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位於中國南方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屬於珠江水系。漓江發源於“華南第壹峰”,桂北越城嶺漓江看貓兒山,是壹個森林優美、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優良的地方。漓江上遊的主流叫劉冬;向南流至興安門附近,東接黃柏江,西接川江,匯流稱為榕江;來自榕江鎮惠玲運河的水流經靈川、桂林、陽朔,到達平樂,匯入西江,全長437公裏。桂林到陽朔的水道約83公裏,稱為漓江。
桂林漓江
桂林象山風景區
象鼻山,原名驪山,位於廣西桂林桃花江和漓江的交匯處。該山因壹只巨象站在江上飲漓江而得名,被稱為桂林山水的象征。香山以其神奇而聞名。其神奇之處,首先是形神的相似,其次是在鼻與腿之間的近水處制造出壹輪明月,構成了“香山水月”的奇景。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象征山,也是桂林旅遊的標誌山。它位於桂林市中心的漓江和桃花江的匯合處,看起來像壹頭巨象。它的軀幹和腿之間有壹個面積約150平方米的圓孔。河水穿過洞口,像壹輪明月在漂浮。
桂林象鼻山
桂林王城風景區
靖江王城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漓江西岸,是明代靖江王朱守謙的官邸。建於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完成於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靖江王城周邊有保存最完好的明城墻。因為靖江王城位於桂林市中心區域,所以有“看遍王城就知道桂林”的說法。
桂林望城
桂林兩江胡俟風景區
指由漓江、桃花江和珊珊湖、榕湖、桂湖、龍牧湖四個湖泊組成的環城水系。江湖硝煙彌漫,岸邊綠柳是伊壹,山水情深。夜晚明亮的燈光更是美不勝收,妙不可言。在徒步過程中,妳可以欣賞到28座各種精致大小的橋梁和100個經典景觀。兩江四湖水系是桂林城市的靈魂。綢緞般的河流,翡翠般的湖泊,給中外遊客壹種在碧波中航行,置身於畫卷世界的感覺。獨特的優勢使兩江四湖成為桂林城市的主要名片: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廣西十大風景名勝區。
桂林的兩江四湖
中國郭斌洞穴
蘆笛巖位於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裏。它是壹個以參觀洞穴為主,以欣賞田園風光為輔的景點。蘆笛巖洞穴深240米,行程500米。洞內有大量精美絕倫的石筍、石筍、石柱、石簾、石花,令人眼花繚亂,形成了十陵朝霞、紅螺寶嶂、盤龍寶塔、原始森林、水晶宮、花果山等景觀,令遊客目不暇接,宛如仙境,被譽為“大自然的藝術殿堂”。自唐代以來,歷代都有遊人的蹤跡,洞內壁畫77幅。自1959被發現開發以來,這裏有餐廳、茶室、水榭、湖沼、曲橋,並設置遊船廣植花木,成為中外遊客來桂林必遊的旅遊熱點。
七星景區
七星景區位於桂林市漓江東岸,漓江支流小東江旁,距市中心1.5km。占地約134.7公頃,綠化覆蓋率達84%,是桂林市面積最大、歷史最悠久、風景最集中的綜合性景區。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七星中匯聚,自然與人文的完美融合在七星中展現。堪稱桂林山水文化的縮影,桂林城市的綠肺,桂林山水精華的縮影。
七星景區
東西街
東西巷是桂林唯壹壹條明清遺留下來的歷史街區,空間尺度宜人。它是桂林古代歷史風貌的壹個景點,包括正陽街東巷、江南巷、藍景巷。體現了桂林的歷史文脈。
桂林會仙濕地
被譽為“漓江之腎”的輝縣濕地是漓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態濕地,具有維護水源、凈化水質、調蓄防洪抗旱、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島嶼遍布濕地,山川相得益彰。它集“山、水、田、園、林、沼、運”等景觀元素於壹體,以典型的喀斯特濕地、優美的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而聞名於世。該濕地及其周邊環境的景觀不僅在廣西獨壹無二,在中國乃至世界峰林喀斯特平原景觀中也極為罕見。是典型的濕地,極具研究價值。[37-39] ?
桂林會仙濕地
古桂柳運河
古桂柳渠又名桂柳渠、桂柳古運河、相思帶,開鑿於唐代長壽元年(692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與靈渠壹起,是古代廣西的兩條大運河。古桂柳運河穿過會仙濕地,起於桂林市臨桂區會仙鎮獅子巖,向東流至項斯,匯入漓江。西面流入鯉魚陡至永福的羅清江劉輝。千百年來,古桂柳運河在航運和灌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40-41] ?
桂林龍勝梯田
龍脊梯田位於海拔1916米的大山深處。梯田最高海拔1180米,最低380米,垂直落差800米,面積71.6平方公裏。分為金坑和大寨瑤臺景區和平安莊臺景區,主要景點有十幾個。她以雄偉的氣勢,流動的線條,變化的神韻,獨特的民俗風情聞名海內外,遠在世界梯田之後。堪稱“天下第壹”、“天下第壹”。它是桂林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遊客提供3000多個床位,是桂林的黃金旅遊線路之壹。
桂林大圍古鎮
大圩古鎮是古代廣西“四大鎮”之壹。大衛古鎮始建於公元200年。老大圩老街沿著漓江綿延2公裏。不算寬的街道都是青石板鋪成的,石板路兩旁都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大圍古鎮位於漓江東岸,夫子巖東南,磨盤山以北,距桂林23公裏。歷史上,古鎮始建於北宋初年,明清復興,民國興盛。它有幾千年的歷史了。遠在600年前,大圩就因“大”而成為廣西四大鎮之最。大圩古鎮曾被稱為長安城、鹿田城,也被稱為大圩。漢代已形成小型聚落,北宋時為繁華的商業集鎮,明代為廣西四大古鎮之壹。其業務始於宋代,有稅務官。中興余明,清光緒三十壹年《臨桂縣誌》稱“水陸碼頭”,抗戰時期稱“小桂林”,65438+10萬余人趕集,200-300艘船只靠泊。當地的商業文化豐富而有特色。
西街
陽朔西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的壹條步行街。位於陽朔古鎮中心,寬約8米,長近800米,略呈東西走向,東至濱江路,西至陶盤路,中間與縣前街、城中路交匯。歷經1400多年,是陽朔最古老、最繁華的街道,也是陽朔重要的旅遊景點之壹。明城墻、碑刻、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紀念館等古建築保存完好。西街曾是孫中山先生演講的地方,藝術大師徐悲鴻也曾在此居住,15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在此留下足跡。
桂林靈渠
靈渠,古稱秦截渠、零陵渠、陡河、興安渠、渠,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公元前214年通航。靈渠自東向西,連接興安東部的海陽河(湘江源頭,由南向北流)和興安西部的大蓉江(漓江源頭,由北向南流)。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壹,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桂林靈渠
v
桂林全州天湖
天湖位於全州縣華南第二高峰真寶頂以東。13水庫就像壹面明亮的鏡子,點綴在群山之間,彼此相連,相得益彰。天湖柔軟美麗,獨特的高山氣候,夏天可以納涼,冬天可以賞雪。有廣闊的原始森林,許多奇花異草和野生動物。既有杭州西湖的秀美風光,又有洞庭湖“五百裏茫茫雪域”的美譽,是狩獵、避暑、觀太陽、賞花的理想勝地,是廣西唯壹。晴天,天高雲淡,波光粼粼,煙波浩渺,雲水相吻,使遊人如入蓬萊仙境。
桂林天湖
桂林陽朔銀子巖
銀子巖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貫穿12峰,屬於層狀溶洞。這個洞穴充滿了不同地質年代形成的鐘乳石。它晶瑩剔透,毫無瑕疵,就像夜空中的銀河,閃耀著銀和鉆石般的光芒,所以被稱為“銀子巖”。洞內景點數十處,最著名的景觀有雪山瀑布、音樂石屏、瑤池仙境三大奇觀;三寶:佛經,雜珠傘,獨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裏展現得淋漓盡致,因此被譽為“世界洞穴奇觀”。
桂林樂滿地主題樂園
2007年,樂滿地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5A級景區,通過了ISO9001和ISO14001兩個國際權威機構的質量標準體系認證,被評為“2002中國旅遊報中國旅遊名牌”、“全國十大主題公園”。2005年,該主題公園榮獲“廣西十大旅遊景點”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