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心理咨詢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咨詢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咨詢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導語:心理咨詢是通過人際關系和心理學方法幫助來訪者自立的過程。當妳在生活中遇到煩惱,準備選擇心理咨詢師進入咨詢室時,要選擇有心理學、醫學或教育學教育背景,受過專業訓練,長期從事心理咨詢和治療工作,經驗豐富,得到專業心理治療協會或社會認可的心理咨詢師。

壹,心理咨詢概述

心理咨詢的內涵

心理咨詢是心理咨詢師通過語言、文字等媒介,對來訪者進行幫助、啟發和教育,使其改變認知、情緒、態度,解決學習、工作、生活、疾病康復等方面的心理問題,從而更好地適應環境,維護身心健康的過程。

高校心理咨詢主要是指高校心理咨詢師為學生的學習、適應、發展、擇業等問題提供直接或間接的知識或幫助。其目的可以概括為優化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預防心理疾病,促進人格成熟和全面發展。

心理咨詢的原則

1,保密原則,無論妳說什麽,咨詢師都會為妳保密,不會有第二個人知道。所以妳可以敞開心扉,暢所欲言。

2、信任原則,咨詢師應該是信任和接納的化身,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的態度,積極審視求助者的問題。要做到這壹點,咨詢師必須對人性有積極的信念,重視每個個體的尊嚴和價值,相信人的可塑性。

3.助人自助的原則。咨詢師的咨詢過程,不是給妳出主意,找方法的過程,而是幫妳自己想清楚問題,找出解決辦法的過程。在咨詢的過程中,妳自己的心理是可以成長的。那麽,什麽是咨詢呢?授人以魚?,不是?給人和魚?。Zhlzw.com中國勵誌網

4.無條件關心的原則。無論妳說什麽,咨詢師都不會用壹個道德觀念來判斷事情的對錯。妳做的每件事都有妳的理由。

5、中立原則,心理咨詢師在心理咨詢中要始終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和中立的立場,保證咨詢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不摻雜個人感情和利益;在咨詢的過程中,不要輕易批評或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求助的人。

二,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兩者之間的聯系。

兩者在實際工作中的聯系。首先,在我國高校,心理咨詢從誕生之日起就與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心理咨詢是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保證了心理咨詢有壹個正確的政治方向。第三,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可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全面性、準確性和感染力。它可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緩解緊張的心理矛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兩者的區別。

1,兩者內容的異同。心理咨詢的內容包括心理障礙、心理適應和心理發展咨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壹個人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的形成與壹個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關。壹方面,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內化信念,外化行為。另壹方面,壹些錯誤觀念和不良道德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態中形成或表現出來的,有些是心理障礙的結果。

2.兩個原則的異同。兩者都是與活生生的人打交道,對共事的人要熱情、尊重、真誠、耐心,要動之以情,明之以理,行之以行,重視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結合。思想政治教育更註重社會利益,心理咨詢更強調來訪者的利益。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個別談心外,往往采取聽講座、參加社會實踐等方式,而心理咨詢除了文字外,還可以配合醫學方法使用。在心理咨詢的形式上,大多是等待來訪者來咨詢,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來訪者的自願咨詢,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主動的。即使教育對象沒有主動接受教育的願望,教育者也會根據工作需要,盡力促進教育對象的轉化。

3.兩種方法的區別。心理咨詢主要采用個體咨詢或治療、團體咨詢或治療、測量、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壹般都是等待就診,自願接受咨詢。來訪者和咨詢者的關系是平等信任的,以來訪者為中心,咨詢師以傾聽和咨詢為主。思想政治教育重點是黨的基本路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傳統、理想道德、民主法制、形勢政策教育等。,主要采用個別談話、集體討論、會議講座、德育課等方式。,根據工作需要積極實施教育,註重傳統和灌輸,努力促進受教育對象思想覺悟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心理咨詢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通過對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的分析,筆者認為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內在的、深刻的聯系,應該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心理咨詢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是:

1.心理是人腦的功能,是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動態反映。思想也有同樣的本質,是通過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頭腦中,通過思維加工產生的。思想和心理的形成過程是統壹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健康人格的形成,還是高尚思想的培養,都是人的知識、感情、意圖、需要、動機、性格等多種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因素。只有從心理學入手,才能把握學生思想形成、發展、變化的規律。

思想在心理學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支配著心理活動的方向;心理對思維有負面作用,思維的發展變化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此,壹方面,心理咨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實施提供必要的心理基礎;另壹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心理優化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政治觀,進而促進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2.大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尚未成熟,心理和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引起焦慮和不安,有時甚至表現出激烈或異常的行為。借助心理咨詢等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新儒學理論和方法,人們可以重新認識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從多學科、多角度研究思想狀況,區分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有助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正因為心理咨詢是針對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對解決他們的心理和思想問題有著獨特的作用,所以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越來越受到重視,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3.思想政治教育要貼近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實際。只有深入了解來訪者的心理現實,才能有效開展心理咨詢工作,使咨詢更有針對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也要註重對學生思想心理現實的了解。第壹,要充分把握學生的性格和心理特點,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氣質、性格等。我們可以對外向的學生要求嚴格,這樣容易讓他們受到沖擊,而對內向的學生則需要更多的鼓勵和肯定。如果我們太嚴格,他們會失去信心。第二,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在灌輸新思想之前,教育者應該首先了解已經在學生頭腦中起作用的思想和價值觀,並幫助他們從內心接受正確的思想。可以借鑒心理咨詢的做法,綜合運用觀察法、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應該建立平等信任的關系。心理咨詢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平等信任關系是否已經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際關系的建立,有利於來訪者冷靜思考,如實回答,按照咨詢師的要求積極改變。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外部社會要求的倡導者,往往處於主導地位,受教育者往往處於被動接受的次要地位。這樣壹種不平等、不信任的關系,很容易讓受教育者產生抵觸和反感,教育的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所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平等信任關系的建立和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予以高度重視。

5.思想政治教育應采取群體教育和個體教育相結合的方法。大學生作為社會人,既有群體的特征,又有個體的個性,心理咨詢不僅要面對群體,更要關註個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壹般以群體教育為主,講座、講座、小組討論都是針對學生集體的,缺乏對個體思想狀況的關註和了解,壹定程度上影響了教育的效果。群體和個體相互影響,群體正確觀念的改變意味著群體教育的成功。因此,群體教育與個體教育相結合是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心理咨詢中的壹些基礎理論,如行為治療理論、認知理論等,也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鑒。尤其是認知理論揭示了思想認識的形成、發展和變化的規律,強調思想的變化要經歷順從、認同和內化三個階段,思想教育是壹個長期的、分階段反復進行的過程。認知理論也認為思想轉變的心理機制是認知障礙。所以心理學家和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在學生的認識中制造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就是解決心理問題,提高學生思想認識的過程。這些科學理論應該成為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鮮素材。對它們進行深入研究,吸取其中有價值的成分,將有助於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科學性和工作的實效性。

心理咨詢新穎,針對性強,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容易被他們接受。這是提高他們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將心理咨詢的壹些方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和針對性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