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率
1,工作居住證
在北京工作最頭疼的就是戶口問題。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14萬人。北京每年的進京指標大概是654.38+0.5萬。拿到北京戶口再跳槽,是北京職場的普遍現象。現在,壹個“工作證”可以幫助很多人解決這個問題。市政府將居民戶籍管理改為“工作居住證”管理,“工作居住證”成為非京籍人員在京的“綠卡”。
如何申請?申請《北京市工作居住證》,應當提交以下證明材料:
1)學歷證書、學位證書、職稱證書、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2)北京常住戶口證明:擁有住房的,提供房產證或購房合同;租房的,提供派出所、房管部門出具的允許房屋出租的證明和與房主簽訂的租房協議;租住公房的由房屋產權單位出具證明;居委會為居住在親友家中的人員出具相關證明和房產證;
3)聘用合同;
4)近期同版壹寸免冠彩色照片4張;
5)配偶及子女還應提供:結婚證、配偶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聘用合同、獨生子女證(二胎需提供二胎出生證明,雙胞胎、多胞胎需提供出生證明即可)。
6)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原件及復印件【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證書、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外國(地區)及其他地方在北京設立的非法人分支機構營業執照】。
註:申請該證的最低學歷為本科。
2.2004年第壹季度北京人才市場供求信息。
首都人才市場仍保持供需兩旺的勢頭,繼續發揮配置人才資源的積極作用。據統計,2004年第壹季度,人才市場所有中介服務機構共登記用人單位招聘394008人,登記求職者807897人。崗位供需比為2.05:1。
招聘專業前20名分別是:市場營銷、行政管理、土木工程、機械與儀器儀表、會計、電子工程、人力資源管理、計算機軟件、貿易經濟、計算機應用與維護、企業管理、醫藥衛生、廣告學、計算機網絡、審計、翻譯、金融、房地產管理、國際貿易與保險。此外,計算機硬件、輕工、糧食與食品、化工與制藥、金融等專業需求量較大。
求職專業排名前20位的是:計算機應用與維護、翻譯、行政管理、機械與儀器儀表、會計、市場營銷、計算機網絡、國際經濟、土木工程、財務管理、自動控制、計算機軟件、企業管理、通信工程、電子工程、計算機硬件、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國際貿易、環境保護、林學。與此同時,廣告、金融、化工制藥、房地產管理、輕工、食品等職業仍保持較大供應量。
供需統計數據顯示,壹季度首都人才市場供需呈現以下特點:
(1)市場配置人力資源的比重提高。
壹方面,年初用人單位面臨新的發展,招聘需求大增,較去年同期增長4.2%。統計顯示,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需求占單位總需求的85%,而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需求僅占總需求的5%。另壹方面,各類人才抓住年初用人需求增加的機會,充分利用人才市場的渠道,尋找更適合自身發展的崗位。第壹季度進入人才市場的應屆畢業生占求職總需求的22%。
(2)人才市場供求比例總體平衡,人才資源供給充足。
盡管壹季度人才需求量較大,但供需比仍保持在2.05: 1。資本市場的人才供給總量基本可以滿足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各崗位通過市場選拔人才的空間更大。統計結果顯示,人才市場供需雙方的專業門類較為齊全,人才資源結構趨於合理。* * *共有98種專業人員進場擇業,專業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8,各類專業類別需求和供給相當可觀。
(3)高學歷者更容易擇業,復合型人才受青睞。
從專業要求對學歷的要求來看,本科及以上學歷需求占總需求的59.64%,專科及以下學歷需求占總需求的40.36%。從具體專業的學歷需求來看,電子工程的學歷需求最高,本科及以上學歷需求約占總需求的74%。市場營銷、行政管理、土木工程等壹些專業對學歷沒有明顯的限制。從人才年齡來看,中青年人才最好找工作。30歲以下的青年人才成為人才就業市場的主體,占流動人才的53%:30-40歲的高層次、復合型、復合型人才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占總招聘需求的37%。
(4)市場營銷在招聘需求中排名第壹,環保、林業專業成為求職新主力。
根據供需信息統計,營銷專業人才招聘需求為36521人次,位居人才招聘需求首位;計算機軟件、企業管理、國際貿易等專業基本保持供需平衡,計算機應用與維護、翻譯、計算機網絡等專業供大於求。隨著2008年奧運會場館建設的啟動,壹方面,我市加大了城市建設力度,土木工程專業的招聘需求增加。
~~