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國共有90所師範類院校,其中師範類院校36所,幼兒師範類院校54所。也就是說,在《教師法》修訂完成之前,這36所非幼兒師範院校未能升格為本科,相當壹部分師範生無法成為中小學教師,這些院校的生存也將受到挑戰。
壹時間,征求意見稿在網上引起了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壹些人認為大專教育已經不能滿足中小學教師的要求。更多的人認為學歷不等於素質,而且由於各地高考分數線不同,有的地方的專科線高於其他地方的本科線。
提高教師的門檻和能力是必然趨勢。隨著教師收入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名校研究生願意成為中小學教師,越來越多的綜合性大學開展教師教育。師資力量提升了,但這是否動了傳統師範生的奶酪?本科已經成為師範教育的主流。201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後,《教師法》的修訂被提上日程。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到,教育部相關部門已多次召開修法座談會,並於今年6月就修法草案征求意見。
壹位熟悉該法修訂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修訂草案涉及到很多重要方面,比如加強師德建設、教育處罰權、校外培訓等機構教師如何適用該法等。,但核心是完善對教師權利的保護,明確教師義務。
其中,教師資格和準入是教師管理的基礎。現行《教師法》中,幼兒園、小學教師資格要求學前師範、中等師範及以上,初中教師要求大專及以上。
這和我國的師資培養體系有關。教師法頒布於1993。在此之前,很長壹段時間,我國中小學教師的培養都是由封閉式的獨立師範學院負責,具體分為高等師範學院、高等師範學院、中等師範學校“三級教師”。
不久中等師範學校逐漸衰落。1999《關於師範院校布局結構調整的若幹意見》提出“由三級師範學校向二級師範學校(本科、專科)過渡”。
“當年以師範畢業為主的教師,現在都是各地教育局和學校的骨幹,未來幾年將整體退休,師資隊伍素質面臨新的考驗。”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21世紀教育研究院理事長楊東平說。這些人退休後,我國中小學、幼兒園的教師將實現“大換血”,基本上都受過高等教育。征求意見稿其實就是對這壹趨勢的回應。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643.4萬多名小學專任教師中,本科畢業414.4萬人,占比64.4%,專科畢業205.2萬人,占比31.9%,高中畢業僅13.5萬人,占比21%。全國3861000名初中專任教師中,本科畢業的有326.6萬人,占84.6%。
本科也成為我國師範教育的主要層次。以湖南省為例,開設師範專業的高校有17所,其中本科14所,師範院校僅剩3所。
在14所本科高校中,有4所師範類高校的師範生超過4萬人,約占全省本科師範生總數的壹半。有意思的是,四大師範分工明確。湖南師範大學主要培養高中教師,衡陽師範學院主要培養初中教師,湖南第壹師範學院主要培養小學教師,長沙師範學院主要培養幼兒園教師。
雖然其他本科院校師範生較少,名字與師範教育無關,但與師範教育有關,有壹部分是由師範院校合並而來。比如湖南科技大學源於湘潭師範學院,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源於婁底師範學院,湖南理工學院源於嶽陽師範學院。
但是中小學教師學歷門檻要從師範提高到本科,中間的專科生有點尷尬。據21世紀經濟報道,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國共有師範院校90所,其中幼兒師範學校54所。根據征求意見稿,高等幼兒師範專科學歷仍可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
然而,在剩下的36所師範院校中,小學教育專業的師範生相當多,他們的命運直接關系到《教師法》的修改。有的師範院校是新建的,比如懷化師範學院,2018年6月湖南省政府批準,2019年5月教育部備案。
由於教師就業形勢較好,這些高等師範院校的招生情況也很好。2014年以來,大同師範學院三年制普通高考招生壹直是第壹誌願,超出高校錄取線約100分。2021,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招收當地公費師範生小學教育新生1000人,其中865人過本科線。
“作為壹名師範大學生,我的很多同學高考都考了500多分,我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壹位師範學校的學生說。
以焦作師範學院為例,2021高職院校批次錄取新生中,理科平均分404.3,超過河南省本科分數線。文科平均分459.8,超過招生地河北省本科分數線。這些師範大學還在通過特殊的招生機制輸送大量的鄉村教師。這個機制就是五年壹貫制,招生對象為初中畢業生。經過五年的學習,他們可以獲得大學學位。
“湖南、廣西等地采取這種模式,選拔初中畢業生免費學習,獲得大專或本科學歷後再回到農村擔任5年左右的鄉村教師。這種方法大大提高了鄉村教師的素質,被認為具有普遍意義。它實際上是‘師範學校模式’的升級版,因為過去的中專學歷現在已經不夠用了,現在培養的是大專和本科學歷的教師。”楊東平說。
在湖南初中,專升本師範生采用五年制模式,本科師範生采用“二四段”培養模式。
中小學教師學歷門檻提高到本科後,對於高校師範生來說,將是參加高考的首選。大同師範學院2020屆畢業生畢業率已達51.2%。對學校來說,將辦學重點轉向學前教育,努力擴大本科聯合專業。
教育改善的連鎖反應在中小學教師學歷門檻提高之前,壹些地方的教師招聘門檻先提高了。
65438 10月29日,中公教育在回復深交所關註函時表示,根據公司統計,2020年6月5438+10-9月在冊教師39萬人,6月265438+10-9月31萬人,減少20.565438人。
下降的原因是,2020年教師招聘條件相對寬泛,相對於不需要教師資格證,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對相關專業沒有嚴格限制,可以報考非師範類專業。2021報考條件嚴格,通常要求取得教師資格證,學歷要求提升本科和研究生學歷。
答復稱,由於招聘人數減少,報名要求提高,教師招聘報名人數從2020年6月的387萬人下降到2021年6月的245萬人,降幅為36.69%。
“甚至有些地方要求教師資格證的類別與招聘崗位相匹配。比如報考初中的老師不能再持有小學教師資格證,這就擋住了很多人,因為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相對容易。以前很多人只考小學教。”壹位教師招聘培訓行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但另壹方面,教師招聘的條件變得更加嚴格,促進了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的火熱。今年爆發特別大,考培訓的人特別多。”他說。
2021下半年全國大部分省份舉行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多地報名人數創歷史新高。據報道,武漢考生人數達128900。
甚至還有老師的“研究天賦”。壹名學生告訴記者,考完初中美術教師資格證後,她報名參加了壹家培訓機構,同時準備了教師考試和幼師資格證。“教師考試是為了以後就業,希望有壹份穩定的教師工作。報考幼師資格證沒有功利目的,而是為了壹種科學系統的育兒方法。”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