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是當時黨和國家對勞動者安全健康的關心,是四化建設的迫切需要。現在,我們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不要忘記開展這個活動的初衷。咱們不要把安全生產月當運動,要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
安全發展,和平繁榮,我們希望每個月,每天,每時每刻都安全。“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是很多家庭對親人的牽掛。因此,我們應該把安全生產月作為日常安全生產活動的壹部分。安全生產月應該是我們日常安全生產的壹個縮影。只有這樣,才能把安全生產的理念灌輸到每個人的頭腦中,才能把安全生產的活動融入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標語
1.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生命寶貴,安全第壹。2.安全生產人人有責。遵守規章制度,確保安全。
3.安全是幸福的保障,治理隱患確保安全。
4.安全創造快樂,疏忽帶來痛苦。安全就是利益,安全就是幸福。
5.安全在妳腳下,在妳手中。安全伴隨幸福,安全創造財富。
6.安全、舒適、長壽是當代人的追求。關註安全,關心安全,為安全做貢獻。
7.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周”活動。深入貫徹“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的方針。
8.搞好安全生產,樹立企業安全形象。改善員工工作條件,促進安全文明生產。
9.為了您家人的幸福,請註意安全生產。為了妳和他人的幸福,隨時隨地註意安全。
10.安全是關系到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大事。加強安全生產管理,保護員工安全健康。
11.反違章,消除隱患,保安全,促生產。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12.萬裏壹路平安。遵守規則和紀律,防止延誤。
13.嚴格規章制度確保施工安全。管理事故隱患,監督危險作業。
14.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培養遵章守紀的美德。宣傳安全文化知識,促進安全文明生產。
15.自覺遵守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勞動者的義務和責任。
16.安全生產要時刻註意,不抓得緊就是不抓。
17.加強對勞動者的保護就是保護生產力。保護員工的安全和健康是企業的頭等大事。
18.安全生產“五同時”應由各級領導落實。全國人民小康,安全文明第壹。
19.安全減災關系到全民的幸福安寧。提高全民安全素質必須
20.人命關天,安全第壹。安全第壹,防災防損。努力確保安全,促進安全。
21.貫徹勞動安全法規搞好安全生產。加強員工的勞動保護,人人都學會保護自己。
22.安全法規是生命,自覺遵守是保障。
23.普及消防知識,增強防火觀念。註意安全用電,防止觸電事故。
24.提高青少年安全文化素質是壹項戰略舉措,繁榮我國安全文化藝術是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壹。
25.安全生產必須依靠安全科學技術,安全科學技術也是第壹生產力。
26.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
27.提高全民安全素質,必須從娃娃抓起,在中小學積極開展安全日活動。
28 .倡導推廣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素質和安全文化知識,增進人民福祉。
29.嚴是愛,松是害,疏忽是意外。嚴則愛,松則害,安則利三代。
30.樹立城市憂患意識,學習防災避險應急逃生技能。加強員工安全技術培訓,堅持工人持證上崗。
31.必須戴安全帽,防止墜物墜落。安全帶是寶,高空保險不可或缺。
32.預防火災,消除隱患。* * *場所,謹防火災。
33.人車分離,各奔東西。壹人平安,全家幸福。
34.生產前安全,不生產不安全。安全在腳下,安全在手中。
35.交通規則是妳生活中的朋友。司機要牢記:“三不知五事”和安全禮讓。
36.註意機械傷害,謹防行車傷害。樹立法制觀念,堅持安全生產。
37.滅火,滅火,重在預防。加強防火管理,不允許違章動火。
38.建橋靠打基礎,保安全靠抓隊伍。
相關信息
1980
1980的安全周活動是建國以來的第壹次。這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勞動者安全健康的關心,也是四化建設的迫切需要。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企業長期以來安全生產狀況不佳,傷亡事故多,職業病嚴重。我們必須下決心,下大力氣,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勞動保護中存在的問題,扭轉傷亡事故和職業病嚴重的局面。
1984
1984 3月29日,國家經委、勞動人事部、衛生部、公安部聯合發出通知,開展第五個全國安全月活動。同年4月27日,國務委員、國家經委主任、“全國安全月”領導小組組長張勁夫發表題為《狠抓安全生產,提高經濟效益》的廣播電視講話,動員全國開展第五個全國安全月活動。
1992安全生產周
1992國家安全委員會繼續開展以“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提高全社會安全意識”為宗旨的“安全周”活動,從5月11持續到5月17。
1993至2002年
1993是中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壹年,也是中國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關鍵壹年。但從1992下半年開始,全國安全生產形勢趨於惡化。為有效控制事故,勞動部從5月24日至30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以“遵章守紀,杜絕‘三違’”為主題的“安全生產周”,目的是控制事故。
由於安全生產工作還不適應經濟發展的新特點,全國各類事故繼續呈上升趨勢。1994年初,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和《關於控制重特大事故的緊急通知》,控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1994 5月16日至22日,勞動部以“不忘安全,珍愛生命”為主題,以控制事故為目的,以“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傷害他人”為主要內容,開展了“安全生產周”活動。
1994期間,我國安全生產形勢沒有根本好轉,壹些重特大事故仍有發生,全國安全生產形勢呈現出良好的時差性,各類事故隱患十分嚴重。1995 5月15日至5月21日,勞動部開展了以“治理隱患,確保安全”為主題,以“堅持預防為主,加強隱患治理,積極貫徹勞動法、礦山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倡導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意識”為主要內容的“安全生產周”。
1996是九五元年。在1995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相對穩定,重特大事故有所減少的情況下,為進壹步落實“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的方針,勞動部為做好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並將此次活動的主題確定為“遵章守紀,確保安全”。
1996各類事故60%以上是“三違”造成的,安全管理不嚴是“三違”發生的土壤。因此,從5月1997到5月12到5月18,原勞動部開展了以“加強管理,確保安全”為主題的第七屆“安全生產周”。
1998“安全生產周”的主題是“落實責任,確保安全”,1999是“安全、生命、穩定、發展”。
2000年5月14日至5月20日,以“掌握安全知識,迎接新世紀”為主題的10全國安全生產周開展。
20065438年5月65438日至5月19日,以“落實安全規章制度,加強安全防範”為主題的“安全生產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
11年來,“安全生產周”促進了企業的安全生產,積累和創造了許多安全宣傳教育的成功經驗。
從2002年開始,中國將安全生產周改為安全生產月。2002年,中宣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結合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決定於2002年6月開展第壹個安全生產月活動,拓展了安全生產周的形式和內容。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宣傳壹系列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普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增強全民安全意識的重要舉措。
此次活動旨在最大限度地消除身邊的事故隱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活動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的方針,突出“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的主題,普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為進壹步強化各級、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真正履行安全生產職責,活動以“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為主題。此外,開展了“安全生產萬裏行:活動”,全國各地區繼續開展安全檢查,企業開展安全生產自查,重點檢查制度建設、規章制度遵守情況、設備設施運行狀況。為什麽要把原來的安全生產周改成安全生產月?安監總局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往年安全生產周除雙休日外,只持續5天,很難安排壹些覆蓋全國的重要宣傳活動,使黨和國家關於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得到充分有效的宣傳,產生應有的效果。所以經過各部門慎重考慮,把星期改成了月份。
開始安全月
通過分析身邊的典型事故和事故案例,啟動安全月活動,增強企業的自我防範意識和自主安全能力,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發生,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全國“安全生產月”將於2011年5月30日至6月30日舉行,包括全國性和區域性活動。
安監總局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把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作為安全生產。
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年度工作考核。要加強正面宣傳,宣傳黨中央、國務院對安全生產的高度重視,宣傳安全生產對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的重大意義,營造有利於加強安全生產的社會氛圍。媒體應當重點宣傳安全發展理念、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知識、安全文化、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
關於開展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的具體要求,通知提出,開展安全生產事故警示教育周活動,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宣傳咨詢日活動,組織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周活動,組織開展安全生產萬裏行活動,開展推進煤礦安全隊伍建設和安全社區建設活動,開展“生命之歌”歌唱活動。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要深入開展“安康杯”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