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中國互聯網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中國互聯網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如果妳在京外跟壹個出租車司機聊天,他知道馬雲、馬花藤、雷軍這些科技大亨的概率應該大於王健林、許家印這些地產大亨的概率。這幾年對中國老百姓生活影響最大的行業不是房地產,而是互聯網。

互聯網服務正在滲透到每個行業。因為人口、經濟、政策紅利,中國上演了全球獨壹無二的“互聯網+”現象,很多傳統行業,如旅遊、餐飲、支付、零售等,都被這條曲線趕超。

互聯網的黃金時代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上市互聯網公司總收入突破萬億元,同比增長41.5%,行業規模持續擴大,增速遠高於同期GDP的6.7%和基礎電信業的5.6%。互聯網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朝陽產業。

快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具有高附加值、公平透明競爭、環保、服務民生等特點,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官方支持。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都已納入國家戰略,互聯網行業的增長仍在加速。

互聯網行業的快速增長,讓資本蜂擁而至。僅今年第二季度,中國互聯網行業融資額就達到6543.8美元+035億元,環比增長86.2%。就連煤老板的熱錢也湧入這個行業,開始了* * *享單車這樣的新項目。

互聯網行業也成為了人才的“黑洞”。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互聯網已經成為最熱門的行業。根據CIIC發布的報告,2017受訪畢業生中,有20%的人期望進入互聯網行業,遠超第二名金融行業的10%。這個行業不僅含金量高,競爭也相對公平,而且看起來比傳統行業更低,更有活力,更有趣。

中國頂尖的互聯網公司越來越多。在過去的兩年裏,股票市場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5月,騰訊市值首次突破3000億美元,超過了其進入全球市值10強時大多數人的預期。但是,正如我在《騰訊市值首次突破3000億美元!想開香檳的不只是鵝廠的員工和股東。互聯網行業的好時代才剛剛開始。

5個月後,阿裏最新市值已達457654.38+億美元,距離全球電商老大亞馬遜不到654.38+0%。騰訊市值4088億美元,與全球社交老大臉書的50654.38+0億美元相差近6543.8+0億美元,但趕超也是大概率事件——而阿裏和騰訊的市值都在全球市值前10。不只是阿裏和騰訊表現突出。百度股價即將創歷史新高。微博的市值是Twitter的近兩倍...中國互聯網公司正在不斷創造新的可能性。

而且互聯網行業到現在也沒有出現老齡化的跡象。移動互聯網、互聯網+、內容創業、人工智能等新的產業浪潮此起彼伏,不斷創造新的可能性。可以說,今天是中國互聯網的黃金時代。

互聯網最糟糕的時代

哪裏有光,哪裏就有黑暗。互聯網行業表面上光鮮亮麗,活力四射,但從來不缺少負面新聞。甚至在壹定程度上可以認為,今天是中國互聯網最糟糕的時候。

就在阿裏巴巴市值即將超越亞馬遜之際,又有兩位創業者站出來指責阿裏旗下阿裏健康的壹個團隊,涉嫌通過合作抄襲創業者的創意。阿裏巴巴的首次回應顯示,文案抄襲的事實確實存在,阿裏立即下架相關功能,向合作夥伴道歉,並對涉事員工進行處理。

在阿裏巴巴之前,中國互聯網公司和創業者互相抄襲的新聞不絕於耳。比如騰訊被外界詬病抄襲。《計算機世界》的壹篇文章,《狗日的騰訊》,甚至給騰訊打上了互聯網“公敵”的烙印。直到3Q大戰之後,騰訊開始了開放戰略,才開始騰飛。然而,互聯網行業抄襲的腳步並沒有停止。每隔壹段時間就有壹場關於指責抄襲的口水戰——有些是真的,很多是碰瓷營銷。

產品、模式、文案甚至代碼的抄襲,只是壹種不和諧。同壹天,今日頭條廣告銷售人員惡意點擊百度廣告威脅某企業主的錄音被發布,也讓業界震驚:原來當今中國的互聯網廣告銷售人員如此低級無知,有恃無恐?然而,這只是個例。幾乎每壹個盈利的互聯網行業都出現了惡意競爭,而且愈演愈烈。有些人甚至冒著觸犯法律的風險。

互聯網曾經最看重的開放性,如今越來越難得。互聯網之父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 Lee)曾經構建的互聯、分散、協作和共享的網絡,正在被超級應用瓦解。國外蘋果AppStore已經構建了自己封閉的內容生態。國內阿裏和騰訊互相封殺了好幾年。微信、今日頭條、百度、UC都在構築自己的“圍墻”,試圖把內容、流量、數據、用戶都關在自己的圍墻之內。超級應用使得基於開放互聯網的搜索引擎越來越難以獲取數據和內容。感受到了深刻的危機,百度推出了信息流戰略,建立了自己的內容生態。

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已經和當初設計互聯網時“開放、平等、合作、共享”的初心漸行漸遠。抄襲、惡意競爭、封閉正在成為中國互聯網的通病。

谷歌“不作惡”的價值觀被視為互聯網公司自我需求的最高準則,也是行業的普世價值。但是,有多少公司能做到“不作惡”呢?唯利是圖的企業在法律之上、道德之下運作。可以說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已經到了最壞的時代。

也正因為如此,阿裏巴巴為文案抄襲道歉,今日頭條直接火了不當銷售。在我看來,已經是不錯的表現了。這樣做,說明他們還是有道德底線的。今日頭條對以銷量威脅廣告主的行為深感自責,甚至表現出“企業良心”。畢竟很多公司在遇到類似情況時,往往表現得像鴕鳥壹樣——只要人家不違法,除了罵,妳還能拿它怎麽辦?

互聯網的創新時代

中國互聯網行業今天取得的成績可以說來之不易。

壹方面,中國的互聯網能成長到今天的水平很不容易。與很多傳統行業不同,中國的互聯網是自下而上成長起來的。在自由市場下,草根創業群體主導產業發展。二十年後,他們依然充滿活力,不斷產生類似微信支付、芝麻信用這樣的創新。可以說壹路走來,如履薄冰,網絡媒體、移動支付、微信、互聯網電視等互聯網行業的諸多子行業...隨時可能被扼殺在搖籃裏,最終變得不可替代。

另壹方面,中國互聯網全球地位的形成並不容易。眾所周知,中國的互聯網在過去幾十年走的是C2C(Copy to China)的道路,幾乎所有知名的互聯網應用都能在美國找到它的影子。後來又發明了“微創新”這個詞來美化抄襲。然而,近年來,中國的互聯網已經成功地去除了“抄襲”的標簽,正如騰訊公司的負責人馬曾因抄襲而受到批評,他說:現在流行CFC(從中國復制)。微信、* * * *享單車、陌陌、菜鳥……中國互聯網商業模式和產品功能的創新越來越多,舉世矚目。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正在通過全球擴張將這些創新模式復制到世界各地。

中國的互聯網有壹定的創新氛圍,但我們不應該自滿。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其生命力,不僅僅是在市值上超越矽谷互聯網巨頭,而是通過創新引領全球互聯網行業,在全球市場上與谷歌爭奪用戶。要保持創新,就要有創新的環境。怎樣才能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壹是完善互聯網監管機制。

把每壹個企業都當成“壞企業”,通過制度防止企業破壞創新環境和惡性競爭。在硬件行業,專利制度有效保護了原創性,從而創造了成熟的創新環境。軟件專利申請門檻低,僅靠專利保護原創是不夠的,很可能會遏制互聯網創新;此外,互聯網創新不是壹個單壹的命題。比如開放與否,直接決定了創新環境。因此,需要完善監管制度,確保互聯網公司重視創新,包括但不限於專利。18杭州首家互聯網法院的成立,是完善互聯網監管機制的積極信號。

第二,互聯網公司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和科技公司越來越重視創新,不僅僅是口號,而是真金白銀。最典型的就是華為。2016年,華為在R&D投資764億元(11億美元),占比14.85%,僅次於高通、英特爾、臉書和甲骨文。

華為通過重視底層研發的投入,收獲頗豐,不僅通信設備業務超越愛立信追平思科,在芯片等底層技術投入巨大的手機業務也成為國內第壹,直逼三星。

互聯網公司和BAT都在加強對底層創新的投入。比如被指抄襲的阿裏巴巴,2017啟動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項目,參與成立之江實驗室,都表明其在底層技術上的大力投入。

但從阿裏巴巴的“抄襲”來看,只投入真金白銀是不夠的。互聯網巨頭要有尊重創新的意識,對原創和知識產權的敬畏,並將這種意識和敬畏落實到公司的業務流程、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中。

“抄襲門”事件發生後,阿裏巴巴CTO張建鋒在內網發帖稱,“阿裏巴巴將對平臺上所有與第三方聯合開發的產品和功能進行檢查,並對與所有外部開發者合作的業務流程和產品設計規範進行重組和設計。”

不僅僅是阿裏巴巴需要這麽做,所有的互聯網大公司、創業者甚至互聯網投資人都需要這麽做,因為犯“抄襲”錯誤的不僅僅是阿裏。對於整個互聯網行業來說,尊重和保護原創,鼓勵和促進創新是當務之急。

與此同時,互聯網巨頭應該更加開放,而不是不斷編織“柵欄”來圈住用戶、數據、內容和流量。騰訊音樂和阿裏音樂達成版權相互授權協議,這是壹個好的開始。

第三,尊重原創,提倡創新,從妳我做起。

互聯網的創新環境不僅僅是軟件的創新,還有內容、服務、商品的創新。當妳指責阿裏巴巴抄襲創業者,某某企業不尊重原創的時候,妳有沒有檢討過妳的硬盤裏有沒有盜版電影?手機上有盜版App嗎?妳家裏有仿家具嗎?如果是這樣,妳的做法和不尊重原創的企業沒有本質區別。

為什麽音樂市場發達的國家很少盜版?不是因為沒人做盜版,而是因為大部分用戶會認為盜版是偷竊,是可恥的,而不是理所當然的。

今天,中國的消費者意識正在覺醒,越來越重視原創和創新,原創環境越來越好。視頻、音樂等行業迎來了春天。相信文化內容領域的原創之風會蔓延到軟件、設計等領域,讓整個互聯網創新環境越來越好,最終讓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引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