任何商定的程序,則沒有這種權利。

(6)收件人有權將其收到的每壹項數據電文作為單獨的數據電文對待並據此行事,除非它重復了另壹項數據電文,而且收件人只有通過給予應有的註意或使用任何商定的程序才知道或應當知道該數據電文是副本。(1)本條第(2)至第(4)款適用於發端人在發送數據電文時或之前要求或與收件人約定數據電文需要得到確認的情況。

(2)如發端人未與收件人約定以特定形式或方法確認收到,則數據電文可以以足以向發端人表明已收到的方法收到。

(a)由收件人進行的任何自動遞送或其他遞送,或

(b)收件人的任何行為。

(3)如果發端人已聲明數據電文須以收到確認為條件,則在收到確認之前,該數據電文可視為從未發出。

(4)如發端人未說明數據電文須以收到確認為條件,且發端人未在規定或約定的時間內收到確認,或未在規定或約定時間的合理時間內收到確認:

(A)可向收件人發出通知,說明尚未收到收訖確認,並規定必須收到收訖確認的合理時限;

(b)如果未在(a)項規定的時限內收到確認,發端人可在通知收件人後,將數據電文視為從未發出,或行使其擁有的其他權利。

(5)如果發端人收到收件人的收訖確認,可推定收件人已收到有關數據電文。這壹推斷並不意味著數據電文與收到的電文壹致。

(6)如果收到的確認表明有關數據電文符合商定的技術要求,或者在規定了適用的標準時,Mom可以假定這些要求已經得到滿足。

(7)除了數據電文的發送或接收之外,本條無意處理數據電文或其收訖確認所產生的法律後果。(1)除非發端人和收件人另有約定,數據電文的發送時間應為其進入發端人或代表發端人發送數據電文的人無法控制的信息系統的時間。

(2)除非發端人和收件人另有協議,數據電文的收到時間應按以下方式確定:

(a)如果收件人指定了接收數據電文的信息系統:

(壹)以數據電文進入指定信息系統的時間為收到時間;或者

(二)數據電文發往收件人的信息系統而非指定的信息系統的,收件人檢索數據電文的時間為收到時間;

(c)如果收件人未指定信息系統,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任何信息系統的時間為收到時間。

(3)即使安裝信息系統的地點與根據第(4)款的規定視為收到數據電文的地點相同,第(2)款的規定也應適用。

(4)除非發端人和收件人另有協議,數據電文應被視為在發端人設有營業地的地點發送,並在收件人設有營業地的地點收到。為本款的目的:

(a)如果發端人或收件人有壹個以上的營業地,則以與基礎交易關系最密切的營業地為準,如果沒有基礎交易,則以主要營業地為準;

(b)如果發端人或收件人沒有營業地,應以其慣常居住地為準。

(5)本條規定不適用於下列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